古人云:“聽其言,觀其行。”
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透過他的言語、行為來考察他。
一般情況下,善良的人,言語溫和,做事喜歡給別人留餘地;厚道的人,言語樸實,做事習慣為他人著想;
苛刻的人,言語刻薄,常常對人步步緊逼;不靠譜的人,巧言令色,言行常常不一致。
層次低的人,往往愛說以下這三種話,不能深交。
抬槓的話
有人說:“理,越辯越明。”
但是,也要看與什麼樣的人辯論。
如果是與通情達理的人辯論,那麼,我們會從辯論中,認識到新的觀點,發現自己認知上的不足。
與這樣的人辯論,我們是寧願輸的。
為何?
所謂“聞過則喜”,當我們與這樣的人辯論,輸了以後,我們便會發現自己的思維誤區,甚至能夠顛覆自己固有的思維習慣,讓自己更加完善。
如果我們贏了,我們的收穫,也許就沒那麼大了。
與喜歡抬槓的人辯論,則不然。
他們總是喜歡強詞奪理,用詭辯來獲得勝利,實則歪曲了事實。如此,我們即使輸了,也會毫無所得。
反之,如果他們辯論失敗了,還會胡攪蠻纏,不服輸。
在他們看來,辯論的目的,不是為了分辨是非,而是為了勝利,為了獲得高人一等的感覺。
為了勝利而辯論,結果只能是,理,越辯,越糊塗。
虛偽的話
有的人,總是喜歡隨意承諾,卻從不兌現諾言。
有人說:“這是言而無信,不是虛偽。”
言而無信與虛偽,是有區別的。
言而無信,是一時口快,到頭來卻發現兌現諾言的不易。
而虛偽,是他承諾的當下,就沒打算兌現諾言。他們之所以承諾,是為了騙取對方的好感,好向對方提出要求。
當對方滿足了他的要求,他便會“過河拆橋”,把自己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
所以,這種承諾,本質上,就是一種欺騙。
孔子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就是說:“把怨恨藏匿於心,表現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以此為恥,我孔丘也以此為恥。”
有的人,嘴上花言巧語,暗中卻使絆子。
假朋友,比真敵人,往往更加危險。
與這樣的人深交,是沒有保障的。
真正明智的人,不會選擇與這樣的人鬥智鬥勇,而是會選擇遠離這樣的人。
偏激的話
《大學》中說:“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一個人,如果被情緒所裹挾,那麼,他對事物的評判,就難以公正了。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人,總是喜歡說偏激的話。
喜歡說偏激的話,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言為心聲。
在旁人看來是偏激的話,在他們看來,卻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種,是明知自己偏激,卻不願意改正。
相比於第一種情況,第二種就難以改變了。
面對偏激的人,如果想要改變他們對事物的偏激的看法,不能去與他們辯論,而是要去解決他們的情緒。
當我們化解了他們的情緒,他們對事物偏激的看法,自然也就消失了。
古語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已;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一個人,如果總是與層次低的人共處,那麼,他的層次,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拉低;
反之,如果總是與品質優良的人共處,那麼,他的修養,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一個人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與優秀的人同行。
願你我,都能擇善而交。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