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2021年總算過去了。雖然疫情還沒有結束的跡象,但是人們已經開始習慣新冠環伺的生活。疫情對社會帶來的長期影響也在慢慢顯現。2021年全世界天文學家提交到論文預印本arXiv上的天文學論文數量只有13243篇,比2020年少了1577 篇(下降10.6%,甚至少於2018年的提交數)。這是自1994年arXiv開設天文學學科分類以來年度提交論文總數的第一次下降。我們在疫情的影響下被迫放慢了探索宇宙的腳步,但並未停止前進,畢竟連推遲了14年的韋布空間望遠鏡都發射成功了。
國家天文科學資料中心統計了這些論文中的熱門術語,回顧2021年天文學的熱點與主題。根據包含相關術語的論文總數,排名前10的關鍵術語有:
- 磁場(magnetic field,3616篇)
- 黑洞(black hole,2673篇)
- 恆星形成(star formation,2660篇)
- 數值模擬(numerical simulation,2498篇)
- 暗物質(dark matter,2488篇)
- 銀河系(Milky Way,2349篇)
- 星際介質(interstellar medium,1950篇)
- 大質量恆星(massive star,1932篇)
- 中子星(neutron star,1875篇)
- 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1711篇)
如果我們剔除那些只是簡單提到這些名詞的論文,只考慮在正文中反覆提到(大於5次)相關概念的文章,那麼排名前10的關鍵術語可修正為:
- 磁場(magnetic field, 1234篇)
- 活動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990篇)
- 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 732篇)
- 能譜分佈(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724篇)
- 恆星形成(star formation, 677篇)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676篇)
- 暗物質(dark matter, 674篇)
- 功率譜(power spectrum, 602篇)
- 黑洞(black hole, 582篇)
- 星際介質(interstellar medium, 527篇)
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天文學的主流方向和熱門話題。
排名前十的縮略詞分別是:
- 活動星系核(AGN,1589篇)
- 能譜分佈(SED,1358篇)
- 信噪比(S/N,1320篇)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1256篇)
- 星際介質(ISM,1072篇)
- 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方法(MCMC,1053篇)
- 點擴散函式(PSF,938篇)
- 引力波(GW,879篇)
- 暗物質(DM,823篇)
- 恆星形成率(SFR,741篇)
這些詞對於天文工作者來說都是比較熟悉的,因為使用頻率高,而全稱又比較長,所以大家習慣用縮寫代替。如果剔除這類常見(天文名詞資料庫中已收錄)的條目,出現頻率最高的五個新縮略詞是:
- 暗能量巡天(dark energy survey,DES,268篇)
- 恆星形成歷史(star formation history,SFH,246篇)
- 雙黑洞(binary black hole,BBH,211篇)
- 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200篇)
- 雙中子星(binary neutron star,BNS,184篇)
而頻率上升最快的縮略詞當屬 “蓋婭第三批早期資料”(Gaia early data release 3,EDR3,123篇)。它指的是歐洲空間局天體測量衛星“蓋婭”在2020年12月釋放的第三批早期資料。得益於其高質量的資料,在一年時間裡就有超過一百篇相關論文的熱度,產出相當可觀。這些文章的釋出時間如圖所示:
現代科研論文的寫作格式和風格是程式化的,有固定的表達方式和風格。我們也統計了論文中的常用片語,大家看看是不是很熟悉?
- other hand (7809篇)
- right panel (4354篇)
- wide range(3822篇)
- large number(3745篇)
- free parameter(3494篇)
- previous study(3467篇)
- parameter space(3414篇)
- bottom panel(3411篇)
- good agreement(3373篇)
- future work (3266篇)
現代天文學研究方向眾多,發展迅速,想要全面瞭解整個學科的前沿進展變得越來越困難。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本文只做了簡單的詞頻分析和統計。有關這些術語詞頻的詳細資訊可瀏覽頁面https://nadc.china-vo.org/arxivterm/。而要想讓機器自動識別熱點問題和科研動向,我們還需要新的演算法和工具。
轉載來源: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國家天文科學資料中心
轉載來源連結地址: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