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5年採集資料2年處理、模擬、還原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遙感資訊工程學院等團隊聯手合作日前收穫盤龍城“遙感考古”的最新成果首次復原商代盤龍城聚落的整體地貌景觀(簡稱“復原圖”)透過復原圖與現在的盤龍城地貌對比發現水下至少還有半個盤龍城
盤龍城過去水位比現在低5米
20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人員曾於枯水時節在盤龍城楊家嘴、李家嘴、小嘴等湖濱灘地上發現了商文化時期的墓葬及灰坑,府河河床中亦曾發現商文化時期墓葬,從這些“嘴”“河”的名稱中就可以得知這些遺存汛期淹沒於水下,枯則顯露地表。2016—2017年,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遙感資訊工程學院等團隊運用多學科技術手段對盤龍湖、破口湖內水下遺存的分佈情況進行了勘察,在兩處湖泊中均發現有商文化時期遺存。依據這些資料和盤龍城考古幾十年來積累的探孔資料,藉助計算機地理資訊處理技術,武漢大學團隊首次復原商代盤龍城聚落的整體地形地貌景觀。
從復原圖中可以看到,商代盤龍城周邊湖泊豐水期水位至少比現在遺址同期低5.1米。別小看5.1米的落差,現在被水淹沒的大片湖灘就會裸露出來,連線成陸地,而商代盤龍城聚落的陸地面積就可以達到3.24平方公里,比現在的遺址陸地面積要大近1.5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水下至少還有半個盤龍城。3.24平方公里就是商代先民的生活空間。現在被湖水分隔的艾家嘴、王家嘴、楊家嘴、李家嘴、童家嘴、小王家嘴等都會連成一片,而這些地方廣泛分佈的盤龍城遺存也就可以透過陸地合成一體,而不再是被湖水阻隔、零星分佈的狀態。商代盤龍城是一個密集分佈的城市聚落。同樣,盤龍城城牆四周也不再被湖水環繞,而展現出很寬廣的陸地縱深,盤龍城作為城市的文治武功就有了依託,並且此前在城牆外發現的“護城河”遺蹟也就具備了合理性。
商代南方“四方通衢”樞紐
盤龍城三面環水,依山建城,陸路交通比較困難。盤龍城的交通運輸問題一直困惑考古學界。復原圖告訴我們,在府河大堤修築之前,盤龍湖、破口湖是與府河相通的,湖水河水共同漲落,由湖入河,由河入湖,一帆風順。
府河發源於隨州大洪山,南下至孝感臥龍潭後向東轉折,流經今盤龍城遺址南緣,後注入長江。從盤龍城遺址出發,由府河經長江入漢水,北上可達鄂西北、豫西南、陝南地區,乃至中原腹地;順江而下可抵長江中游鄂東南、贛西北的銅錫礦資源區,再至長江下游地區;溯江而上可至巴蜀;向南入洞庭湖可通瀟湘,因此府河是商代盤龍城與外界連線的一條交通要路,而盤龍城也是商代南方“四方通衢”的樞紐。盤龍城的都市要津地位,更可能是由水上交通確立的。
盤龍城“糧倉”藏於水下
現今的盤龍城遺址為一處臨湖崗地,地形錯落,但還未顯雄峻。如果將河湖水位降低5米,還原崗地上部的土壤侵蝕作用,那麼商代盤龍城虎踞龍盤之氣象就能表露無遺。
當時地形垂直高差很大,不同高度對應著不同的人群聚落:在地勢低窪的臨水灘地,包括現在的王家嘴南部、李家嘴和小嘴南部以及位置更低的地區是農民所居,有著一般的農村和農業經濟;海拔略高的王家嘴北側崗地和小嘴崗地築有城牆、宮殿建築還有外圍的鑄銅、製陶作坊,這是市民所居,有著發達的手工業;位置最高的楊家灣一帶崗地則經過大規模的整飭,建有規模更高大的建築群和貴族墓地,這是貴族和祭司所居,是盤龍城的權力中心。不同海拔的不同城市功能區,構成了盤龍城的“天際線”,形成一派錯落有致的聚落形態和景觀格局。
目前發現的盤龍城聚落遺址均位於網紋紅土之上。網紋紅土酸性強、土壤貧瘠、不適合耕作,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商代盤龍城的人怎麼養活自己,是自己發展農業還是靠外來輸入糧食?盤龍城的水下考古發現,在湖底有一層硬黏土層,與南方稻田中的沼澤土十分相似。按照復原的地形地貌圖,這些湖底硬黏土層在商代其實是在陸上的,它們很可能就是當時盤龍城的農業耕地,畢竟地勢低窪的臨水灘地在當時是發展農業經濟和設定一般居民點的最佳選擇。這些“稻作區”正是盤龍城的糧倉沃野,支撐著盤龍城作為龐大商代都邑性聚落的功能。
盤龍城廢棄後為何沒有人再居住於此
盤龍城的商代遺址之上很少看到其後的大規模人類的生活遺存,也就是說,300年曆史的盤龍城衰敗廢棄後,長達數千年的時間內該區域都處於人口密度極低的區域,僅有零星的自然村落分佈,似乎這裡並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一現象也可以從復原圖中得到解釋。
盤龍城商代與現代水域變化對比圖,深藍色為商代水域,淺藍色為現代水域。
復原圖中水位的不斷上升,以及盤龍城城市重心由低向高的不斷遷移,說明水患可能是盤龍城的巨大災害威脅,但造成盤龍城廢棄的原因可能與商代晚期中原王朝對南方地區經略模式的改變有關。先秦時期以來江漢地區長江及其支流的水位有一個大幅度抬升的過程,造成了盤龍城地區多處窪地積水成湖,水位上升,農田被淹,病害叢生,陸路交通又不便,盤龍城就失去了它作為城市的經濟能力和人口數量,逐步走向衰敗,荒廢於“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蕭瑟之中。
復原圖帶來考古新思路
不僅入地還要入水
盤龍城地貌的復原意義是多方面的,給盤龍城的考古提供了新思路。
武漢大學團隊分析說,過去一直是對陸地區域遺址進行考古工作,今天不僅要入地,還要入水。
透過復原商代盤龍城的水陸格局,武漢大學團隊推測現在被湖水淹沒的區域很有可能是商代盤龍城這一大型城邑中的農田分佈區。如果這一猜想成立,將來有可能對現代的湖盆地帶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盤龍城的水下考古勘探和發掘,對於保護盤龍城這座大型遺址也具有現實意義。從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來說,文物管理部門就可以科學合理地人為調控現在的湖泊水位,防止現代高漲的湖水對遺址造成持續性侵蝕,破壞古代文化堆積和文化遺物。
長江日報出出品 採寫:記者周劼 鄧小龍 圖片:記者金振強 攝 部分由劉健鋒提供 製圖:王語哲 編輯:曹欣怡 校對:劉永傑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