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凌晨,一代偉人,改變中國命運、帶領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毛主席在北京因病逝世。
當天下午四點,中央廣播電報播送了這樣一條訊息:“我們敬愛的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患病後經多方搶救治療,最後因病情惡化醫治無效,於1976年9月9日零點十分在北京逝世。”
與此同時,外文電報也發文:這位經歷幾十年風雨,創造無數傳奇偉業的共產黨老戰士於今天走完了他精彩傳奇的一生。
兩條訊息一經發出,舉國上下陷入了深深的哀慟與悲思。而此時中南海的諸位領導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
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當時各位領導人面臨的毛主席遺體處理的問題以及毛主席紀念堂建立背後的故事。
一、 遺體永久儲存,供後人瞻仰
毛主席生前曾經在火化倡議書上籤過字,按照主席遺願,他的遺體本該火化,但是在1976年4月被毛主席提議當選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認為:
有很多老百姓一直都沒有機會見過毛主席,但他們對於毛主席的敬仰與愛戴之情應該有一個可以寄託的地方,因此他提議要把毛主席的遺體永遠儲存下來,以供後人瞻仰,寄託思念。
因此,華國鋒在與其他領導經過一番商量後,做出了三個決定,第一個就是永久儲存毛主席的遺體,第二個是儘快建立毛主席紀念堂,第三個是毛主席紀念堂要對外開放,讓所有人都可以瞻仰毛主席的遺容。
決定好之後他找了中國醫學形態學教研室的徐靜同志,叮囑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儲存好毛主席的遺體,他跟徐靜同志說:“這一項莊嚴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以後人們會感謝你們的,你們要有信心,爭取把毛主席的遺體儲存的比列寧還好。”
做好決定之後,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接下來的工作可謂是分秒必爭。遺體防腐、紀念堂修建、水晶棺製作,每一個都需要完成得漂漂亮亮。
二、 紀念堂選址,偉大建築備受矚目
說到建紀念堂,第一個就要選址,在選址過程中,有人提出了香山,一方面毛主席生前對於香山的景色和位置都十分滿意,且對於新中國的意義也十分重大;另一方面是香山是個十分安靜的地方,十分適合遺體的安放。
但是華國鋒認為,如果要在香山建設紀念堂,一方面會大興土木,破壞周圍景觀,違背毛主席“保護遺產”的意願,另一方面香山比較偏僻,也不符合建設紀念堂的初衷。
所以最後經過商討,決定將毛主席紀念堂建立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側,按照毛主席早期的想法,把天安門廣場修建成人們最喜歡的地方。
選擇人民英雄紀念碑南側一方面是這個地方是毛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地方,另一方面這裡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也方便施工。
選定地址之後就是紀念堂設計的問題了。
9月14日黨中央召集了將近四十多名的設計師到北京商討關於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方案。華國鋒在會上提出的第一點要求就是:不做陵園、不做墓碑、就是要紀念堂。
大致商討過後,向全國各地發起了陵墓設計方案。後經當時參加紀念堂設計工作的工程院院士馬國馨回憶:“可能是受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收集上來的設計方案大多是以實牆為主,沒有透光的地方,整個設計看起來很壓抑。”
“領導們覺得這些設計體現不出來毛主席偉大無私、甘願奉獻、平易近人的品格,所以並沒有予以採用。”
最後又經過多次徵集以及領導們的意見,選出來三種還比較合適的方案,一是延安窯洞形式,可以體現毛主席在延安的革命歲月;二是借鑑國外的形式,設計成柱廊式;三是“高臺階、高柱、塔頂”的形式。
這三種形式雖然都可以接受,但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毛主席的崇高品質,最後還是選定了第三個方案,雄偉宏大,既能體現毛主席輝煌燦爛的一生,也能與周圍的其他建築相互協調。
選定之後設計小組又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1976年11月12日確定紀念堂的設計方案為:“正方形、八開間,重簷屋頂,兩層紅花崗石臺基,繞以漢白玉欄杆,廊柱為正方形抹小角,總高度為33.6米。”
其中33.6和75是專家經過嚴格的分析確定下來的。設計人員在初期勘測的時候分析,天安門城樓高34.7米,人民大會堂中部40米,兩側31.2米,博物館兩側門墩為39.88米,空廊柱為33米,為了配合人民英雄紀念碑,最後決定紀念堂高度為33.6米。
另外紀念堂是位於正陽門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之間的,從廣場正面看,最長視距是700米,最小視度為6度,所以為了從每個角度都可以看見紀念堂,最終定下了面寬為75米。
另一個重要的是毛主席紀念堂正門與著名的傳統古建築的坐北朝南不同,它是朝北開的。這麼做是一方面是當年毛主席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選方向的時候選的就是面朝北,另一方面是大門朝北,毛主席就可以跟我們的英雄們一起看著他們為之奮鬥一生的國家和人民在天安門廣場上慶祝活動,看著國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強。
三、 竣工,對外開放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11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華國鋒在儀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並且親自為毛主席紀念堂的基石培土。
紀念堂基石周圍是來自珠穆朗瑪峰的石頭,並且上邊還澆灌了來自臺灣海峽的水,代表著祖國統一,國家富強。
奠基儀式結束後,毛主席紀念堂於1976年11月26日正式開始動工建設。在外部建築搞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內部裝飾和佈置也在有條不紊地佈置著。
毛主席紀念堂最核心的位置就是瞻仰廳,瞻仰廳正中央安置著裝著毛主席遺體的水晶棺,正面的漢白玉石牆上“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17個大字熠熠生輝。
毛主席紀念堂一共分為三層,第一層分為北大廳、南大廳和瞻仰廳,北大廳主要是進行紀念活動的,廳內安放的是毛主席漢白玉坐像,由著名雕刻家葉毓山先生歷時3月創作而成,高3.45米,而毛主席面帶微笑,神態安詳,讓每個看到這個雕像的人都能感受到毛主席的親切和善,想到毛主席生前的音容笑貌。
南大廳牆上刻著的是毛主席《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的詩詞手跡。
第二層是毛主席、周總理、劉老、朱老總、鄧公、陳雲革命紀念室,裡邊是各種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全都記錄和反映著他們的偉大功績。
1977年5月24日,歷時6個月,毛主席紀念堂正式竣工,華國鋒親自撰寫了“毛主席紀念堂”六個大字,鑲嵌在毛主席紀念堂南北門正上方。
後經記載,當時參加紀念堂設計建設的有:北京第一、二、三、四、五、六等等十幾個建築公司,北京市機械公司、煤氣公司、自來水公司等等54各單位,參與人數可達五萬五千多人,規模不可謂不大。
1977年8月20日毛主席遺體從保護室被運往毛主席紀念堂,並向全國人民宣佈了這個好訊息,決定於毛主席逝世一週年即1977年9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這個訊息讓全國人民滿心期待。而同年8月底,南斯拉夫總統首次訪華,在我國外交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特意到毛主席紀念堂留下了他的腳步。
而他也是毛主席紀念堂接待的第一個外國國家元首,他站在毛主席的坐像前,久久未動,神情嚴肅而悲傷。
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與毛主席逝世週年紀念活動都在毛主席紀念堂舉行,而毛主席紀念堂也正式向外開放。
當時滿懷期待地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姓們蜂擁而至,那天毛主席紀念堂外邊排了長長的隊,而工作人員也有序的安排著前來瞻仰毛主席的群眾們辦理“瞻仰證”。
然而儘管是這樣,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當時人太多了,很多人在排隊擁擠中丟失了“瞻仰證”,因此即便排了很久的隊也沒有辦法進入紀念堂,還有就是為退休老幹部們準備的特殊通道也排了很長的隊。
因為才剛剛對外開放,中央決定紀念堂每週開放五天,一天開放四個小時,但是這也擋不住無比懷念毛主席的人民群眾的熱情。
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為了滿足特地到北京瞻仰毛主席遺容的人,中央對毛主席紀念堂的管理做出了重要的改革。
主要就是取消“瞻仰證,憑藉個人證件就可以排隊進入毛主席紀念堂”。這樣也確實解決了排隊慢、瞻仰不上的問題。問題一解決,前來瞻仰毛主席的人也更多了。
自從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對外開放以來,至今已經四十多年了,而在這四十多年裡,在毛主席紀念堂周圍,瞻仰毛主席遺容的隊伍始終沒有斷過。
就像《永不消逝的長河》中寫的:“天安門廣場的南端,不論是什麼時候,都有一條長長的帶著思念的河流。它或許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每個小時就可以達到8000人。”
而這條河流可以說是天安門廣場上最讓人難忘的風景,也透過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了各族人民對我們偉大領袖的深切懷念與敬仰。
這麼多年來,我們所有的中國人民對於這位帶領我們站起來的偉大領袖的懷念從未斷過,只要到了北京,我們都會帶著深深地思念走進毛主席紀念堂,把腳步放的慢慢地,慢慢地,多看幾眼他老人家。
而到北京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是很多人多年的心願。
毛主席這個名字留存在每個中國人民的心底,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也讓我們有了目標與方向,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而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也讓人民群眾有了寄託懷念與哀思的地方。
謹以此文緬懷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