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影片已經上映一年多了,我也依然記得每一個抗日英雄,為了人民,無私奉獻生命,不懼怕死亡的鏡頭,他們保家衛國的無畏精神令我感慨,幾乎完完全全繪畫了真實故事,走出電影院依然記得保護國家的英雄。
《八佰》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這一年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場惡戰,中國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為牽制日軍,掩護中國軍隊後撤,率領414名青年軍官,號稱800壯士,固守四行倉庫達三個月之久,最後30萬日軍。如潮水向他們發起衝鋒,但他們依舊頑強抵抗,哪怕寡不敵眾,依舊血戰了四天四夜的故事。
軍人的職責,保家衛國。他們做到了,在四行倉庫裡,他們隨時會犧牲。無論是偷襲的日軍,還是隨時打來的子彈,或者是那冒著黃煙的芥子毒氣,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大的威脅,身處險境,卻是那麼的從容,在日軍企圖爆破牆體的時候,他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擇了身綁手榴彈做一個人體炸彈,他們排成一隊,一個一個往下跳。生死在他們面前,彷彿就是那麼的簡單。
一條蘇州河不僅將南與北清楚地分開,也將影片中的人分成了戲臺上的人和看客。舞臺上下,“表演”和“看客”的反差,似乎也成為了整部電影一條貫穿始終的線索。
南邊是歌舞昇平的英法租界,灑著金粉一般的十里洋場裡聚集著達官貴人、明星教授、知識分子、小販報童、歌女戲子等階層分明的中國社會以及各國勢力。他們喝著咖啡看著報紙,打著麻將做著生意,戰火燒不到眉梢,河對岸兩軍的生死拼殺於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場熱鬧。四行倉庫所處的北邊,則是一片受到戰火摧殘的山河廢墟。面對數萬日軍的四百二十三名孤軍奮戰的戰士,是那戲臺中“表演”的人。
這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劇作,《八佰》從自身的影視價值來看,它演繹了歷史,我們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更多的是回顧歷史,更多的是情感的流露,是一些能激起我們內心迴盪的的東西。情節有起有伏,氣氛渲染強烈,能引起人民情感共鳴,這也是之所以《八佰》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