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擁有全世界品種最多的馬鈴薯和品種最多的玉米,被稱作馬鈴薯王國和玉米之倉,因為數量和品種眾多的羊駝,亦被稱作羊駝之國,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孕育出獨特的高原農業系統,她曾經是是古印加文明的中心,在安第斯山脈上建造了印加的“天空之城”,同時,其境內神秘的納斯卡線條至今還是無法破解的世界迷題,今天就帶您走進神秘而又奇特的古印加帝國-秘魯。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岸的中部,北面靠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臨巴西和玻利維亞,南面智利,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秘魯國土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在南美洲排名第三,僅次於南美雙雄巴西和阿根廷,基本相當於我國西藏自治區的面積,其中山地佔全國面積的1/3,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縱貫秘魯南北,以安第斯山脈為軸線,把秘魯沿南北方向分為3個不同的區域,包括最西部的沿海部分、中部的安第斯山區以及東部的亞馬遜叢林地區,這也造成了秘魯多樣性的地質地貌和複雜的自然環境,為其境域內多樣性動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秘魯人口有3200多萬,和我國重慶市人口數量相當,其中印第安人佔到接近一半,值得一提的是,秘魯是華人聚居數量最多的拉美國家之一,有華人血統的人口超過300萬,一度是南美洲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華人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已留下170多年的歷史。同時,秘魯和中國淵源頗深,是拉丁美洲和中國關係最緊密的國家,中秘兩國於1971年11月2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而且中國文化在秘魯已經完全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當中,堪稱拉丁美洲的“巴鐵”。
作為古代美洲大陸三大印第安文明中心之一,秘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紀。作為世界第七大礦產國、第四大漁場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秘魯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秘魯經濟增速位居拉美前列,開放的環境使其成為一片投資的熱土。
農業分佈及發展
秘魯土地面積1.28億公頃,其中農業用地2144萬公頃,佔土地面積的16.8%。受地理條件影響,秘魯的農業生產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
(1)秘魯西部是集約式綠洲農業區,氣候乾燥、少雨,主要靠源自中部安第斯山脈的河水灌溉,這一地區集中了出口農業種植的優良條件,因為在其53個谷地中約有26萬公頃的肥沃土地、晝夜溫差小,在12月-4月間水量充沛,在其餘月份可利用地下水,是秘魯最重要的農業區,該區的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3,主要種植甘蔗、棉花、咖啡、水稻等農作物,同時因西部為沿海區域,海域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漁場之一。
(2)中部是山嶽地帶,屬傳統農業區,土地肥沃,多良田和牧場,山區谷地以種植小麥、玉米、大麥、馬鈴薯、豆類為主,高山寒地以飼養牛、羊、豬為主,高原農業在安第斯高原地區,佔全國面積的30.5%,其高度從海拔800米-4800米,這一地區70%的面積種植耐旱作物,也就是說,這裡的農作物主要依靠雨水灌溉,其餘部分可以利用水利灌溉。值得一提的是,秘魯的高原農業系統被列入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主要是建造梯田,在陡峭的坡地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進行耕作。從海拔2800米到4500米,可以發現三種主要的農業系統:玉米主要種植在低海拔地方(海拔2500-3500米),馬鈴薯主要種植在中海拔地方(海拔3500-3900米),海拔 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主要用作牧場,但也可以種植高海拔作物。
(3)東部為林地農業區,農業開發水平不高,原始森林地區佔國土面積的59%,即7600萬公頃的土地,大部分被熱帶森林所覆蓋,平均溫度25 ºC,高度在海拔100-500米,主要生產糧食作物和水果,
秘魯雖處於熱帶地區,但由於地理條件複雜多樣,氣候也相應呈現出多樣化特徵,秘魯擁有28個小氣候區和世界已知的104個生命區中的84個,造就了土豆、玉米、辣椒、安第斯根莖類等食用植物種類均位居世界首位。秘魯種植的農作物可分為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兩大類,經濟作物是秘魯主要的出口農產品,如咖啡、蘆筍、棉花等,主要在沿海地區種植,由於採用較完善的灌溉技術,實行集約化經營,因此生產率較高;糧食作物和薯類作物則主要在山區和林區種植,當地農民仍沿用較為原始的耕種方式,機械化程度較低,儘管糧食產量全部供應國內市場,但仍不能滿足需求,還需大量進口。
馬鈴薯王國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馬鈴薯產出國和消費國,在全球範圍內,馬鈴薯是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就人類消費而言,馬鈴薯是世界上僅次於水稻和小麥的第三大糧食作物,但要論馬鈴薯的種類和多樣性,還得看秘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自然條件,秘魯有超過 4000種本地馬鈴薯,主要分佈在安第斯山脈,它們有多種尺寸和形狀,還有180多種野生馬鈴薯品種。大約8000年前,馬鈴薯生長在玻利維亞和秘魯接壤的的的喀喀湖附近的高原和山坡上,後期的印加人把馬鈴薯作為每日的主要膳食,
秘魯各地均種植馬鈴薯,品種較多,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僅次於玉米和水稻,在秘魯,幾個世紀以來,馬鈴薯品種因其口味、質地、形狀和顏色而被分類挑選,非常好地適應了安第斯山脈海拔3500至4200米的惡劣條件。農民通常在種植馬鈴薯本地品種時儘量不使用農用化學品,馬鈴薯的多樣性在農場和社群中也得到保護,並作為一項高度重視的遺產,馬鈴薯甚至作為婚禮和其他場合的禮物贈送,足見馬鈴薯在秘魯人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可以說,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是秘魯飲食的國粹,也是秘魯飲食文化甚至民族文化的象徵之一,每年的5月30日是秘魯“全國土豆日”,這一天,在秘魯各個城市和土豆產區,人們會自發組織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製作各樣的土豆美食,感謝土豆對秘魯人的貢獻。秘魯人利用各種土豆的特質,創造出不同口味的美味佳餚。秘魯人吃土豆的創意非常多,從百姓的家常便飯到高階餐廳中的大餐,幾乎所有秘魯菜品裡都能看見土豆的影子。
玉米之倉
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意為“玉米之倉”,因此地盛產玉米而得名。秘魯玉米的歷史雖然沒有墨西哥長,玉米文化也遠不及墨西哥狂熱,但秘魯人最驕傲的是玉米品種世界最多。因此也無愧“玉米之倉”的美譽。
玉米是秘魯糧食作物中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其中黃玉米種植面積最廣,早在6000年以前,秘魯人已經開始進行玉米的栽培與種植了。玉米在這裡被培育成很多不同的品種,但從官方統計的資料來看,秘魯的玉米數量就多達50多種。秘魯各地區出產的玉米各不相同。單單從顏色上來區分就有:白色、黃色、紅色、紫色、黑色和混合色六種。再從形狀上來區分的話,有圓有扁,有長有短。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秘魯的紫玉米,這種玉米從玉米棒到玉米籽都是紫黑色,主要在安第斯山脈種植,這種玉米主要被用來製作飲料。紫玉米食用有超過2500的歷史,印加文明是馬鈴薯生產的搖籃,也是偉大的玉米種植者。他們創造出玉米的新品種,以適應秘魯特有的氣候。紫玉米憑藉其非凡的色彩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出現在秘魯人的食物清單上,如今,它廣泛分佈於南美洲,主要在秘魯和安第斯山脈,在利馬、安卡什和阿雷基帕等城市海拔3000 多米處種植,也在沿海種植。事實上,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也開始出現生產,但這些產品的營養含量完全不如秘魯種植的品種。
無雨之都
利馬是秘魯的首都,於1535年由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殖民者給利馬起名為Ciudad de los Reyes,意思為王者之城,實際上利馬還由於獨特的氣候特徵終年不降雨而被稱為無雨之都。
由於利馬處於秘魯西部沿海區域,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太平洋副熱帶氣候邊緣,氣候下流十分顯著,這也讓當地風向和海平面平行,以至於水汽不易被抬升,強勢秘魯寒流從沿岸經過,形成了穩定的逆溫層,以至於水汽只能形成霧,難以形成雨水,導致此區域常年無雨,但是嚴格按照氣象分析資料,其實利馬每年降雨量大約有15毫米,也就像是清晨的濃霧一樣,根本灑落不到地面,只能起到潤溼的作用,遠遠達不到我們常規中對雨的認知。
利馬這座城市雖然無雨,可氣候卻不算乾旱,這裡溫度常年能維持在20℃以上,最低時候也就16℃左右,可以說非常的舒適宜居。來自太平洋的風會帶來大量的水汽,冬季,利馬的空氣中瀰漫著各種懸浮的小水滴,這種像粉末狀一樣的小水滴飄來飄去,落在樹木草叢間。時間久了,草木上掛著的水滴慢慢地滲透到土地裡,路面便會溼潤。當地人把這種霧氣一樣的小水滴稱為“加魯亞”,意為“毛毛雨”。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並不是雨,而是不能降落到地面上的霧。
就是這樣的霧可以讓利馬的空氣溼度高達90%,而且持續時間很長。聰明的利馬人為了留住霧,解決無雨乾旱對生活的影響,發明了“捕霧器”。這種捕霧器類似於排球網,用多孔的農業塑膠網製成,用來捕捉和收集水珠。正是這些富含水分的純淨霧氣給植物帶來了勃勃生機。雖然利馬地處熱帶沙漠型氣候,但綠樹成蔭,各種花草爭奇鬥豔,植物之多、水果之奇更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神秘國度
提到秘魯,就不得不說起著名的馬丘比丘遺址、莫雷梯田和納斯卡線條。
馬丘比丘遺址是新大陸發現之前就存在的印加遺址,位於秘魯印加聖谷上方的山脊上。它的建築風格屬於古典印加風格,周圍分佈著很多天然溫泉、梯田、很多寺廟、儲藏室和其他美麗的宮殿,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馬丘比丘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儲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蹟,由於獨特的位置、地址特點,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古神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且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馬丘比丘遺址是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與美學重要性的自然現象或地區。1981年,馬丘比丘及周邊被列為秘魯的“歷史保護區”。這個地區不僅包括遺蹟本身,還包括附近的地貌和動植物群。整個馬丘比丘城令人賞心悅目,感覺像個綠色天堂。從遠處看,這座古城似乎隨時都可能從狹窄的山脊滑落到萬丈深淵。這座隱秘在雲層中的神秘城堡也被稱作拉丁美洲的天空之城,這個遺址和古蹟充像是始終籠罩著一片神秘的面紗。
莫雷梯田:莫雷梯田為圓形梯田,位於庫斯科古印加神聖谷的莫雷小鎮,不同的梯級上,溫度和溼度有很大差別,再加上不同季節光照不同,在莫雷梯田裡能夠形成20多種微氣候和生態環境,可以神奇地培育出普通田地裡難以培育出的低海拔植物。遺址中梯田最大滴高度落差約30米,從底部部到頂部滴溫差可達15攝氏度,每一階梯都有一個屬於自己滴微氣候。在印加時期,梯田滴溫度差被利用於土豆和玉米滴種植與培育,且由於地殼變動形成的天然下沉坑窪地帶和把梯田建成圓形,其自身就具有良好的地下排水功能。古印加人正是利用特殊石頭比熱容量的差別調節不同梯田的溫度,又透過控制灌溉系統保持不同溼度,從而製造出不同高度的梯田具有不同的微氣候。古印加人已具有花粉傳播會引起雜交的知識,為避免不必要的雜交,在梯田有些地段建起了阻斷花粉傳播的隔離牆。莫雷梯田展現了古印加人優越的的農業技術,是古印加人智慧結晶。
納斯卡線條:秘魯南部的納斯卡平原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每年降雨不到一英寸,生存條件極端艱苦,但是如果你乘飛機從這片荒原經過,並從高空向下俯瞰,就會驚異地發現,在這片貧瘠之地上鑲刻著一幅幅奇異的巨大的圖畫,這些就是“納斯卡線條”。像眾神的刺繡一樣。在這片約5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線條和圖案堪稱精美的藝術創作,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文化遺址。但是,至今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古納斯卡人會創造出這些圖案和線條。而且,在根本看不到全貌的情況下,這些巨大的線條以及圖案又是怎樣設計製造出來的。古代的納斯卡人為什麼要在大地上畫出這些線條和圖案呢?納斯卡線條被發現後的近百年間,考古學家一直試圖解開這個謎團,也由此誕生了許多的學派說法,但至今仍無定論。
足球文化
眾所周知,足球是拉丁美洲的最重要體育運動和文化象徵,同大多數南美洲國家一樣,最初是由英國人把足球引入秘魯的,一批海員在19世紀末成立了秘魯第一個體育組織“利馬板球和網球俱樂部”,1889年又成立了第一個全由秘魯人組成的網球俱樂部,這兩個組織中包括足球專案,不過第一個正式的足球俱樂部是在1890年成立的。1901年阿利安扎體育隊在首都利馬的窮人區成立,後改名利馬阿利安扎隊,併成為最受歡迎的球隊,1912年利馬開始舉辦聯賽,但直到1922年秘魯足協4年以後開始全國聯賽,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是全國聯賽,因為只有來自利馬的球隊才能被邀請。
秘魯國家隊1927年開始參加國際比賽,而且秘魯隊是參加1930年在蒙得維的亞舉行的首屆世界盃賽的13個球隊中的一個,秘魯在20世紀70年代為足球強國,其實力在南美洲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歷史上秘魯隊曾兩次奪得美洲盃足球賽冠軍,4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最近一次則是在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上,雖然無緣小組出線,但在最後一場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中,憑藉卡里略和格雷羅的進球,秘魯時隔36年再次在世界盃上進球,也是時隔40年再次世界盃上贏球。根據最新的國際足聯排名,秘魯隊排名22位,排名相當不錯,放眼我們亞洲範圍,也只有伊朗排名高於秘魯(伊朗排名21位)。
說起秘魯最著名的球星,莫過於老妖皮薩羅,皮薩羅是德甲效力時間最長的外援,德甲生涯效力於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以及曾經的德甲豪門雲達不萊梅,還曾在2007-2008賽季效力於英超的藍軍切爾西。皮薩羅球風穩健、跑位飄逸、門前嗅覺極好,經常在關鍵時刻進球,2020年7月7日,41歲老將皮薩羅正式掛靴,結束了24年的職業生涯。皮薩羅在德甲總共出場490場打進197球,獲得過6次德甲冠軍,是德甲歷史上最老的進球隊員,還是第一個在不同的21個自然年都有德甲進球的球員,可謂榮譽滿滿。
結語
豐富的自然生態系統為秘魯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機與創新,同時,複雜的地理環境、多樣化的氣候特徵與神秘的歷史文化加持,讓秘魯受到全世界更多的矚目,如今的秘魯就像一部歷史鉅作,豐富的篇章等著更多的人去閱讀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