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因斯坦提出質能關係E=mc^2以來,人類已透過氫彈的成功證實了人工核聚變的可行性。以此為開端,聚變能憑藉其規模化、永續性、經濟性和清潔性的特點,對其可控化利用成為各國科學家爭相關注的熱點之一。在此過程中,鐳射驅動核聚變成為實現可控核聚變的重要途徑。
“以實現鐳射核聚變為目標,從基本原理出發,對受控核聚變相關的前沿物理問題展開探索性研究,既著眼理論突破,又重視計算軟體的開發,同時驗證工程上的可行性,為真正清潔可持續的核能利用打下基礎,並以自身學識培養年青一代。”這是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教授馬燕雲一直在做的事。
逐夢科大造“太陽”
大抵每個熱愛物理的孩子都有一個科學夢,馬燕雲也不例外。1993年,懷揣夢想並矢志報國的他順利進入國防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基於自身興趣與學校的專業設定,年輕的馬燕雲將研究方向瞄準鐳射核聚變方向,從此與核聚變結下不解之緣。
據馬燕雲介紹,地球上的能源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太陽,而太陽的能量來源於其內部所發生的核聚變反應,目前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受控制的核聚變,如氫彈的爆炸。除了重要的國防用途,核聚變更為重要的作用,在於為人類真正解決能源危機提供可能。數十年來,全球科學家一直夢想著在實驗室裡實現太陽的聚變反應,以期獲得取之不盡的清潔能源,而科學家實現聚變目標的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由於核聚變燃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富含的氘,如果每升海水中所蘊含的氘發生完全的聚變反應,就能產生相當於300升汽油燃燒時釋放的能量。以此推算,根據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水平和海水存量,聚變能可供人類使用100億年。“已知地球的壽命大約是50億年,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這種資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馬燕雲解釋道。
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實現可控的核聚變,使之成為穩定的能源提供方式?關於可控核聚變的實現,蘇聯科學家N.巴索夫和中國科學家王淦昌先後獨立提出了用鐳射照射在聚變燃料靶上實現受控熱核聚變反應的構想,並開闢了實現受控熱核聚變反應的新途徑——鐳射核聚變。
所謂鐳射核聚變,就是使用高功率鐳射作為驅動器去照射一個直徑為毫米量級的聚變燃料小球(即靶丸),在十幾納秒的時間裡把聚變燃料加熱到上億攝氏度的高溫,達到聚變點火條件並在燃料飛散之前依靠燃料的慣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溫高密的狀態維持一段時間,使得聚變燃料發生充分的核反應,從而釋放聚變能量的一種聚變方式。
在鐳射核聚變中,鐳射首先照射靶丸表面並使其迅速電離形成等離子體,鐳射的能量從等離子體臨界密度層透過電子熱傳導向燒蝕層內傳遞並使燒蝕層不斷產生等離子體,這些等離子體向外高速飛散併產生反作用力壓縮靶丸,使靶丸內氘、氚燃料的密度和溫度迅速增加並最終達到點火條件實現核聚變。
馬燕雲的博士論文主要研究當時鐳射核聚變過程中的一種新的點火方案——“快點火”方案,這也是國內第一篇系統研究“快點火”方案可行性的博士學位論文。鑑於等離子體的複雜性,馬燕雲意識到,想要揭開等離子體的“神秘面紗”,得力的研究工具必不可少。
就在此時,馬燕雲的導師常文蔚教授,引入了當時國際上流行的粒子模擬研究方法,併成為國內最早開展粒子模擬工作的研究人員之一。有了先進的研究方法,擺在馬燕雲面前的任務仍不輕鬆,“那時候,粒子模擬程式大多是保密的,想要做這個研究,我們必須研製自己的工具,自己編寫粒子模擬程式”。
幸運的是,團隊的先發優勢讓馬燕雲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鐳射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數值模擬研究中,一維、二維的模擬程式團隊已經開發完畢。然而在馬燕雲看來,這還遠遠不夠。由於低維模型不夠準確,有時甚至會得出錯誤結論,模型的侷限性是十分明顯的。
為了建立更加準確全面的模擬模型,馬燕雲定下了“兩步走”的計劃——第一步,先研製二維半粒子模擬程式;第二步,研製三維粒子模擬程式。
按照計劃,馬燕雲首先研製了二維半粒子程式,該程式又稱為“2½維粒子模擬程式”。這一程式同時考慮了電場和磁場在3個空間維度的總共6個電磁場分量,補全了不同維度的物理資訊,其與真正的三維程式唯一的差別,就是未對第三維度的位移進行描述。馬燕雲從碩士入學不久就開始著手研究該程式,課餘時間幾乎全花在程式研製上。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碩士開題時他就已經提前完成該程式研製,由於進展太快以至於有的老師笑問:“你這是開題還是答辯?”這無疑是對馬燕雲研究成果的極大肯定。
在此基礎上,馬燕雲繼續對三維程式進行衝擊。“先前做2½維方案時,整個物理方案就是按照三維的標準做的。所以三維程式要編出來,其實難度並不大。真正的困難在於三維程式陡增的計算量如何解決。”馬燕雲說,“正好當時我校(國防科技大學)擁有自行研製的巨型計算機,其強大的計算力可以幫我解決這個難題。”因為2½維程式的計算量不大,程式是序列的,而三維程式要在並行機上進行計算,就必須編成並行程式,並行程式的查錯和除錯難度比二維程式大得多,這是馬燕雲始料不及的。
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艱苦攻關、查錯和除錯,最終,這一集合了自身經驗和團隊優勢、“國內沒有,國外也不多見”的國內首個三維並行粒子模擬程式PLASIM3D終於在馬燕雲博士論文開題兩年後研製成功。這意味著,我國能夠憑藉自有程式得到鐳射等離子體相互作用的三維模擬結果,包含了準確三維模擬結果的博士學位論文《慣性約束聚變快點火方案中若干重要問題的粒子模擬研究》也為馬燕雲贏得了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的榮譽。
在粒子模擬演算法方面,馬燕雲提出新型粒子模型,打破了該方法只能模擬粒子間集體相互作用的固有認知,粒子間的碰撞效應得以藉此展現。透過對“快點火”方案的研究,馬燕雲對其可行性作出判斷,並對與“快點火”相關的超強鐳射在等離子體中的傳輸和吸收、基於鐳射等離子體的粒子加速和輻射產生等許多問題進行大量研究。最終,這一成果被評價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獲得業內的一致認可。
功不唐捐。馬燕雲在粒子模擬程式方面的成績,也引起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傑院士的注意。彼時,基於鐳射核聚變苛刻的實現條件,“快點火”技術方案逐步在國際上風靡起來。該方案有別於傳統的中心點火方式,是以一束超短脈衝強鐳射聚焦在靶丸表面並在其等離子體過臨界密度區域“打洞”。在此過程中,鐳射將臨界密度面向靶芯的高密度等離子體裡推進,同時使溫度迅速提升,最終實現快速點火。
憑藉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馬燕雲與張傑院士團隊展開合作,為張傑院士團隊發展粒子模擬程式併為將粒子模擬結果用於解釋“快點火”實驗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他還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谷渝秋團隊合作,幫助該團隊設計實驗引數、解釋實驗結果,與該團隊一起實現國內首例GeV鐳射尾波場電子加速,並獲省部級一等獎。
讓“核專業”重回榮光
正當馬燕雲埋首鐳射核聚變與鐳射粒子加速研究,為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影響力而努力時,國防科技大學將一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他。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這所素有“軍中清華”之稱的名校,其實力不容小覷。作為服務於“兩彈”人才培育的重要院系,當時原子工程系的“核專業”更是人才輩出。然而時過境遷,由於調整轉變不及時,昔日風光無二的“核專業”在20世紀80年代後逐步萎縮,1986年“核專業”作為一個獨立本科專業停止招生,轉變為應用物理專業下的一個方向;2007年,該專業在最後一批碩士生畢業後停止招生,“核專業”就此成為歷史。
2008年,張育林回到母校任校長一職,這位昔日的國防科技大學學子走馬上任後,發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核專業去哪兒了?”在他看來,就其對國防的重要性和學校的定位與職責而言,“核專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建“核專業”勢在必行。而多年研究核聚變、與專業相關度最高且科研成績斐然的馬燕雲,正是帶領這番“重啟”的不二人選。
接手已經“解散”3年之久的“核專業”,馬燕雲並非全無擔憂。在他看來,過去“核專業”沒有發展起來,主要癥結在於學科規劃和建設不足導致缺乏博士點和有前途的科研方向。
缺乏博士點,使得學生髮展受限,也就無法吸引優秀學生;而碩士畢業生的學歷和能力不足導致他們無法順利留校,不能給團隊補充新鮮血液,使得團隊逐漸萎縮、科研實力下降,而這進一步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最終形成惡性迴圈。如今想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恢復“核專業”,可謂是難如登天。再加上馬燕雲沒有“帶隊伍”的經驗,“核專業”的重建之路任重道遠。
正當他憂慮之際,校領導的一句話深深鼓舞了他:“正因為這是一張白紙,才有無限可能。”抱著對專業的熱愛、對母校的深情、對責任的赤誠,最終馬燕雲決定“奉命於危難之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力求帶“核專業”闖出一條生路。
萬事開頭難。剛剛接下“軍令狀”的馬燕雲,是實打實的“光桿司令”。沒有本科專業、沒有研究生、沒有科研專案、沒有團隊人員,更沒有學科發展的方向,甚至沒有專屬的辦公室,一切都是未知數。為了打破這一困境,馬燕雲一邊組建團隊,一邊尋求“外援”。在他的不斷努力下,“哈軍工”校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彭先覺院士受邀成為國防科技大學核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加入到“核專業”的重建過程中。
“彭院士是軍用核技術領域權威,是我校‘核專業’的領路人,更是專業發展的助推器。”馬燕雲說,“彭院士對母校懷有深厚的感情,我們自主開發的粒子模擬程式和輻射流體程式,也與彭院士正在進行的聚變專案十分契合。在合作過程中,彭院士帶領我們這個團隊走進慣性約束核聚變最為核心的地帶,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目前在慣性約束核聚變領域,我們已經成長為國內一支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隊伍。透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終於為重生的‘核專業’闖出了一條極有發展前途的新路徑。”
從“勸說”出走其他專業的師兄弟迴歸本專業,再到對外精準招聘,在馬燕雲的奔走下,屬於“核專業”的十幾人的教學科研隊伍逐步建立起來。經過他們的共同努力,2012年,暌違26年的核學科本科專業正式迴歸國防科技大學。在短短几年時間裡,馬燕雲在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本科專業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國防科技大學核學科的建設與軍隊核技術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馬燕雲說:“這在普通學校可能不算難事,但是對於隸屬於部隊的院校來說,這番‘廢而復建’,其難度比申請幾千萬科研經費的難度要大得多。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項任務,得益於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
馬燕雲並未止步於此。在2012年這批本科生入學之時,他想到的是“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希望”。作為核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建設負責人,馬燕雲認為,要讓學生心有希望,就不能讓他們為專業後續的發展而擔心疑慮,更不該讓學生的發展止步於本科。為此,他與2012級核專業的新生做出約定:“大家放心,當你們畢業的時候,我們的碩士點也將獲批,你們將可以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這是馬燕雲給學生的承諾,更是他給自己的鞭策。
功夫不負苦心人,2015年,核技術及應用碩士點順利恢復,那批2012年入學的本科生,正好趕上了2016年的碩士考試,其中的佼佼者也如願繼續留在國防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就這樣,馬燕雲在讓“核專業”重回榮光的征途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腳印。
敢教日月換新天
無論是彭先覺院士的踏實務實,還是張傑院士的開闊思維、高效管理,都為馬燕雲團隊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在深入研究鐳射核聚變的基礎上,馬燕雲想做的,不只是完成鐳射核聚變的“點火”,更是要真正利用核聚變來解決能源短缺的終極問題。
所謂“點火”,就是能量得失相當,要讓核反應放出的能量大於等於系統輸入的能量。要實現“點火”,首先要解決傳統鐳射聚變研究中的瓶頸問題。由張傑院士原創的雙錐對撞點火方案較國際上現有的直接驅動、間接驅動方案在鐳射-靶丸耦合效率、靶丸輻照均勻性、鐳射-等離子體相互作用不穩定性、瑞利-泰勒不穩定性和綜合靶場設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優勢,為我國乃至國際慣性約束聚變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將大幅度提升我國在鐳射聚變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
在這一專案的實施過程中,馬燕雲主持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專案,為“點火”提供物理方案和理論支援。“你們團隊從立項階段就參與進來,在基礎薄弱、人員短缺的巨大壓力下,你們最終和我們一起把專案論證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們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張傑院士對馬燕雲團隊如此評價道。
馬燕雲始終認為,受控核聚變一旦實現,將會真正解決人類的文明迭代問題,極大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這一輩子能投身到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中,他覺得十分光榮。
“要實現受控核聚變需要成千上萬人不懈的努力,我期待我的綿薄之力,能和世界上所有做聚變的科學家的力量一起匯聚成一股洪荒之力,推動受控核聚變早日實現,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類用上清潔的取之不盡的聚變能源。那時,地球處處藍天白雲,鳥語花香,四季如春;世界不再有能源短缺、不再有因爭奪石油引起的戰爭;海水變淡水,沙漠變桑田,人們豐衣足食,再無飢餓;人們也終於可以走出人類的搖籃,開啟新的文明……”
專家簡介:
馬燕雲,漢族,1974年5月生,新疆庫爾勒人。現任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核學會輻射物理分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湖南省第一批科學傳播團隊首席專家。主持和完成國家重大專項、挑戰計劃、中科院先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原“973”計劃、原“863”計劃等專案30餘項。
獨立完成了國內首個2D3V粒子模擬程式PLASIM、國內首個三維並行粒子模擬程式PLASIM3D的研製,帶領團隊建立起鐳射核聚變的三維並行全過程數值模擬能力,在鐳射核聚變、鐳射粒子加速等方面均作出重要成果。
合作出版專著1部,申請專利10項,在PNAS、PRL、PRE、POP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SCI100餘篇、EI30餘篇。論文總SCI被引次數1400餘次。3篇文章進入ESI排名前10%。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