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腦電波與電子元件的耦合不僅對於收集腦訊號的資訊,而且對於診斷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都是至關重要的。想象一下,在冥想或者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實時觀察大腦活動,並且能夠適應以獲得更好的結果。
瞭解人腦的工作能力和控制能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近年來,科學技術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瞭解大腦的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雖然對於其他生物體的大腦結構和功能尚無定論ーー只是為了與人類大腦相比較ーー但人類大腦是由神經元組成的,根據輸入資訊,它們可能具有各種不同的內部狀態。
人類大腦依靠來自食物和環境的神經元的電力工作。大腦的電力是非常小和有限的,但它的行為方式非常特殊,這是人類大腦的特點。大腦的電活動以不同頻率的腦電波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腦電波對應著不同的心理狀態; 我們所有思想、情緒和行為的根源是透過大腦中神經元之間的腦電波進行交流。
眾所周知,我們的大腦不僅控制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的功能活動,而且腦電波還可以透過心靈感應、心靈遙感、催眠、直覺、一見鍾情等方式影響活物和非活物。現在,利用腦電波操作先進的智慧電子裝置已經成為可能。
在一名28個月大的 Dup15q 綜合徵患兒的自發腦電圖中,瀰漫 β 波與其他頻率一起出現。
物質波
波函式被認為是量子級粒子的一個特徵,但在1924年,路易·德布羅意提出波函式與所有粒子相關。根據粒子在任意點的波函式強度的標準解釋是在該點找到粒子的機率。諧波的波長被用來建立波函式,稱為物質波。
因此,物質波是量子力學理論的核心部分,導致了波粒二象性假說。根據這個理論,所有的物質都可以表現出波狀行為。例如,一束電子可以像光束或水波一樣被衍射。波(機械波或電磁波)可以被描述為一種擾動,它將能量從一個位置(其源)傳輸到另一個位置,有或沒有介質,但不傳輸物質。
電磁波是振盪電場和磁場之間振動的結果。整個電磁波譜包括從最低到最高頻率(或從最長到最短波長)的波,即所有的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 x 射線和伽馬射線。然而,極低頻率(超過電磁頻譜)的物質波確實存在,但很難檢測和區分。所有的波都是由光子組成的,這些光子穿過空間並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各種現象,如吸收、反射、干涉和衍射。
腦電波
人腦發出的電波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實際上,由於存在不同的頻率,區分腦電波是困難的。人類有四種共同的腦電波狀態,從高振幅、低頻率三角洲到低振幅、高頻率貝塔。這些腦電波範圍指定了人類思維的不同狀態,從深度睡眠到高度覺醒。神經系統科學家給這些波命名如下表所示。
腦電波的電子學
長期以來,被稱為腦電波的電波振盪一直引起科學家和公眾的興趣,其功能仍然存在爭議。腦電波在腦內外的傳播及其(傳播)效應正在研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為開發和設計合適的儀器來檢測和監測腦電波而付出真誠的努力。
大腦中的神經元傳輸訊號,電極透過一個微小的放大器探測並向前傳輸電壓。腦電圖是一種著名的電生理監測方法,用於記錄大腦的電活動。EEG 是一種沿著頭皮放置電極/感測器的非侵入性方法。然而,侵入性電極也被用於所謂的腦電圖監測技術。
腦記錄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進步。在未來的時代,對大腦電子學進行無縫和微創的三維解釋,可以持續監測和操縱腦電波及其特性和影響。由於非侵入性的工具已經存在了幾十年,比如腦電圖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成像技術,醫生和神經科學家可以在頭骨上不鑽孔的情況下測量大腦的變化。因此,下一個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技術可能是所謂的神經介面。
瞭解腦電波與電子元件的耦合不僅對於收集腦訊號的資訊,而且對於診斷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都是至關重要的。人體組織具有彈性和可移動性,與剛性電子元件的介面處可能出現損傷和炎症。因此,柔性電子學不僅需要提供有用的手段使電子學擺脫這些問題,而且還需要將其應用到非平面表面。
為了長期穩定的神經記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導電生物相容材料,它和人體組織一樣柔軟,可以拉伸到兩倍於其長度。這種材料由鍍金的二氧化鈦奈米線嵌入到矽橡膠中。
電子植入物的使用正在取得進展,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將微電子裝置如電線和電晶體直接注入大腦來測量或刺激神經活動的方法。親神經電子感測器的靈活性是任何最先進的柔性電子器件的一百萬倍。它們具有亞細胞特徵大小,實際上喜歡與神經元相互作用。
可穿戴電子裝置用於腦電波
我們已經看到人們躺在巨大的機器裡(核磁共振和 ct 掃描)記錄大腦活動的圖片,或者一個人在跑步機上跑步,肌肉上連著幾十根小電線。這些利用腦電波的裝置通常體積大、價格昂貴,而且只能由訓練有素的人操作。這可能是一個過去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可以記錄相同的活動使用更小,便宜和易於使用的可穿戴裝置。
我們現在正處於這樣一個時刻: 我們可以購買自己的裝置,測量我們的腦電波,更有效地調整我們的生活來應對壓力,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可以將這些可穿戴裝置安裝在我們的身體上,以便測量諸如心率、體溫、呼吸率、肌肉張力和腦電波等生理活動,這些活動被稱為生物反饋。
想象一下,在冥想或者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實時觀察大腦活動,並且能夠適應以獲得更好的結果。使用腦電圖測量的活動可以是非常詳細和複雜的,並取決於大腦的區域。生物反饋耳機使用腦電圖來測量腦電波,這些小波段很容易安置在我們的頭上,透過感測器來測量活動。這裡討論了市場上可以買到的一些耳機。
大腦感應頭帶
這是一個腦電波頭帶,透過藍芽連線到裝置,跟蹤腦電波。其優秀的 iPhone/Android 應用程式也已經更新。
使人平靜而充滿活力的可穿戴裝置
它是第一款可穿戴的裝置,能夠積極地提升情緒,降低壓力,並且聲稱不含糖、咖啡因或其他刺激物就能提升能量水平。戴在前額和後頸上。它利用電磁脈衝刺激臉部和後腦勺的顱神經來改善情緒。
對抗耳機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可佩戴耳機供個人使用。它擁有最好的大腦訓練軟體,也是最先進的測量腦電波的生物反饋頭盔。
相對於頭戴式耳機來測量腦電波
對體外腦電波的電子學研究
許多人質疑腦電波的存在,認為大腦中的電脈衝永遠不會離開身體。眾所周知,電脈衝在大腦內部傳播,並傳播到神經系統的其他部分。但是,腦電波不僅在人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的能量還可以用來在體外創造奇蹟,以及控制電子裝置/顯示器、心靈遙控、催眠等。
開放環境中腦電波的能量(作為波函式)也會遭受不同的能量損失,如衰減、吸收、色散和散射等,因此腦電波的能量會隨著距離和時間的增加而迅速減少。然而,透過高度集中/冥想來產生所需能量水平的腦電波,人們可以完成下面提到的活動。
心靈遙感
它是人類許多超能力的基礎之一,經常被用來控制或操縱物質。心靈遙感是一個通用術語,用來描述任何利用意念來影響、操縱、移動物體或物體的能力。進一步說,它可能會發展到可以控制任何東西,從次原子粒子到普遍的水平。
心靈感應
大腦的電特性允許以電脈衝的形式傳送和接收腦電波。這些藥物可以透過一種叫做經顱磁刺激經顱磁力刺激(TMS)的技術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進行治療。透過結合使用腦電圖、網際網路和經顱磁刺激等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傳輸思想,比如從印度到法國。
腦機介面
腦機介面的最新進展正在將科學幻想從一個大腦直接傳輸思想到另一個大腦變成現實。在這個領域,大腦對大腦的介面允許透過耦合兩個個體的大腦實時直接傳輸大腦活動。使用者希望透過腦電波來控制電子裝置,而不需要使用手,腦機介面現在正在使之成為可能。
催眠
它是基於使用腦電波來引導放鬆、高度集中和集中注意力,以達到一種高度的意識狀態,這種狀態有時被稱為咒語。在催眠術中,一個人的注意力是如此集中,以至於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會暫時被阻擋或忽略。
我們的大腦細胞或神經元的工作,使用電訊號來溝通和協調更高的大腦功能,以及大腦本身以外的大腦影響,是所有科學中最大的問題。最近,研究人員已經能夠設計一種電子晶片,能夠同時對數千個連線的神經元進行高靈敏度的細胞內記錄,從而確定大腦的數百個突觸連線。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夠更多地瞭解腦電波的電子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