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寒冷季節,各種呼吸系統疾病頻發,特別是急、慢性支氣管炎,各醫院人滿為患,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寒包熱”,又稱“寒包火”,之前影片裡也有提到冬季“寒包火”多發,氣管炎要及時治,避免變成慢性病!!
你知道什麼是“寒包火”嗎?
“寒包火”,最早源自《傷寒論》之“外寒內熱證”,主要是因為人體內素有鬱熱,又外感風寒,以致寒邪束縛體表,體內原本蓄積的火熱不能向體外宣散,就如同被體表的寒邪“包裹”起來,積在體內而出現表寒裡熱的病症現象,正如《醫學心悟》說:“其人素有鬱熱,而風寒束之,熱在內而寒在外,諺雲‘寒包火’也。”還有一部分則是本由外感風寒所致,但表寒未盡而肺熱已起,也可形成“寒包火”,由於內熱較重,又感外寒,其症多壯熱咳嗽,口乾渴飲,陣陣惡寒,一身作痛。
通俗點說就是因為冬季氣溫低,很多人喜歡在這個時候吃火鍋、麻辣燙、羊蠍子等辛辣油膩的高熱量食物,且運動量較少,這就導致體內鬱熱,而隨著空調、暖氣的普及,室內外溫差太大,當處於溫度較高的室內時,面板腠理也處於鬆弛狀態,突然跑到室外,被外界的寒冷一刺激,面板腠理驟然緊閉,原本還能透過面板腠理往外散的鬱熱,一下子沒了出路,全部堵在身體裡面,外感寒邪與鬱火相結合則成為“寒包火”。
那應該怎麼治療呢?《醫學心悟》說:“咳嗽之因,屬風寒者十居其九”,“肺有火,則風邪易入,治宜解表而清肺火”。可見,對於“寒包火”的治療,應以“散表寒、清肺熱”為主。
四川名醫馬有度先生在臨床上常選用散表寒的麻黃、清肺熱的黃芩這一藥對組成複方治療咳嗽“寒包火”證,其用藥精髓全都凝聚在四個字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首先,強調一個“宣”字:以麻黃為首,取其辛溫發散風寒,宣肺止咳平喘之能,作為治療風寒咳喘的第一要藥,特別是輔以蘇葉、防風之後,其散寒宣肺之力更強,三藥合用,共散表寒,使寒邪不再束肺,肺氣得宣,不致上逆,咳喘自緩。
其次,突出一個“清”字:以黃芩為首,主治肺熱咳嗽,為清洩肺部火熱的第一要藥,而輔以魚腥草和連翹,則清肺解毒之力更強,肺熱得清,肺氣亦清,咳嗽自減,這是治療“寒包火”咳的第二招。
然後,體現一個“化”字:選桔梗宣肺祛痰,配法夏燥溼除痰,合而增強排痰之力,並能化解痰與火熱相結,防止痰熱阻肺,以利肺氣宣暢,這是治咳先治痰的原則。
接著,落點一個“降”字:杏仁、紫苑和少量粟殼肅肺止咳,三藥配合,體現了“降”逆止咳。
宣、清、化三字用藥,散寒宣肺,清熱化痰,針對病因病機,重在治本;降字用藥體現降逆止咳,兼以治標。最後以一味甘草,既調和諸藥,又緩急利咽止咳,合而共奏散寒宣肺、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好了,這篇文章就說這麼多,我是@呼吸科專家杜教授,有不明白的大家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