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專注於柔性生物電子技術產品開發的柔電芯雲(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otex”)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雅惠投資領投,高瓴投資、海南滿高、海萊新創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基於柔性生物電子技術的創新產品開發,擴建和新增醫療級和非醫療級產能,並推動多個醫美領域在研產品進入產品註冊臨床研究。
此前,Rotex曾相繼獲得合力投資、啟融創投領投,上海皚斯投資、橫琴金投、深圳市泰姬投資等機構的前期投資,已經累計募資超億元。
Rotex成立於2015年,其核心技術為柔性生物電子面板技術,可廣泛應用於透皮給藥匯入、體表物理治療、柔性電子植入物、生物電訊號感測和力學訊號柔性感測等多個領域。
過去6年間,Rotex完成了多個基於柔性生物電子技術的產品落地,並實現低成本的規模化量產和市場商業化驗證,其自主研發的鈦電子面板美容產品解決方案也與多家品牌商展開合作。目前,Rotex正推進柔性生物電子技術的醫療級、非醫療級(如家居美容類、經期疼痛管理類)應用產品轉化。
所謂柔性電子技術,就是將電子器件製作在柔性或可延性塑膠、薄金屬基板之上,讓彎曲、摺疊、扭曲、壓縮、拉伸、甚至變形成任意形狀的材料仍保持光電效能、可靠性和整合度。它也稱得上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2000年,美國《科學》雜誌將有機電子技術進展列為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與人類基因組草圖、科隆技術等重大發現並列;同年,美國科學家艾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由於他們在導電聚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伴隨導電高分子研究的持續突破和柔性電子製造工藝的不斷最佳化,這項新興技術已在資訊、能源、醫療、國防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泛應用前景,拓展了電子技術的應用範圍。現階段,柔性電子技術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柔性電子顯示器、薄膜太陽能電池板、射頻識別和電子面板。
電子面板或柔性生物電子,由於可實現電子器件與人體組織的完美相容,成為近年來興起的熱門應用。例如,在機器人技術中,電子面板集成了各種感測器和導電體,將外界的受力或受熱情況轉換為電訊號後傳遞給機器人的電腦進行訊號處理。再如,電子面板與透皮給藥技術相結合,擴大了藥物與人體面板的接觸面積、減少接觸位移,從而提高匯入效率,並降低匯入裝置與面板長期接觸造成過敏的風險。已有研究顯示,透過電子面板透皮給藥,滲透率將提高近百倍。
通常,柔性電子技術的基本結構包括電子元器件、柔性基板、交聯導電體和黏合層。其中,柔性基板是柔性電子技術最具特色的模組,研發難度極大——它具有傳統剛性基板的絕緣性和高強度,還有獨特的柔韌性和薄膜性。以電子面板為例來看,它通常採用柔性非常強的矽有機樹脂,後者被壓縮到微米級厚度,雖稱為基板,但在尺寸上已然是薄膜。
不過,現有材料往往無法兼顧柔韌性、電學特性及特定場景下的抗疲勞性、生物安全性等要求,而研發新的柔性基板材料涉及機械、材料、物理、化學、電子等多學科交叉,需要準確把握每種材料,甚至分子結構的理化特性,對研發團隊綜合實力要求極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柔性電子技術更廣泛的應用落地。
據悉,Rotex現已利用電子面板技術,在透皮給藥、經皮神經電刺激、柔性應力壓力感測、生理電感測、微流控智慧檢測等方面打造了一系列產品解決方案體系,並計劃推進腦機神經介面的應用研究。據介紹,Rotex開發的電子面板厚度僅有頭髮絲直徑的1/100,能夠達到人體面板柔軟度的1/60,但電導率是現有柔性電極材料的1000倍,屬於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可植入鈦金屬。
- 其中,透皮給藥是Rotex現階段開發和應用最為成熟的領域,具體的解決方案實幫助終端產品開發商,透過電場將有效成分匯入至面板真皮層,同時刺激人體膠原再生;
- 此外,經皮神經電刺激系統主要用於術後非藥物疼痛管理,將電子面板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透過控制變頻脈衝有效抑制疼痛,患者可以利用APP控制疼痛抑制程式;
- 柔性可拉伸壓力感測器陣列被應用到專門為長期臥床患者提供的床墊中。這項解決方案對人體臥床的壓力分佈進行動態監測,根據壓力的分佈情況及閾值,利用氣動系統調節受力,從而預防褥瘡;
- 生理電感測方面,Rotex已經研發出可連續採集ECG(心電)、EEF(腦電)、EMG(肌電)、EOG(眼電)等多種人體生物電的可穿戴採集裝置,相比傳統裝置更輕薄柔軟、佩戴舒適、低功耗、干擾少,並且動態資料穩定、質量高,方便長期使用;
- 微流控智慧檢測技術主要被應用於紙尿褲,可以超過90%的準確率區分大小便,統計排便次數並實時預警,並且成本低。
未來,Rotex還將依託柔性生物電子領域的原創研發能力和廣泛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更多的場景中,輸出更高效的解決方案。腦機介面作為下階段產品開發重點,公司計劃以柔性生物電子為基礎,開發腦機神經介面,透過在智慧義體上的電子面板感測器系 統將外部溫度、觸覺等感知轉化為電子訊號,再反饋給腦機介面,實現裝置對外部的感知,並透過腦機神經介面實現對義體的靈活控制。
36氪瞭解到,作為一項革命性技術,目前柔性生物電子技術已在諸多高校或科研院所展開研發,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奈米技術與奈米仿生研究所等單位均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復旦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廈門大學、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則先後建立先進的材料與柔性電子研究基地。產業端也有不少公司展開佈局,譬如柔宇科技、柔電雲科、華映雲科、冪方電子等,它們大多聚焦應用在工業電子領域。
延伸閱讀
36氪首發 | Rotex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從醫美場景切入實現柔性生物電子的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