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技和快餐在中國持續的電子商務繁榮中獲得了大量關注,但線上雜貨市場也出現了活躍景象,有大大小小的參與者,還有各種未經驗證的商業模式。
IGD的資料顯示,中國和美國在食品雜貨總體銷售額方面居世界首位,每年的銷售額約為15億美元。但中國的增長速度更快,外賣和移動支付的滲透率也高得多,很容易成為未來最大的線上雜貨市場。但該行業是分散的、不成熟的,而且現在也面臨監管的影響。
一方面,該行業還遠沒有確立一個令人信服的商業模式。一些平臺允許智慧手機下單,只需讓第三方快遞員到線下門店取貨和送貨。另一些公司則有專門的倉庫,用於冷藏和存放品牌商品,以便送貨;其中一些倉庫還充當免進式商店。而且一些超市嘗試過為在購物的顧客提供送貨服務,但基本上都失敗了。
對各種模型的調整似乎幾乎每天都在進行。另一個尚未被完全理解的趨勢是,是否會出現補貼戰,讓玩家陷入短暫的、虧損下的努力,而在叫車服務和共享單車等行業,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和往常一樣,競爭非常激烈,這令投資者感到困惑。兩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雜貨配送平臺,儘管第三季度收入飆升,但同時也出現了鉅額虧損。
據在紐約上市的叮咚買菜最新財務報告顯示,儘管收入翻了一倍多,達到62億元,但該公司淨虧損20億元,令去年同期8.29億元的虧損相形見絀。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每日優鮮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普通股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16億元躍升至人民幣9.74億元(合1.53億美元),營收增長47%至人民幣20億元。
對兩家公司報告的分析顯示,這兩家公司不斷擴大的營收-利潤差距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線上訂單的增加和運營費用的飆升推動的。公司鉅額支出各不相同,但都包括冷藏、快速運輸、技術投資、為數字平臺提供線下門店補充,以及為贏得眾多商家的關注而開展的活動,這些活動提供了同樣有吸引力的交易。
從目前來看,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的虧損似乎證明了看跌的投資者是對的。這兩家初創公司今年6月上市後,它們的股價一直在下跌。當時,許多分析師表示,市場對於他們的懷疑主要是由於中國科技領軍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京東和美團的陰影日益顯現,這三家公司都擁有明顯更多的資金和複雜的物流鏈給兩家已經上市的公司帶來競爭擔憂。
儘管隨著市場的發展,激烈的競爭將不可避免地擊垮許多參與者。但分析師表示有多種理由看好該行業,許多分析師將二三線城市列為核心增長動力。有分析師表示,中國大城市以外地區的電子商務“可能會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麥肯錫最近釋出的一份關於中國線上食品雜貨行業的報告進一步探討了一個特定的驅動因素。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我們稱為Young Free spending,他們對儲蓄和消費的看法與過去幾代人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人是今天的消費增長引擎,佔中國人口的25%,但佔中國總消費增長的60%。”
他們表示:“年輕的自由消費者是35歲以下的數字原生代,主要居住在二線、三線或四線城市,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低於一線城市。這些人擁有大量白領工作帶來的可支配現金,並不特別關心為未來儲蓄。”該報告稱,這一細分市場已經在新科技裝置、非傳統“綠色”旅遊和高階化妝品等領域推動增長,而對按需供應的新鮮食品的胃口也不例外。
此外,麥肯錫發現,儘管食品雜貨電子商務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在過去三個月裡,超過一半的中國消費者使用幾款應用中的一款購買消費品包裝產品,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購買新鮮食品。但該行業的大部分仍處於相對起步階段,有很大的成熟空間。
麥肯錫指出,在農村地區食品雜貨的端到端供應鏈基礎設施仍不發達,包括所謂的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繼續在較低層次的基礎設施上投入資金,必將令其受益;該行業同時具有吸引力、混亂和快速變化。換句話說,線上雜貨銷售將來必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又一個經典案例。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