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來的房子裡住了二十年,東西放的沒有規律,需要時找不到就買新的。說說地下室吧,二十多平米,東西摞東西,沒有下腳的地方(不足一平米),裡面有二十年不動的東西,也有陸續增加的。上班時忙,沒有大塊兒時間,退了休又無縫銜接地帶孫子,更沒時間。
2020年國慶節後,單位要求騰房子,因為時間緊,房間裡的東西直接打包,來不及甄別,地下室東西的三分之二處理了廢品,剩餘的東西一股腦搬到了新家。
這次吸取原來的教訓,新家一入住就把東西按類放好,而且在本子上記錄下來(歲數大了)。準備把儲物的地方排序,每隔半年每個地方都能收拾一次,一個是起到盤點的作用,再有就是把亂放的東西歸位,長期不用的還能捨棄。
從2022年開始準備“每日一舍”,這裡的“舍”指的是:送人、廢物利用、捐出、垃圾站。少添置新衣服和鞋子,把過去的穿一穿就捨棄。
這次搬家雖然急了一些,但也強迫我們做了一次“斷舍離”,由衷地體會到:“清爽”和“自在”可以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暢。如果原來整理及時,應該有三分之一的東西不用搬過來,既省了費用也省了身體的損耗。
有一個朋友是獨生子女,她媽媽前幾年去世了,阿姨生前喜歡買花布,堆了一櫃子。有了這次搬家的體會,我勸她:趁著現在體力還可以,把你父母的房子收拾收拾唄,她說:我懶得收拾,等過幾年把房子賣了,找個收垃圾的一起收走。
由此想到,我們的後代都是獨生子女,首先他們的觀念與我們不同,我們認為珍貴的他們未必這麼認為;再一個他們也沒有時間去甄別我們存下的滿屋的東西哪個有用,還不如我們現在把家裡整理的清清爽爽,不給兒女增加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