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數以百計的革命先驅,他們揹負著一個古老民族的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身和堅定的信念共同創造一個全新的中國。
李先念出身貧苦,年少輟學後投身於革命,發憤學習。他敢於實踐,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橫槍躍馬,殫精竭慮,驕人的戰績也得到了毛澤東的充分肯定。
1955年,國家沒有忘記革命的功臣,黨中央舉行了隆重的授勳儀式,由毛主席親自給將軍們授予功勳。
那麼,李先念文韜武略,戰功不亞於十大元帥,為何1955年不在授銜名單中?我們先看一下李先念的傳奇故事。
李先念早期的經歷
1909年,李先念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出身貧苦,很小的時候就輟學了。他出生之時,中國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
李先念後來曾回憶道:“我小時候家裡總是揭不開鍋,到飯點永遠都是糠菜、乾鍋菜。基本沒有油水,想吃油的時候,家裡人就會用塊布沾油擦一擦鍋,這就算是開葷了。”
1927年,湖北黃安黃麻起義,18歲的李先念感受到革命的號召,毅然加入了起義,並擔任高橋鄉蘇維埃主席。
1928年9月,國民黨反動派開始到處抓捕共產黨員和他們的家屬。華安縣提前接到情報,反動派不久後將會在高橋區進行搜捕,縣委書記立即採取措施,疏散革命家屬。李先念的父母與妻子因為一些事情,沒有離開。
為了保護他們,縣委書記將事情報告給李先念,李先念想出了一個奇招。為了不牽連家人,他決定在敵人面前演一場戲,與黨員相互配合,將自己從家中“綁”走,達到掩人耳目的效果。
縣委書記得知李先念的想法後笑了出來,直言:“還是你有辦法。”縣委書記提醒道:“辦法雖好,但不能走漏半點風聲,最好連你的家人也不要講明,要不然演不出那種效果。”
李先念表示贊同,他還特地找來了紅軍特務隊副隊長江竹青,由江竹青擔任主角,配合自己演這齣戲。
當天晚上,李先念正拉著老母親在床頭談心,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看似來者不善。李母嚇得捏緊了李先念的手,一臉擔心地道:“這是怎麼回事?”李母正猶豫要不要去開門,門就被踢開了,闖進了幾個大漢。
為首的江竹青凶神惡煞地喊道:“你個李木匠,好生怕死,才幹了幾天革命,就跑回了家。那裡豈容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你們幾個把他給我捆了,弄回去。”
江竹青演得無比真實,似乎他就是那個凶神惡煞的“匪徒頭子”。毫不知情的李母見兒子被綁了起來,哭天喊地道:“你們要幹嘛?都不許欺負我兒子,快放開他!我是他母親,兒子犯錯,母親代罰,你們快放開他!”
李母一邊哭一邊喊,緊緊拉住李先念,其他家裡人也拼命拉住李先念。李家動靜太大,把方圓幾里的鄉親們都引過來了。這下大夥都知道,李先念是被綁走的。江竹青見達到了效果,大聲嚷道:“把李木匠給我帶走。”
李先念被五花大綁,在鄉親們的“見證”下被劫走了。李先念被綁架,這一事迅速在高橋區傳開,敵人信以為真,也就沒有再去找李家人的麻煩。
幾年之後,李先念才告訴了母親真實情況,李母笑著說:“好小子,差點把我嚇死了,沒事就好,大家平安就好。”
李先念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李先念沒有受過專業的軍事教育,在紅軍中擔任軍官,一直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1931年,李先念到處宣傳共產主義理論,鄉間300多名青年跟隨他加入紅軍。李先念也由地方轉到部隊,通俗易懂地講,就是升官了。這讓李先念有些措手不及,畢竟沒有領導過大部隊。
有一次,紅33團集合完畢,2000多名紅軍整裝待發。李先念望著這些身著淺灰色軍裝的戰士,有些不知所措,該怎樣帶領隊伍走?如果直接走的話,這麼大群人把百姓的菜地踩壞了怎麼辦?
李先念轉身就問旁邊的營長孫玉清,孫玉清解釋道:“大批部隊可以按營和團的順序行軍,一個縱隊一個縱隊來。”李先念聽後恍然大悟,孫玉清了解到李先念缺乏指揮經驗,還教李先念怎樣向部隊下達命令,向他解釋什麼是前衛後衛。
李先念將孫玉清的話在心裡反覆琢磨,從那時起,他就在實踐中鑽研軍事、攻讀兵書,向周圍的軍官借鑑經驗。1933年,李先念成為了紅30軍的政委,年僅24歲。
李先念一直在向徐向前取經,學習指揮打仗,並在實際作戰中取得了輝煌的戰績。1933年10月,蔣介石反動派對我方根據地發起了進攻。
國民黨集結了20多萬大軍“圍剿”我軍,而紅軍僅有八萬之師。敵我差距巨大,雙方激戰長達10個月。紅軍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兩萬多兵力,卻殲敵八萬多人,取得了勝利。
李先念是這場戰爭的主要指揮員之一,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功不可沒。在交戰過程中創造了一個新打法:收縮陣地,大縱深迂迴殲敵。
李先念從一個軍事小白,逐步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家,他的戰略戰術和軍事指揮堪稱藝術。李先念對於自己在軍事上的成績只是笑著說道:“這要感謝徐帥,他是我的老師,教會了我許多。”
在李先念等人的努力下,紅30軍成為了紅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也是敵人最不想面對的部隊。毛主席對李先念點評說道:“有人是不懂戰爭的,但是人家勤學好問,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毛主席聽取李先念的意見
1935年6月14日,毛主席和朱德帶領著軍委縱隊翻山越嶺,與紅四方面第9軍25師第74團成功會師。16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與接應他們的紅30軍政委李先念相見了,這是李先念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毛主席早就聽聞了李先念的事蹟,李先念雖然沒有上過軍事學校,但是戰法奇特,能領導紅軍打勝仗,毛主席很想聽聽他對接下來的戰況有什麼看法。
毛主席拿出了一張軍事地圖,在桌上開啟,主席認真地看著地圖發問道:“珉(mín)嘉地區,一年四季氣候和地勢是怎樣的?在那裡生活的人民情況如何?”毛主席一臉笑意地看著李先念,期待著他的回答。
李先念對這一帶的事情瞭如指掌,他一五一十地說道:“主席所說的地帶,大部分是丘陵和平原。那裡物產豐富,水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在這裡生活的民族多為漢族,也有部分羌族和藏族。”
李先念繼續說道:“我們要是在此處招兵的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戰略上來看,這一塊是老根據地,我們憑藉著天然的地勢,可攻可守、可進可退。我們紅軍完全可以在這裡休養生息,將這裡作為立足之地,以此為根基向外擴充套件。”
毛主席聽後若有所思,點了點頭說道:“先念同志,言之有理。那這裡可有什麼不方便之處嗎?”
李先念說道:“主席考慮得很周到,在懋(mào)功附近人員稀少,只有少數民族在那裡生活,糧食不足以供應軍隊。如果我們大部隊在那裡長期駐紮的話,糧草很難跟得上。並且那裡丘陵密佈,高山延綿,河流湍急。大部隊的調動是不方便的,糧食也很難運輸,不適合軍隊立根。”
李先念總結道:“從地理環境和群眾基礎,還有我軍未來發展的前途來看,兩軍會師之後,應該向東北方向,岷嘉地區最好。”
毛主席聽完李先念的看法,誇讚道:“果然英雄少年很有見地,說得好啊!”
不下馬將軍的由來
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一部番號改為西路軍,向河西走廊挺進,預計打通國際路線。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西路軍慷慨悲歌,多次抗擊數倍於己的敵軍。
我軍條件艱苦,在這種情況下,仍殲滅敵人2.5萬人,與河東紅軍和友軍打了一場漂亮仗。最後我方彈盡糧絕,戰士們連續作戰數月,已經身心疲憊,還是戰敗了。
1937年3月7日,敵人聚集了五個旅以上的兵力,想以壓倒性的優勢殲滅西路軍。李先念、程世才等人率部迎戰。紅88師首當其衝,敵人率部下多次進攻激戰。一天後,陣地依然穩固。
9日,敵人發起強攻,佔領了我方多處陣地。紅30軍與紅9軍之間的聯絡被敵人斬斷,紅268團被包圍,全軍面臨覆滅。李先念在激戰中得知情況,立即抽出了一個營的兵力,與紅268團相接應,最後268團的戰士們成功衝出了包圍圈。
紅30軍進入祁連山的梨園口,徐向前為掩護李先念的30軍,率紅9軍搶佔了山口兩側的最佳攻擊位置。紅軍即將面臨一場惡戰,敵人發現我軍的蹤跡,發狂似的攻擊,紅9軍面對人數和武器都優於我方的敵人,絲毫沒有懼戰,阻擊了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不到半日,紅9軍幾乎全軍覆沒,我軍吃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敗仗。徐向前、李先念、程世才等人決定必須重新制定戰術,改變指揮習慣,紅軍指揮官將面臨一次大的調動。
根據黨中央指示,接下來的戰鬥由李先念統一指揮,徐向前、程世才等人組成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協助李先念指揮。李先念臨危受命,他該怎樣挽救戰局呢?
李先念當務之急,思考著紅軍接下來的去向:東方和北方,那裡駐有敵人的重兵,首先放棄;往南走是柴達木盆地,那裡是馬步芳的勢力範圍,他肯定容不下西路軍。
那就只有往西走,往西是渺無人煙的冰天雪地,氣候惡劣,自然條件非常差,正因為是這樣,才有利於擺脫敵人。李先念立即將自己的主張說了出來,與軍政委員會成員一起討論。之後,大家共同決定往西走。李先念帶領著眾將士跨雪山,連夜趕路。
紅軍踏破死亡之海,走過茫茫大漠戈壁,在風雪中趕路,最後終於到達了新疆。毛主席曾寫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龍磅礴走泥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紅軍在遠征中的磨難。途中的磨難是敵人接受不了的,因此,紅軍成功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李先念與毛主席的理念不謀而合,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對於李先念在西路軍中的戰績中,毛主席給予了高度的讚美:“李先念是不下馬將軍。”
李先念在抗日戰爭與中原突圍中的光輝戰績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發動了大規模武裝侵略,中國的華北和華中相繼失守。1938年10月,武漢周圍地區被日軍佔領,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為了打擊日寇,增強我國的抗日力量,黨中央派李先念同志去往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發展抗日力量。我黨有部分武裝部隊駐守在竹溝鎮,但是附近地帶都是由國民黨統治的。
1939年1月,李先念到達了竹溝鎮,初步瞭解了鄂邊地區敵我雙方的戰況和動態。日寇在鄂中地區建立了密集的交通網,遍地都是據點,日偽軍遍佈。日軍在鄂中地區駐有15萬精兵,控制了大部分的縣城和鄉鎮,日軍所到之處,形同人間地獄。
李先念親自帶領200餘人的武裝部隊進入鄂中的敵佔區,與日軍打游擊,由弱至強挨個打,旨在收繳他們的武器裝備。李先念成功擴大了自身抗日力量,游擊隊組成了新四軍。
國民黨中有一些頑軍不承認新四軍,他們視新四軍為敵人。李先念教育部下:“人不動我,我不動人。”雙方劍拔弩張,李先念開拓根據地道路困難重重。
面對國軍的挑釁,李先念沒有正面抗爭,而是遊走在一些願意與我方合作的抗日力量之間,抱團取暖共同打擊日軍。國民黨頑軍內部時常鬧矛盾,指揮官陰險狡詐,都不希望自己的部隊去充當先鋒。國民黨頑軍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處於內鬥中,新四軍也在此過程中迅速發展。
我軍在農村不斷宣傳共產主義理念,建立後方根據地,招納愛國青年入伍參軍。在李先念等人的正確領導下,我黨在鄂中地區打開了局面,站住了腳跟。
1939年,李先念當初帶領的游擊隊發展成為了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新四軍挺進縱隊不斷壯大,已經發展到9000多人,新四軍專攻日軍的後勤補給和鐵路交通線。
李先念還發動廣大群眾,對日軍的鐵路線進行實質性破壞。一時間,日偽軍感覺到遍地都是中國軍隊,因為中國婦女老少皆在破壞日偽軍的鐵路線。
國民黨軍第五戰區視新四軍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立刻消滅。1940年,國民黨調新四軍去收復京漢鐵路,企圖在那裡一舉殲滅新四軍。李先念早就對他們有所防備,派女將軍陳少敏來個將計就計。
意外卻發生了,1940年5月,日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對鄂中地區的中國軍隊發起了正面進攻,襄樊、宜昌兩地先後被日軍佔領,中國抗日軍隊危在旦夕。李先念考慮到民族生存大局,決定放下與頑軍之間的恩怨。李先念帶領部下火速趕往白兆山、平壩等戰略要地,阻止日軍進一步侵略。
新四軍成功阻止了日軍逼近中國大後方的進攻,有很多人說我軍遊而不擊,李先念用實際行動澄清了這一謠言,也讓全國有志之士看到了民族生存的希望。
李先念顧及民族大義,對國民黨頑軍一再忍讓,頑軍不見得能有此心胸。1940年10月19日,國民黨頑軍無視國家危難,仍舊挑起戰爭。
1941年1月,頑軍在皖南涇縣一帶對我軍進行圍攻,在頑軍猛烈的攻勢下,我軍只有2000餘人成功突圍。大部分希望戰場殺鬼子的戰士死在了頑軍的手中,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國民黨頑軍,不顧民族大義,竟然殘忍地殺害了抗日同胞!這無異於是剪掉了抗日鬥爭的一大羽翼,他們所犯下的罪責不可饒恕。
李先念知道這件事情後,痛定思痛。為了顧全大局,新四軍的槍口始終沒有指向頑軍。
1941年,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總兵力達到了1.5萬餘人,受上級指令,將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改為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為最高指揮。李先念帶領第5師,進攻駐守在侏儒山的日偽軍,經過激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我軍成功殲滅日偽軍5000餘人,將漢川、漢陽地區從日偽軍的魔爪中奪了回來。
李先念帶領著新4軍第5師,不僅要面對日軍的進攻,還要提防國民黨頑軍對我軍的打壓。同時,李先念所帶領的第5師還要保護我方根據地中國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也正是如此,一些有志之士看清了我黨與國民黨的本質區別,毅然選擇了加入新四軍,新四軍也由此發展為一支戰鬥力極強的中國抗日武裝部隊。
從1938年到1945年8月,李先念用了7年多的時間,帶領一百多號人,在危險重重的敵佔區建立起了大約9萬平方公里的根據地。面對日軍和國民黨兩方面的夾擊,建立正規軍5萬餘人,民兵30多萬人,共殲滅日偽軍4.3萬餘人。
不管是在長征還是在抗日戰爭中,李先念所立下的戰功不亞於開國十大元帥。在解放戰爭中,李先念參與了中原突圍戰役,他用嫻熟的作戰指揮和戰略戰術,帶領眾將士們反攻中原地區,扭轉了整個戰局。
我黨百萬解放軍,其中有一部分是李先念一手建立起來的,中華民族的獨立以及新中國的成立,他功不可沒。
“大兵”管錢
1954年5月,黨中央決定調一些年紀輕、能力強的人,去中央擔任領導任務。陳雲大力舉薦李先念擔任財政部長,毛澤東和周恩來討論之後,認為可行。
陳雲推薦李先念有四點依據:
一、李先念當時年僅45歲,在高層幹部中算是比較年輕的;
二、李先念對數字比較敏感,大多時候能夠過目不忘,思路也非常清晰;
三、李先念個人學習能力極強,特別愛鑽研;
四、回顧李先念在過去各方面的工作都很有成就,他有著巨大的創造力。
一個將軍轉變成為一個管錢的財政部長,對於這個新角色,李先念擔心做不好。李先念對毛主席說道:“主席啊,財政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在軍營呆慣了,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我怕是沒有那個能力,請中央考慮其他人吧!”
毛主席笑道:“新中國的財政部長,你不想幹、覺得幹不了,那我就把國民黨財政部長宋子文請過來好了,讓他來幹。”李先念連忙說道:“那還是算了,主席,我服從中央決定。”
李先念到崗之後,勤學好問。十個問題,八個要問陳雲。後來,李先念打趣道:“徐向前是我的軍事老師,陳雲就是我經濟財政方面的老師了。”沒過多久,李先念適應了新崗位,工作效率非常高。
1955年,新中國在授勳中,毛主席等人考慮到李先念等同志戰功赫赫。毛澤東詢問李先念對元帥軍銜的看法,李先念當場向毛主席表示:“元帥、軍銜什麼的都是浮雲,我只想把當前的工作做好。”所以李先念不在軍銜名單之中。
大家可能不知道,原定的開國元帥名單,遠不止10人。根據中央軍委制定的軍銜評選標準,脫離部隊去搞經濟建設等工作的將軍不能授勳。
其中就有六人主動放棄了大將軍銜:譚震林,李先念,鄧子恢,張鼎丞,滕代遠,程子華。他們都是有名的將領,都沒有參加授勳儀式。他們在之後的政治生涯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1983年,李先念被選為了第三屆國家主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工作上的努力也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戴。
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因病去世,享年83歲。李先念崇高的思想風範,是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牢記歷史,永遠緬懷李先念同志,永遠銘記他為中國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