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陽,有個地名叫紀念塔,但幾乎沒人見過這座“塔”。那麼這個紀念“塔”是為了紀念什麼,又為什麼消失?這後面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秘辛。
時間要回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後,抗戰全面爆發,面對日軍鐵蹄,前線戰事吃緊,民族危亡繫於一線,在這種情形下,黔藉軍團被改編成多支部隊,奉命馳援前線。102師團就是其中一支。
102師前身為貴州軍閥王家烈的國民革命軍第25軍第2師,首任師長柏輝章,貴州遵義人。1935年5月,國民政府接管這支部隊,並將其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02師,建制為兩旅四團。該師中除政治部主任等少數軍官為中央派遣外,餘皆貴州籍官兵,約有1萬名左右。在當時的國民黨軍隊中屬於較有戰鬥力的部隊。
102師師長柏輝章
數次戰役全師殉國
1937年10月中旬,淞滬戰役爆發,102師參加了蘇州河、大場、羅店諸戰役,與日軍鏖戰肉搏。淞滬戰役中,102師607團強渡蘇州河時,與日軍巡邏艇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最終以陣亡排長兩人、士兵數十的代價換取擊沉敵艇兩艘的戰績。607團、602團先後攻至蘇州河北岸,日軍出動坦克掩護步兵向102師陣地猛撲,白天陣地被佔,入夜102師又將陣地奪回,20多日的拉鋸戰,日軍始終未能前進一步,102師固守原線。
1938年5月,日軍在臺兒莊戰役中損兵折將,不甘失敗的日軍捲土重來,決定打通南北交通要道,兵鋒直攻徐州,102師奉命參加了徐州保衛戰。行至夏邑時發現日軍,師長柏輝章仰仗全新裝備和士氣旺盛的有利條件,立即命令部隊向日軍主動出擊。其中304團在韓道口輔以戰防炮,擊毀日軍坦克五輛,繳獲裝甲汽車十二輛,生俘駕駛兵二人。由於此時徐州已被放棄,102師就地佈防,成功完成了阻擊日軍西進開封,掩護徐州友軍撤退的任務。
1941年4月,日軍集中四個師團又兩個獨立旅團約十二萬的兵力第二次進攻長沙。而102師駐守之新牆河陣地為首戰要衝。日軍先集中炮火對防禦新牆河的102師猛烈轟擊,並在飛機的掩護下,搶修新牆河上的軍橋,使用坦克掩護步兵強渡新牆河,建立橋頭堡。102師組織部隊連續打退日軍數次強渡,並集中該師所有迫擊炮封鎖河橋通道,使日軍攻勢稍減。前線三個團在日軍連日進攻下奮戰抵抗,師長柏輝章則日夜坐守電話機旁,嚴令各團不得後退一步。
隨著戰況加劇,雖然各團拼死抵抗,但依然損失慘重。第305團2營全營殉國。作為預備隊的補充團也因逐次增補前線的三個團而損失殆盡。此時柏輝章改以各團所剩兵力各成據點互相支援的方針,以機動防禦方式,採取靈活行動,阻擊日軍,堅守原來的戰線。後終因側翼友軍59師的潰退,戰線被日軍突破。此次102師遭受日軍第40師團天谷直次郎所部主力強襲,經過21晝夜的浴血奮戰,最後各營、連所餘士兵都形成大小不同的獨立據點,堅持戰鬥直至全部殉國。
第102師由出黔參加抗戰起,原有的黔籍官兵一萬餘人,經多場戰役後,多已陣亡。算上後續補充的兵力,102師陣亡將士共有2萬餘人,是原建制人數的兩倍。
但黔軍將士沒有白白犧牲,他們成功地牽制了敵軍為之後反擊日軍、保衛長沙,打下了基礎。黔軍將士們也在戰場上打出了聲威,讓舉國上下都對黔軍另眼相看。
據統計,在抗日戰爭中,按各省人口與出征將士人數的比例計算,廣西1/8、貴州1/12、四川1/18。廣西最高,貴州第二,四川第三。這表明,貴州軍民在支援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事蹟將永載史冊。
紀念塔的修建
長沙會戰結束後,為紀念在戰爭中逝去的將士,國民政府批准在貴陽大南門外建紀念碑。紀念碑於民國29年(1940年)底動工,次年5月落成。正面楷體陰刻師長柏輝章手書的“國民革命軍第一百零二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其他三面刻該師陣亡將士姓名、年齡、籍貫、職務、軍銜等。市民一般稱紀念塔,此名沿用至今。
據相關資料,紀念碑整體連座高10.2米,象徵一〇二師,塔身“呈三角稜形,上尖下大,用巨型白綿石砌成塔形,象徵著一把銳利的刺刀直刺敵寇胸膛。”
經市民回憶繪製的紀念塔圖
塔基為正方形,邊長2米,高1米左右,嵌刻銘文,記敘建塔的原委,並刻有一〇二師各部主要作戰事蹟和陣亡將士名單。
遺憾的是這座紀念碑卻沒能儲存下來,1952年,由於道路改造的需要,紀念碑被政府下令拆除,但“紀念塔”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現如今,“塔”雖早已不見蹤影,但風骨長存,英雄們的事蹟被人們銘記傳頌,薪火相傳,當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