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吳先生,俄美週一(1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安全對話,重點討論烏克蘭局勢。雙方能談出個所以然來嗎,你如何研判這場會談?
特約評論員 吳蔚:俄美特使均提前一天抵達日內瓦,俄方帶隊的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美方領銜的則是常務副國務卿舍曼。俄國人很硬氣,剛下飛機就撂狠話:任何讓步都不在考慮範圍內。舍曼的老闆布林肯也不遑多讓,他說:我認為我們在未來一週內不會看到任何突破,尤其當俄羅斯正用槍指著烏克蘭的頭,並在其邊界附近部署10萬軍隊的情況下。
布林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俄軍整個西部叢集有10萬部隊不假,但這與“普京在俄烏邊境地區陳兵十萬”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美國人非常擅於渲染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情緒,彷彿明天普京就要大手一揮,俄軍一個衝鋒飲馬第聶伯河,將基輔收入囊中。美國人的衛星沒日沒夜地在天上盯著,俄烏邊境的軍事部署動態每天都會送入白宮順帶抄送一份給布林肯,國務卿先生心裡很清楚:普京並沒有那麼想打這一仗。
那麼布林肯這些話說給誰聽的呢?當然是正在瑟瑟發抖的烏克蘭、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們了。美國人這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把戲玩了半個多世紀,又真正為哪個所謂盟友出了大力氣呢?想來想去也就只有以色列了。更何況烏克蘭還不能稱作盟友呢,這個可悲的國家納了投名狀卻依然被阻擋在北約的鐵門外,在俄美兩大軍事集團之間被來回拉扯,血已經快被放光了。
在北約眼中,烏克蘭已然是一個三面受敵、無險可守的“死地”。英軍派遣一批教官意思意思進去支援一下基輔當局,你猜英國報紙怎麼寫的:希望槍聲一響,烏克蘭能保證我們軍官團的安全。
古往今來,在戰場上得不到的你也休想能在談判桌上得到。如果美國政客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那麼美軍第四步兵師的第三裝甲旅級戰鬥隊就應該一頭扎進烏克蘭。可美國人敢嗎?華盛頓要真有這魄力,東烏局勢也不至於是今天這副模樣。明眼人都看出來了,華盛頓希望烏克蘭成為俄羅斯一個持續流血的傷口,至於烏克蘭的命運,他們並不真正關心,只要流的不是美國人的血,一切都好說。
莫斯科當然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美國人越是希望這一仗打起來,這一仗反就越不能打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俄羅斯會欣然走上一個根本談不出個所以然的談判桌。別說日內瓦這一場,往後在布魯塞爾、在維也納同樣也很難談出什麼實質性的成果。但談不攏還是要談,莫斯科必須要讓北約各國看清楚,究竟是誰在默默鼓勵這場戰爭的爆發。莫斯科再次亮明紅線是要提醒東歐各國,這一仗一旦打起來了,流的會是誰的血,想清楚了再說話。
直新聞:就在俄美展開安全對話的同時,另一場更高規格的會議在雲端召開。集安組織也在週一這一天圍繞哈薩克局勢召開成員國領導人影片峰會。吳先生,你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吳蔚:在昨天的節目中我談到,由俄空降兵司令謝爾久科夫上將率領的集安組織維和部隊機降哈薩克,是平定局勢的決定性力量,他們的火速抵達澆滅了各方的“野心之火”。
此前西方罵得很難聽,說集安組織是“後蘇聯外交政策建設的死胎”。現如今,頭戴藍色貝雷帽的俄軍VDV精銳用實際行動為集安組織正名,這場2022開年軍事行動,震懾力絲毫不亞於二十多年前俄軍空降兵部隊閃電般佔領科索沃普裡什蒂納機場。北約的軍事情報部門也正在覆盤,普京的空降兵部隊是如何在短短數日內完成集結,從國內三個機場一起出徵的。這種戰略投送能力既可以用在“俄羅斯最柔軟的腹部”哈薩克,自然也能用在局勢更微妙的西線方向。
具體談到今天召開的集安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峰會,我認為這個會議召開的本身就標誌著哈薩克大局底定。風波平息後,各成員國需要進一步明確維和部隊進駐後的任務,駐軍時間以及能夠為哈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哪些幫助。集安組織並非僅僅關注防務安全,更注重政治安全。我個人推測,託卡耶夫總統將在這次會議上感謝各成員國的鼎力相助,更會作出一些政治表態,新的總理上任後,當局下一階段將聚焦哪些工作。
一個細節值得關注,那就是集安組織維和部隊進駐後將只負責關鍵設施的防衛,比如俄羅斯剛剛續租至2050年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維和部隊不參與哈國境內的反恐作戰是符合預期的,總數不到4000人的部隊像撒豆子一般分佈在哈國各主要城市的機要部門,戰鬥力多少要打些折扣。不過在我看來,他們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及時抵達,宣示存在。
另一個細節耐人尋味,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新聞秘書公開表示: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一職移交給現任總統託卡耶夫的決定,是由老總統本人作出的。這意味著這對政治盟友“仍在同一個戰壕裡”。核心權力的代際交接已經完成,剩下的不過就是茶杯裡的風暴,穩住政局的努爾蘇丹當局有能力完成剩下的“剿匪工作”。
今天傳來訊息,這場大規模騷亂已經造成164人死亡,其中在阿拉木圖有103人喪生,這無疑是一場悲劇。風波平息過後,更艱鉅的任務仍在前方。哈薩克的經濟形勢嚴重不樂觀,驚魂未定的國民仍有許多訴求有待解決。這個國家的前途與命運仍未走出迷霧。
作者丨吳蔚,直新聞高階主筆,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