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訊息,臺軍各路在年前加急準備,秀出了“航母殺手”,出動了F-16V戰鬥機表演其“緊急出動”能力,還展示了城市巷戰的訓練場景。
對此,不少專家表示:盲目堆砌、脫離實際。更有網友表示:“臺軍”恐怕堅持不到巷戰。
巷戰是在城市攻堅戰鬥進行到最後環節,交戰雙方步入短兵相接的階段,在解放軍軍史上較為經典的一次是石家莊戰役。朱德的巷戰戰術思想在此戰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創新與實際的結合之下,部隊真正做到了“猛推、深插、狠打”,從突破城門到全殲守敵耗時僅4個鐘頭。
朱德戰後在晉察冀幹部會上總結了巷戰要點:“挖牆壁前進”,避免直線運動,要用破牆連院的方式逼近敵人,這樣才會減少部隊傷亡、縮短作戰時間。
據專業人士分析,臺軍在近日的巷戰訓練中,幾乎是看不到有“穿牆打洞”所需的必備爆破裝置及其它“殺器”。如此看來,不動腦子只簡單按照詞表意思的沿街演練恐怕是難以起到實際效果。
這是退一萬步,指出了臺軍演練的致命錯誤。但其實,正如馬英九一年前的評價,臺灣“首戰即終戰”。臺軍而今比起妄想能支撐到巷戰那刻到來,好好回想一下當年是如何上島的、學習下如何體面地“繳械投降”,或許更為實際……
1949年4月24日,毛主席給前線的戰士們發去賀電以後,提筆寫下一首氣魄恢宏的詩,最後一句“人間正道是滄桑”落下,充分體現出他對南京成功解放的喜悅和對中國革命必將勝利的信心。
那年元旦,蔣介石不甘心失敗,公開宣告,堅持與解放軍“周旋到底”。而戰前,駐守南京的“總司令”張耀明更是大力吹噓,在強大的兵力守備下,加上海、空軍有效的火力支援,便能讓南京固若金湯。
我軍在淮海戰役結束後,休整兩個半月,隨時待命。4月15日,人民解放軍二野、三野已經備戰完畢,按照原計劃這天本應發起渡江戰役,為給守敵思考和談的機會,我軍將原計劃推遲了近一週。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走出危險一步。當晚,我軍中突擊集團率先用木帆船強渡長江、衝破第一道防線。
21日,在解放軍迅猛的攻勢之下,留守南京的部分“核心”守敵開始乘坐預備飛機先行逃往上海。並在報紙上表示:“盼先行成立臨時停戰協定。”
22日,解放軍將國民黨軍隊精心佈置的長江“立體防線”摧毀,蔣介石開始佈置總退卻,李宗仁下令“疏散非戰鬥人員”,當日,全部“核心”守敵接到命令後紛紛撤逃,按計劃實施的過程中甚至出現了因為搶汽車而互毆的情況,大街上堵得水洩不通。
23日,蔣軍在報紙上刊登出已“採取緊急步驟”。然而當天南京已經成為了一座“真空”城市,沒有任何軍警守備。我35軍於當晚在南京群眾和地下黨同志們的協助下進入南京,插上了勝利的旗幟,各種船隻載著解放軍官兵穿梭於大江南北,陳毅闊步來到了昔日的“總統府”說:“現在是人民的江山了!”
24日,為解放南京做出重要貢獻的治安維持委員會已經開始籌備歡迎解放軍入城儀式,南京這座飽經風霜的城市第一次迎來了人民的軍隊,沿街商戶和居民自發地擺出了茶水,這激動人心的歡迎場面隨處可見,大街小巷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25日,《南京日報》頭版頭條刊登著:“我們的隊伍來了!”
至此,從20日晚渡江,到25日毛主席在《人民日報》上宣佈南京國民黨反動賣國政府滅亡,僅5天時間,準確來說是3天,南京宣告解放。彼時,潰逃的蔣介石集團已經在籌劃退守臺灣的事宜。
蔣介石手下的兵力已經從解放戰爭前的430萬銳減至約50萬,他在多人的勸告下選擇退至臺灣。此後多年,臺當局一直負隅頑抗,企圖“反攻”,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看大勢已去,蔣介石晚年及其子蔣經國都曾派“密使”與祖國大陸進行交流,為“和談”做準備。然而,就當兩岸關係馬上就能邁出重要一步時,老賊李登輝上臺,大肆宣揚“臺獨”。
2016年,由李登輝一手“提拔”的蔡英文上臺後,不僅繼續走向謀“獨”絕路,還為謀求私利勾結外部勢力、製造謊言、販賣仇恨,一邊口口聲聲地說“愛臺灣”,一邊開放“萊豬”惹民怒。最近年關將至,更是自不量力頻頻“秀肌肉”,這不僅是在小看2300萬臺灣民眾的智商,更是低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實力。
中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希望蔡當局能夠充分理解祖國大陸的良苦用心,莫再誤判形勢、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