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文
進入21世紀,人類正步入深度科技化時代。在這樣一個人類攀爬巨大技術懸梯的時代,如何開拓與反思人類文明、如何探索與實踐人文主義?筆者認為,20年代是整個世紀思想奠基的時代,新科技哲學與新科技人文大有可為。
深度科技化時代與走向行星性的科技
哲學何以把握時代精神?根本上講,需要從思想上領悟時代的本質。
進入21世紀以來,會聚科技、新興科技和顛覆性科技方興未艾,我們正在步入前所未有的深度科技化時代,人類已經成為改變整個星球的力量,正在用技術再造自我而走向科技智人。因此,人類增強就是在深度科技化這一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談到人類增強,首先要將其放在深度科技化條件下的技術系統和廣義生命觀裡面來看。
技術社會與技術系統的思想源於法國技術哲學家埃呂爾,強調了技術作為一種無遠弗屆的力量形成了決定性的技術秩序。而這種秩序的發展導致了人類世的出現,引發了人所創造的技術力量遠大於其對技術的控制力這一文明的悖論,也就是海德格爾的弟子京特·安德斯在《過時的人》一書中所說的普羅米修斯的差異。而在走向深度科技化的21世紀,透過碳達峰碳中和、計劃中數以千計的微型通訊衛星系統等不難看到,技術系統正在拓展和滲透到整個行星的每一個角落。
由此,在理解人類增強時,應該看到人類增強是在技術系統及其帶來的行星性改變前提下展開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類生命具有了宇宙生命的意涵,人類增強是不是走向宇宙生命的第一步就成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在行星性視角下來看人類增強,不僅關注身體的增強,更要看到人們在深度科技化時代的生存,無時無刻不在藉助科技所構造的不斷增強的人工化環境,也就是所謂的增強現實。
比方說,自動駕駛意味著汽車要不斷採集各種資料,甚至可以說自動駕駛汽車其實行駛在資料世界裡。再比方說,記憶增強不一定要透過改造神經系統來實現,還可以透過智慧眼鏡之類的體外記憶裝置來實現。
人文主義哲學要思考人類如何登上技術懸梯
21世紀人文主義要有一個大思路,那就是步入深度科技化時代的人類正在攀爬巨大的技術懸梯。
透過普羅米修斯和愛比米修斯等神話,可以看到所謂人文思想同時蘊含著開創與遲疑兩個相互矛盾的維度,它反映了人們在面對自然狀態尤其是自身進行顛覆性改變時的一種恐懼,人們擔心會帶來不可承受的懲罰。
面對這一文明開拓與反思的悖論,需要人文主義哲學出場,需要思想發揮其應有的審度權衡功能。但我們也要看到,思想固然可以開拓全新的視野,但如果沉湎其中,也有可能變成娛樂性和欺騙性的東西。
而深度科技化時代無疑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文明奧德賽,人文主義思想探索的目的就是要使科技智人免於文明的迷航。其思考的焦點在於,如何讓我們的文明擁有未來,而不會因為技術的失控和濫用而失去未來。
當然,更為深刻的問題是,是不是沿著深度科技化這個方向,本身就是讓人類沒有未來的去未來化之路?而那樣的未來,真是我們想要的嗎?比方說,人類的未來會是透過意識上傳而延續的純精神文明嗎?人類應該主動成為新的宇宙生命形態的低階生命火箭推進器嗎?
新科技哲學與新科技人文在20年代可以大幹一場
近500年來,每個世紀的20年代都是覺醒的年代和為整個世紀的思想奠基的年代。沿著這一準規律,假定人類文明可以持續到100個世紀,那麼21世紀20年代將是整個人類文明思想發動機的開啟時刻。因此,有幸置身20年代,每個人都可以認真思考,在這一思想創造的視窗期大幹一場。
基於這一時代性的認知,科技哲學與科技人文的內涵亟待一場顛覆性改變。
早在10年前,就有哲學家指出哲學是跨學科研究,當代哲學實際上越來越走向跨學科研究,因為把握時代精神併成為所有知識的基礎,首先要打通不同領域、領悟不同視角、把握各種旨趣。如此才能在成為思想連線者的基礎上,成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思想開創者,才能具備前瞻和創構深度科技化時代的未來的思考力與行動力。
在科技哲學領域,科學技術研究即科學技術的人文社會研究所指引的就是這樣一個方向。
正是受到這兩個方面的啟發,科技時代的哲學與科技哲學應該成為21世紀人文思想的總引擎,科技哲學應該以思想發動機為己任,邁向新科技哲學和新科技人文。新科技哲學和新科技人文如何大幹一場,有賴於所有人文社會科學的共同探索。在此,僅提出兩個簡要的宣言式結論或口號。
其一,新科技哲學將成為新文科的基礎。
近年來,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生命科技等深度科技化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已經成為幾乎所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因此,不難得出一個大致結論:新科技哲學不再僅是一個純學術意義上的哲學學科,而正成為新文科的共同探索領域和原創性思想的萌發點。
其二,新科技人文將成為新的理工農醫打通各個知識領域、連線科技與文明的核心通識基礎。
在深度科技化時代,新科技哲學、新科技思想文化研究等融會貫通而成的新科技人文對於科學技術與工程的意義,不僅具有認識論與方法論功能,更在於探討科技的價值與意義、追問科技與人類未來,讓科技更好地賦能人類文明,幫助每個人養成深度科技化時代必需的素養與智慧、學會擁抱科技未來的美好生活。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