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中原大戰的硝煙剛剛散去,在這場戰役中,曾經縱橫西北大地、擁兵數十萬的西北軍頃刻間就分崩離析,而作為主心骨的馮玉祥也在蔣介石的逼迫下發表通電,宣佈自己下野避世。然而雖然蔣介石逼走了馮玉祥,但為防止西北軍捲土重來,於是便命令自己的副總司令張學良親往北平,全權負責收編西北軍殘部,乍一聽,這可是一個擴充實力的好差事,但面對散落在各地的西北軍餘部,本來就在後面插過他們一刀的張學良心裡也十分清楚,大敗而歸的西北軍就算再落魄也根本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搞不好可能還會發生火拼,於是現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儘快地找到一位“三方都認可”的西北軍將領出面才能夠幫自己完成這個“和平收編西北軍”的任務。
抵達北平後,張學良便來到司令部認真考慮起了這個問題, 並認為人選必須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必須要在西北軍中有群眾基礎,這樣才好控制局面,二是必須要馮玉祥點頭,免得以後落人話柄,三是必須要自己信得過的人,不然很有可能以後會倒戈,於是基於在這樣的條件下,張學良重點挑選了三個人——孫良誠、劉汝明和宋哲元。
首先是孫良誠,此人是馮玉祥的“五虎將”之一,曾在北伐戰爭中出任國民聯軍援陝軍總指揮,負責在陝西一帶與鎮嵩軍作戰,雖然是西北軍中的一員悍將,但卻是一個勇而少謀、謀而不決之人,再加上他的嫡系部隊基本已經在中原大戰裡報銷,如果自己讓這位“光桿司令”貿然出面的話,弄不好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孫良誠一出場便被張學良率先給否定了。其次是劉汝明,此人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曾在“五原誓師”前就嶄露頭角,與吳佩孚所部血戰數月之久,硬是沒讓其突破一步,最後在完成任務返回五原時,他的部隊依舊兵強馬壯,這讓同僚們都對其刮目相看,但此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歷不夠,排在他前面的“老長官”太多,張學良擔心他控制不了局面,於是只好放棄劉汝明。
最終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張學良選擇了宋哲元,首先從資歷上來說,宋哲元是馮玉祥的“五虎將”之一,屬於最嫡系的將領,並且相比較於其他人,他在生活上也頗有馮玉祥的“影子”,能和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很得人心,再加上他不貪財,為人十分注重名聲,所以張學良更看重宋哲元這個人選。1930年12月24日,張學良召見宋哲元,隨後兩人開始商議西北軍的善後問題,由於是“敗軍之將”,宋哲元也迫切希望能由自己來“拉回”老大哥馮玉祥的“家底”,於是便欣然接受張學良的任命,開始收編散落在各地的西北軍餘部。
四個月後,這支“孤軍”被張學良和平收編,番號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宋哲元出任軍長,秦德純、劉汝明則擔任副軍長。1931年6月,宋哲元所部又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駐地為晉東南地區,雖然看似有了落腳點,但此地卻是屬於閻錫山的地盤,於是第二十九軍便在這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由於閻錫山和張學良都對其不管不顧,致使軍中窮困潦倒,士兵們衣衫襤褸,如同乞丐一般。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宋哲元聯名其他七位將領通電全國與日作戰,表示“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隨後在張學良的極力推薦下,宋哲元所部移防察哈爾,據說當時在行軍的時候由於士兵們都穿著一身破衣爛衫,怕被人當作是土匪,所以宋哲元便選擇夜間出發,由此可見,當時的第二十九軍雖然在生活上十分窘迫,但他們的骨氣同樣也令人十分敬佩。
抵達目的地後,宋哲元先是提出了“不打內戰、槍口對外”的口號,後又積極整軍練兵,準備未來對日作戰,而也就是在這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長城抗戰爆發了,第二十九軍奔赴前線,並最終在喜峰口戰役中一戰成名。
全文完
原創不易,照搬必維權,如果我的文章打動了您,還煩請您幫忙點個贊或者關注,本人在此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