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寫寫中秋的想法,但苦於沒有優美的話語表達,我怕侮辱了這個美好的時節。今天,卻又忍不住提起了手中的筆,說點中秋的話題,故人如何?名人如何?今人又如何?都不過是皮囊包裹的運動著的細胞罷了。
說到中秋,自然要了解中秋的一些東西。中秋,中秋,實際上就是秋天的中期吧。中秋,說白了就指中秋節,它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俗稱八月十五,過八月十五就是過中秋節。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各地中秋節活動精彩紛呈,祭月,賞月,吃月餅,觀花燈,等等不一而足。
此時,我們不由自主會想起蘇東坡千古名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斯人已逝,古代的月與今天的月會有不一樣嗎?古人夢想著月宮是美好的,但高處不勝寒,清冷的月光灑滿大地,好像人真的在翩翩起舞進了仙界一般。月亮時隱時顯,秋蟬時鳴時斷,照在硃紅的閣樓窗與月竊竊私語,悠悠然述說衷腸,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唐代有名賢相張九齡詩人一氣呵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千古名句。讓我們重新領略一番。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月是美好的,海上的明月天涯更讓人如痴如醉。海浪輕輕搖曳,海風輕輕慰拂,天邊星和月光交相輝映,那一抹輕盈的月光,在燭光熄滅欲說還休的今夜,你可否姍姍而來,來赴一場緣分的邀約?可惜只能在,在這夢鄉里相遇。
中秋,滿滿的是月,離開了月還有詩情畫意嗎?看著眼前的月,吟秦磚漢瓦,誦唐詩宋詞,舉葡萄美酒,暢遼闊海空。此刻,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三名航天員載譽歸來。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彰顯著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我們離天宮很近很近,手可摘星辰,與月對話已不是夢想。嫦娥奔月將成為真實的故事。
此刻,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的中秋。全家人在皎潔的月光下圍坐在一起,由家裡年長者,拿起一塊月餅用刀平均分成好幾塊,一人一塊,必須吃。不知是月餅不好吃,還是太好吃吃不慣,特別是月餅餡裡的青紅絲真的難以下嚥。但也阻擋不了一家人團座在一起的歡樂,每人講一個小故事或說一個小笑話,伴隨輕快的音樂跳跳唱唱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現在,中秋團圓卻成了一種奢侈,兒子們上大學的上大學,工作的工作,僅有的幾天假留給了學校或單位。思念油然而生,每逢佳節倍思親自然脫口而出了。難怪古人能寫出千古名篇,不親身經歷了感情從何而來呢?兒女們都大了,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業,聚少離多在所難免。
耳邊忽又迴盪起一首名曲,“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十五的月亮,完美無缺。普照大地無私奉獻,正如守邊的將士,不管寒霜酷暑,不論春夏秋冬,日夜堅守在祖國第一線,默默無聞,為保家衛國付出絕無怨言。正是有了他們這些戍邊戰士,我們才得以闔家歡樂,安心度過每一天。我們感恩的應該是他們,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其他奮鬥在崗位一線的同胞們也同樣值得讚揚,為了中國的建設,舍小家為大家,廢寢忘食,日夜兼程,不辭辛勞做出他們無私的奉獻。
海外遊子更多的是思鄉之愁,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讓我們對中秋有了更深的理解。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祖國不能沒有臺灣,臺灣與大陸我們的一奶同胞,怎麼能讓那些無恥之徒,別有用心的傢伙讓臺灣從祖國分離出去呢?每一個有愛國情懷的中國人都會期盼祖國的臺灣儘快回到祖國的懷抱。海內外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一個共同願望。回望歷史,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百廢待興時,在改革開放的奔騰浪潮裡,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大道上,每一段重要征程,海內外中華兒女無不眾志成城,千條線擰成一股繩。
祖國母親與海外遊子永遠是血脈相承,心手相連。
今夜的月光格外明亮,透亮的圓。閒著也是閒著,我好想描寫一番月色。朱自清老先生的優美名句又跳進我的眼瞼。月光如流水一般,那樣的靜謐,那就是溫柔的倩倩少女,輕輕搖曳,姍姍來遲,帶著微笑,擁著紅唇,眯著眼睛,嫵媚動人,吻一口絲絲心動,萬般不捨。靜靜地掛在東邊,雖遠猶近,觸控不到,但那芊芊玉手卻甚是清涼,太涼了,我這小手怎麼能溫暖了寂寞?街上的霓虹隱約閃爍,你始終如一毫不眨巴眨巴。都說你的光是太陽給的,太陽是萬物的母親,你也是太陽的女兒吧。
太陽無私,你也無私,你也是萬物的撫育者,沒有你的光,誰來照亮夜的路?沒有你的光,誰來分辨大海星辰?有的時候,我真想自己變成一顆小星星,來到了月亮的身旁,依偎在她的懷裡,體味月亮的溫柔善良,吮吸一下月亮的氣息,吸一抹冷豔,讓人神清氣爽,渾身舒暢。聽一下月亮姐姐述說那幾千年來美麗的傳說,娓娓道來,擁我入眠。可惜,遙不可及,我只能怔怔地看著她,欣賞欣賞她那冷眸。夜,因為有了月亮才更顯璀璨,因為有了月亮才更顯寂靜,因為有了月亮才更顯曼妙。我,因為有了月亮才更有快樂,因為有了月亮才更有神采,因為有了月亮才更有希望。尤其十五的月亮,更尤其八月十五的月亮,也即中秋月亮。那亮亮的圓,就是亮亮的願望。不論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月亮總是遵循自然的規律,始終環繞著地球,時刻不停地堅持運動著。我們觀賞月亮,是月亮給我們留下美麗榮光和身材;我們吟誦月亮,是月亮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歡樂與夢想;我們感激月亮,是月亮給我們創造自古到今的優美的詩篇和佳句。對月感悟人生,月如人生,人生如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我們就該學習月的精神,坦然面對現實中的人與事!
中秋,太多的話語,全運會唱響社會主義好,全國人民大團結,戰勝了洪水猛獸,戰勝了瘟疫新冠,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我們是世界偉大的民族。
唯願今朝,無病,無災難;月圓,人團圓。
謝謝朋友們支援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