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國家動盪,大批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而同時期的美國,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博物館的建設迎來熱潮。無與倫比的中國文物成為他們收集的重要目標。
無數的珍寶就此遠離故土,時至今日還流落異鄉,實在是讓人痛心!同時也時刻警示我們:一定要自強不息,不然歷史還會重演!
一、北魏青銅鎏金彌勒佛
這尊彌勒佛氣勢恢宏,工藝繁複精巧,佛像面容肅穆。這個時期的彌勒佛面容瘦削,穿的衣袍也非常厚重,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的風格。與現在的彌勒佛造型相差很大。
二、黃庭堅草書名作《廉頗藺相如傳》
這幅書法縱33.7釐米,橫1822釐米,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這幅書法也是黃庭堅傳世作品中最長的一件。黃庭堅的草書雖多理性使筆,也能大開大合,聚散收放,進入揮灑之境,開創出了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界。
三、趙佶《竹禽圖》
趙佶就是宋徽宗,他當皇帝是極其失敗的,但本人卻是造詣高超的藝術家。這幅《竹禽圖》縱27.9釐米,橫45.7釐米,藏於大都會博物館。這幅畫色彩清麗,兩隻鳥栩栩如生,整個給人心曠神怡的美感,久久不願意挪目。
四、(宋)陳容《九龍圖》
陳容的這幅《九龍圖》別具一格,描繪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非常生動。這幅圖本為恭王府溥偉所藏,為了支援溥儀進行復闢活動,溥偉將府中收藏盡數賣掉。這幅畫也流落到了海外。1917年被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收藏至今。
五、(宋)顧愷之《洛神賦圖》
這幅畫縱24.2釐米,橫310.9釐米,查爾斯·朗·弗里爾(美國亞洲藝術收藏界“教父”級人物)於1914年以10美元的價格購入。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
六、“子乍弄鳥”尊
子乍弄鳥尊是春秋晚期的酒器,通高26.5釐米,寬13.5釐米,相傳出土于山西太原金勝村,現存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是該美術館最著名的中國青銅器之一。
全器鑄成兇猛的鴞鳥,尖喙,鳥首與身體分體,用榫卯結合,可開合。鳥首背後錯金四字“子乍弄鳥”。根據後來太原金勝村251號墓的出土文物資訊,“子乍弄鳥”尊很可能是晉卿趙簡子或趙襄子自用的酒器。
七、黃花梨嵌大理石插座式屏風
黃花梨嵌大理石插座式屏風,產於17世紀,長181釐米,寬105釐米,高215釐米。現藏於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1996年的佳士得拍賣中,以110.25萬美元的價格打破了當時中國傢俱的拍賣記錄。1999年由買家捐贈給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成為該博物館傢俱館的展館之寶。有行家預測,如果現在將這件屏風拿出來拍賣的話,這可能是第一件成交價過億的中國傢俱。
八、戰國青銅鎏金鑲翡翠三鳥杯
圖示的三鳥杯高7.7釐米,直徑11.2釐米,重543克。現藏於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該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中國文物,尤其是玉器。絕大部分都是透過文物販子盧芹齋之手購買。
盧芹齋是中國浙江人,是活躍在紐約的大文物販子,將許多中國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包括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唐太宗昭陵六駿至今天各一方,盧芹齋著實可恨!
九與十、被盜賣的“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
“昭陵六駿”是指唐太宗李世民騎過的六匹戰馬。唐太宗為了紀念它們,相傳由當時著名的畫家閻立本、工藝家閻立德等人制成大型浮雕石刻,立於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北司馬門內。
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兩石刻在1914年時被盜,輾轉落於文物販子盧芹齋之手,最後流失海外,現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塊也被盧芹齋打碎裝箱,盜運時被截獲,現陳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館。
“颯露紫”和“拳毛騧”如今陳列在賓大博物館的一個圓廳裡,這個廳有時會被館方拿來當作宴會廳使用,甚至可以舉辦婚禮。我們的國寶就這麼擺在那裡,當作別人宴會的賣點,哪個中國人看了心裡不在滴血?!
以上只是我國流失海外珍貴文物的冰山一角,在我們為中華祖先過人的智慧感到驚歎和欽佩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國寶回不了家的心痛,也是對中國曾經遭受屈辱的那段歷史的警醒。無盡的無奈和悲憤化為一句:國力弱則文物失,國力強則文化興!
願所有流失在海外的國寶都能早日回家!
參考資料:
1.《國家人文歷史》2021年1月下半月刊;
2.百度百科。
都看到這裡了,點個關注吧!我是愛歷史的童淇,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