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超南安普頓足球俱樂部發布官方宣佈,Sport Republic集團從中國老闆高繼勝手中購買了南安普頓的80%股份,成為球隊大股東。至此,南安普頓的中國老闆時代劃上句號。
這也意味著歐洲五大聯賽中屬於中資絕對控股的球隊僅剩五支,分別是意甲的國際米蘭(蘇寧)、英超的狼隊(復星國際)和西布朗(雲毅國凱)以及西甲的格拉納達(雙刃劍)和西班牙人(星輝娛樂)。此外,也有中方財團持有著諸如曼城、里昂等球隊的小部分股權。
從2015年中資的不斷湧入,到近年來諸多資本力量的相繼退出,七年的光景,強大的中國資本對歐洲足壇產生了影響,也給中國足球帶來了些許改變。但這股浪潮的褪去似乎不可避免,“退潮”之後,留下的卻是“一片狼藉”。
01 強勢入駐,中資殺入五大聯賽
2015年初,萬達集團宣佈以4498萬歐元的價格收購馬德里競技20%的股份,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投資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中方資本家殺入歐洲五大聯賽的序幕就此拉開。
2015年末,星輝互動娛樂注資6000多萬歐元收購併增資西班牙人俱樂部獲得其56.2%的股份,實現對這支西甲歷史悠久的著名俱樂部的絕對控股,星輝娛樂也成為首個控股歐洲五大頂級聯賽足球俱樂部的中國企業。
2016年6月,重磅訊息再次傳出,蘇寧體育以2.7億歐元獲得了國際米蘭70%的股份,成為意甲豪門的最大股東。儘管當時國米正處於疲軟期,但蘇寧入主並帶來的大批資金還是讓人對俱樂部滿懷期待。
自蘇寧來到意甲,中資開始席捲歐陸足壇。同年6月14日,夏建統旗下的聯合睿康集團全資收購剛剛從英超降級的老牌俱樂部阿斯頓維拉,並立志帶領維拉殺回英超。7月,7天酒店創始人、鉑濤集團董事長的鄭南雁以個人名義與其他中美投資者透過聯合收購的方式獲得法國尼斯足球俱樂部80%的股份,其中鄭南雁拿到45%的股份,成為俱樂部最大的單一股東;復星國際也在同期以4500萬英鎊左右的金額收購了英冠俱樂部狼隊。8月,當時仍在英超的西布朗俱樂部宣佈被雲毅國凱(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為首的中國財團收購,成為英超歷史上第一支由中國大陸資本控股的英超球隊。
緊隨其後,李勇鴻任公司董事局主席的中歐體育與AC米蘭主控公司菲寧韋斯特簽署了協議,以5.2億歐元收購米蘭俱樂部99.23%的股權,並承諾將在3年內投入3.5億歐元資金用來引援重建。這也意味著米蘭雙雄同時被中國財團收購,米蘭德比演變成為中資德比。
2017年,雙刃劍體育總裁蔣立章連續出手,完成了對西甲球隊格拉納達的絕對控股以及當時意甲球隊帕爾馬60%股份的收購。由此蔣立章也實現了擁有重慶力帆、格拉納達和帕爾馬三支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壯舉。
直到2018年中資大舉收購歐洲聯賽職業球隊的浪潮才逐漸消散。
02 黯然神傷,中資不斷退出歐洲足壇
2018年伊始,國家發改委釋出《境外投資敏感行業目錄(2018年版)》,體育俱樂部等行業被列入境外投資敏感行業。就在這個時間點,萬達集團宣佈出售手中持有的18%馬德里競技股份。但仍保留了部分合作專案,其中就包括馬競現在的主場萬達大都會球場。
7月,一度被取消歐戰資格的AC米蘭內外交困,一向不差錢的李勇鴻因無力償還埃利奧特對沖基金之前為他墊付的3200萬歐元的增資資金,導致AC米蘭易主。此後,夏建統也因戰略問題導致資金不足最終將阿斯頓維拉出售給NSWE公司。
而試圖向西班牙足壇取經的中國足球教父般的人物徐根寶也在7月份新賽季開始前正式簽署了登出檔案,放棄了他經營三年的曾衝上西乙A級聯賽的洛爾卡俱樂部。
2020年,受疫情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中資俱樂部的經營問題和資金鍊問題被不斷擴大。2月,意甲球隊帕爾馬釋出宣告稱,由於未履行注資承諾,蔣立章被股東大會認定自動放棄所有股份,完全退出俱樂部。隨後,蘇寧集團出現巨大的經濟危機,導致國際米蘭出現工資拖欠等問題,歐洲足壇對中資的好感和信任度一度跌至谷底。
至此,曾經歐洲掀起巨大波瀾的中資力量大多黯然退場。
03 輝煌背後,中資旅歐究竟帶來了什麼
不得不承認,大量的中資佈局歐洲聯賽,對當時的歐洲足壇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蘇寧的入主幫助國際米蘭重登義大利足球之巔,狼隊也在中資幫助下殺回英超,馬競與萬達的合作也讓俱樂部賺得盆滿缽滿。
但也有許多俱樂部在中資管理下支離破碎。洛爾卡俱樂部雖然保留了頭銜,但仍未逃過解散的命運。阿斯頓維拉在中資控股期間未能衝超成功,並開始出現財務問題,夏建統本人也虧損5000萬英鎊。尼斯隊老闆李建和鄭南雁雖通過出售股份淨賺6000萬歐元全身而退,但經營期間的慘淡戰績還是讓球迷憤怒不已。
另一方面,中資旅歐也確實帶給了許多中國球員踏足歐洲頂級聯賽的機會。武磊能夠來到西班牙人一方面是自身相對優秀的水平使然,另一方面也與西班牙人的中資背景難脫關係;同時像中國球員何朕宇、王佳豪這樣的年輕小將此前也有機會到歐洲鍛鍊。
細細回味近7年來的中資之旅,大多數企業都難以適應歐洲俱樂部的管理方式而慘淡退出。既沒贏得歐洲球迷的後感,也損失了真金白銀,最終兩手空空。資本的力量雖然強大,但面對不同社會的文化和管理理念,如何真正尊重理解當地足球文化,如何在差異中尋求平衡,才是成功運營海外俱樂部的關鍵。
還有部分資本家打出的旗號是為了拯救中國足球而出資歐陸足壇,但事實證明,中國足球的發展仍然需要自身的力量。只有務實的從青訓著手,尊重足球運動的發展規律,中國足球才有未來。
“潮起潮落”,中資出海將會更加專業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