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國足備戰與日本的生死戰之際,那場0比1輸掉的比賽又有提及。
很遺憾,此球不越位!
越位?不越位?都有看法。
規則,當進攻球員把防守方球員全部甩在身後,跟進者只要不超過他的身位接球就不是越位。
很遺憾,儘管此球過程在毫釐之間,但並不越位。傳球的一瞬,中路的日本球員不越位,是個好球。
怎麼形成的?蔣光太助攻上去,球被日本隊截下形成的快速進攻。
專業一點,正是在攻防轉換的時刻。國足整個陣型出於鬆散,不在位置的狀態下。
蔣光太此時不應該與吳曦互換位置,他應當先去邊路協同王燊超防守。李昂不應該處在上下不靠的地方,回一些可以跟蔣光太卡人,上去一些可以幫王燊超增加防守面積。他的位置讓王燊超不敢上搶。
守門員過分懼怕日本球員的射門,不敢於前出一步,事實上這個角度,傳球者射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顏駿凌多出一步就有可能封堵傳中球的落點。
這是純防守的問題。
在這裡說一說,進球衍生的過程。蔣光太助攻到了中前場,傳球被截,日本隊一腳將球轉移到了他們的右邊路。此時球還沒有越過中場線,國足完全有時間佈置防守陣型。恰恰,此時的陣型相當鬆散。日本隊毫不費力的將球發展到國足的左邊路。期間,國足中場沒能形成有效,像樣的拼搶攔截。攻防轉換時,國足球員總是不經意,不當回事,這是中超聯賽比賽節奏養成的習慣。
所以,這個丟人首先是因為中場的球員不給力造成的,防守的問題不是區域性,是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