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秋節前,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石家莊市藁城區西辛莊村的吹糖藝人馬青旺收到了一箱來自上海的蘋果,這是他的一個“不見面的徒弟”寄來的。寄件者是上海一家飯店的麵點師,喜歡糖畫,有時也會參加民間藝術活動。他在留言中說,感謝馬老師無私的教學影片,他透過影片學會了吹糖人,糖畫技術也有進步,寄箱蘋果,祝馬老師中秋快樂平安幸福。
麵點師只是馬老師無數的“線上徒弟”中的一個。自從開了影片號,把吹糖的技術放到網上,每天釋出各種吹糖小影片,馬老師的快手號已有20萬粉絲。作為非遺傳承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馬老師從不帶貨,不賣任何東西,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吹糖技術傳承下去,不斷創新,發揚光大,讓更多的愛好者成為傳承人。
傳統要創新 才能跟上時代
石家莊市藁城區西辛莊村曾經是個著名的“糖人村”,吹糖這門技藝在村裡已有170多年曆史,多年前,村裡很多人都會吹糖並以此為生。馬青旺就出生在這個村,他的吹糖手藝是跟村裡的師傅學的,長大後,師傅看他勤勞又聰明,就把女兒嫁給了他,師傅成了岳父。
吹糖的糖是麥芽糖(糖稀),用鋸末火爐加熱到 100 度以上,糖軟了就可以 " 吹 " 了,傳統吹糖人是把糖吹到模具裡,會出來不同的造型,比如牛、羊、人物等,吸引人購買,靠手藝養家餬口。
馬青旺不僅勤勞,而且聰明。學到這門技術後,他不斷創新,率先拋棄了模具,完全靠手工。模具畢竟有限,造型僵化,純手工的更加自由靈活。為了練成純手工的功夫,他每天到街邊一邊練一邊賣,吹得不好,便宜賣甚至白送,僅吹小雞小老鼠就練了三年,直到吹得栩栩如生。練成後,他吹出的花鳥蟲魚、十二生肖、傳奇人物一個個活靈活現,完全終結了模具時代。
馬青旺說,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要傳承,還要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才能不失傳。比如吹糖技藝,在物質文化都匱乏的年代,靠模具吹個小動物就能賣得出去,現在大家的欣賞水平提高了,技藝也必須提高,要吹出的造型更加漂亮、豐富,還要賦加上其他的藝術和表演,才能受歡迎。為了給傳統技藝加花樣,馬青旺確實下足了功夫。他向相聲前輩請教表演藝術,還琢磨著加入一些魔術元素,不斷嘗試。有的嘗試成功了,有的嘗試失敗了。給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失敗是耳朵吹氣。他在電視上看到有人表演用耳朵吹氣,便想到,耳膜破了是不是就能用耳朵吹氣了?耳朵能吹氣就能吹糖人,不如試試!馬青旺狠下心來,用一根鐵絲刺破了自己右耳的耳膜,他說,當時那種疼簡直是天旋地轉,他忍著痛試了試,發現耳膜破後,耳朵果然可以吹氣,他試著夾住鼻孔,用耳朵吹滅了一根蠟燭。不過,在嘗試用耳朵吹糖的過程中,耳膜也在自我修復中,過了半個月,耳膜修復完成,再也吹不出氣了,他也沒敢再扎,因為“太疼了”。這個嘗試宣佈失敗。
在不斷地創新嘗試中,馬青旺的吹糖技藝精益求精。他能吹出 140 多個品種,"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隨便一種東西,只要說出來,就能吹出來。" 並且作品色澤鮮明、造型優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吹糖人時的表演,使這種民間藝術越來越趨於表演性,他自成一派,名聲鵲起,獲得了河北省 " 民間工藝美術家 "、" 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 稱號。2013年,馬青旺被河北省文化廳授予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藁城西辛莊吹糖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文化要發揚 走上舞臺走出國門
隨著吹糖技藝的日臻完美,不斷有民間藝術團邀請他去演出。馬青旺的眼光也越來越遠,他想登上更多舞臺,甚至走出國門,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2002年,他得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正在籌辦春節聯歡晚會,就透過114查號臺查到了電視臺的電話,輾轉找到了春晚節目組“張導”的電話。打通電話後,馬青旺說,張導您別掛電話,給我一分鐘時間,我想上春晚,不是為自己,是為了把吹糖藝術這門傳統非遺展現出來,咱們自己的文化不能丟……他的話打動了導演,導演留下他的電話,說會安排工作人員與他聯絡。馬青旺等了大約20多天,春晚劇組真的來了,早已胸有成竹的馬青旺拿出準備好的麥芽糖,現場吹了幾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加上精彩的表演與解說,劇組工作人員當即拍板:就你了,等通知上春晚。
在2002年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春晚舞臺上,馬青旺表演的吹糖“公雞生蛋”博得了滿堂彩。
那一年,在村裡吹糖同行們紛紛轉行的同時,馬青旺一步步走上了舞臺演藝的道路,不斷有電視臺請他去表演。一身中式唐裝,一個工具箱,成為他每次演出的標配。十幾年來,馬青旺在中央電視臺就演出了 20 多次,在各省市電視臺的演出上百次。他合作過的著名主持人就有崔永元、朱軍、周濤、任魯豫、方瓊、程誠、趙本山、郭德綱、潘長江、何旻、謝娜、大兵等。深厚的積澱,精湛的技藝,讓他在舞臺上如魚得水,傳統的吹糖藝術綻放光芒。
馬青旺還吹出了國門,先後受邀去韓國、新加坡、西班牙表演。他說,每次看到外國友人睜大的雙眼,聽到歡呼叫好聲,他都有一種自豪感,為中華民族傳統技藝的魅力感到自豪,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覺得自己有責任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
小影片時代 徒弟遍天下
小影片時代,給了非遺傳承裂變的能力。
2019年,在朋友、家人的幫忙指導下,馬青旺開了快手號,把手機綁在椅子背上給自己拍影片。他沒想到,自己吹糖的小影片很受歡迎,隨便吹一隻公雞、吹只老黃牛都會引來大批人的關注與點贊。粉絲量蹭蹭上漲。不少粉絲點讚的同時還給他留言,希望馬老師教他吹糖人。
看到吹糖技藝這麼受歡迎,馬青旺開始學習一些小影片拍攝和傳播的知識。比如不同背景、不同角度的拍攝,拍攝時增加表演張力等,他負責吹,愛人負責拍,兩人合作出了不少好看的吹糖影片。他還專門錄了一些教學影片,細緻地告訴大家怎麼熬糖稀,怎麼吹糖,怎麼捏。這些教學影片讓全國各地的愛好者們爭相學習、試吹。不明白的地方給馬老師打電話,馬老師會細心指點。透過小影片,馬青旺的弟子遍及大江南北,具體有多少,他自己也數不清。本來他公佈了自己的電話號碼,電話很快就被打爆,他不得不關閉了電話,誰有問題私信他,他會毫無保留地回答。
有人建議馬青旺建個徒弟群,馬青旺問了他兩個問題:1、如果你琢磨出了新花樣,你願意教給別人嗎? 2、如果你在廟會上發現了好地段,你願意與人分享嗎?得到的回答都是“不”。馬青旺說,建群的意義在於分享、學習,如果大家都藏私,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不肯付出只想收穫,那麼這個群就建得沒有意義。馬青旺說,他不藏私,因為他從不擔心徒弟超過他,手藝是要不斷地進步和創新的。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有哪個徒弟真地超過他,他會很高興的。快手上經常有人問他,師傅我怎麼沒您吹得好?他說,霍元甲學了霍家拳創立了迷蹤拳,李小龍學了詠春拳創立了截拳道,傳承必須要有創新,如果你吹得和我一樣好,那頂多算是個模仿秀,那有什麼意思?你要學會還要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才算是好徒弟。
馬青旺的快手號火了,粉絲達到20.5萬,但他從來不帶貨。經常有人留言想買他的糖稀,覺得他的糖稀好才吹得好,馬青旺說我不賣糖稀,只要正規渠道買的糖稀都是一樣的。一次,有個杭州人專門坐飛機來找他,出高價要買他的糖稀,馬青旺也沒有賣,他只是給來人指點了吹糖技巧,送給他幾斤糖稀。
馬青旺說,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必須要有自己的堅守和底線。在流量為王的小影片時代,他也曾有過短暫的迷失。比如有一次錄影片吹糖,因為用力過大,褲檔不小心崩了,露出了裡面的紅秋褲。他是在平臺上直接拍的影片,直接就上傳了,沒想到成了“爆款”,一天漲粉兩三萬,馬青旺真有點看不懂,他乾脆把褲子撕破,拍了些搞笑的小影片來賺流量。幾天後,他刪掉了那個“爆款”影片和搞笑影片,他說,他是民間藝術的傳播者,可以幽默,不能出格。
“我這輩子只想幹好一件事,吹糖。我的夢想就是把傳統的吹糖技術傳承下去、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學到。這是我這個非遺傳承人的責任。”馬青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