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面皰候》記載:“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痤瘡多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致脾傷生溼,溼熱上蒸;或胃腸積熱,上蒸於肺,肺胃蘊熱,復感風邪,經風熱燻蒸,壅滯肌膚導致,故治療上多以清熱解毒為主。
痤瘡發於皮下腠理,故治療勿忘開表走皮,清熱藥多為辛涼苦寒,易冰敷在痤瘡表面,使痤瘡久積難消,故雖講清勿忘溫,以溫藥入痤瘡內部,由內向外透發,如陽和湯、五積散等。
根據柯琴“陽明病清熱的起手三法”,從上、中、下三焦對痤瘡進行論治。
上焦:“清宣法”
上焦:“清宣法”,頭面屬上焦,取“火鬱發之”之意,代表方梔子豉湯、麻杏石甘湯、“普濟消毒飲”等。
針對痤瘡,蔡師認為升降散、銀翹湯、梔子豉湯、翹荷湯均可作為火鬱發之主方以清宣。
另加:
散結藥:山慈菇、浙貝、夏枯草、王不留、穿山甲、劉寄奴(治前列腺增生也應該能散結治癰疽癤腫)等;
開表通導管疏通毛竅腠理藥:白芷、防風、麻黃、皂角刺、王不留行等;周衡解在“薯蕷丸治瘡瘍久不愈案”中提出:桂枝太陽走表、防風陽明達肌肉、柴胡少陽通腠理,起到三陽達表之功;
解毒藥:白蘚皮、連翹、蒲公英等;
化溼藥:土茯苓、生苡米、蒼朮、雞矢藤、牽牛子;
清代王洪緒《外科全生集》中針對陽和湯提出“陰毒內消學說”,“非麻黃不能開腠理,非肉桂炮姜解寒凝”,熟地鹿角溫陽,白芥子祛皮裡膜外之痰。
中焦:“辛寒折熱法、清導法”
中焦:“辛寒折熱法、清導法”,代表方:白虎湯、承氣湯、大柴胡湯(方中生白芍利膽胃腸三腑)。
《傷寒論》:“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白虎湯主之。
“面垢”即指臉部似有油垢,洗之不去。故應重視白虎湯治痤瘡等面板病,白虎湯以大量石膏為君藥,故也應重新認識石膏在治療面板病上的作用。
下焦:“清利法”
下焦:“清利法”,《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論述“汗出見溼,乃生痤氟”馬蒔在《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 進一步指出:“人當汗出之時,玄府未閉,乃受水溼,則陽氣方洩,寒水制之,熱鬱皮內,溼邪凝結,遂為痤疿”。
故痤瘡的形成於水溼侵襲有很大的關係,治療上應注重清熱利溼,代表方豬苓湯、八正散、小薊飲子。
王輝武《老醫真言》痤瘡兩個關鍵環節
①減少油脂分泌,治本,女用知柏四物湯,男用知柏地黃湯;
②第二用五味消毒飲、黃芩清肺飲(《外科正宗》),油脂多加生山楂、荷葉、澤瀉、酒大黃、薑黃...
魏子孝針對有膿點、粉刺樣痤瘡,善用黃芪皂角刺託膿;
白芷冬瓜子排膿,冬瓜子在《千金》葦莖湯和大黃牡丹湯中均取其排膿之功;
王三虎曾用大黃牡丹湯治療頑固性腹脹;
趙進喜以杏仁、桃仁、冬瓜仁三仁分治氣血水,三分治水腫;
張建強提出少量皂角刺(小於15g)具有託膿之效,大量(15-30g)為散結藥。
故蔡師總結出痤瘡組藥:“黃芪、皂角刺、白芷、冬瓜子。”
蔡師強調痤瘡日久頑固不化應考慮增強化痰散結之力,應關注白芥子、天南星、大皂角、殭蠶類等祛痰散結藥物...
蔡師總結前人的治療經驗並擬出痤瘡方:
由人參、黃芪、甘草、皂角刺、茵陳、黃芩、枳殼、枇杷葉、土茯苓、生苡米、山慈菇、土貝母、連翹、紫草、牛蒡子、茯苓皮十六味藥組成。方中人參、黃芪、甘草、皂角刺、生苡米以託膿;枇杷葉、牛蒡子、黃芩清宣上焦,茵陳、枳殼、連翹、紫草清導中焦、土茯苓、茯苓皮清利下焦;山慈菇、土貝母軟堅散結;諸藥合用,共起清熱託膿、化痰軟堅之功。
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