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記載:“冬氣通於腎”。意思是說:冬氣與腎相通,冬季是養腎護腎的最佳時機,冬季好好養腎護腎,培好身體之根本,來年才能根深葉茂,身強體健。
說到養腎,很多人會想到“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經典方,是由北宋太醫錢仲陽依據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金匱腎氣丸”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熟地黃,為方中之君藥。
熟地黃是何方神聖?具體有什麼作用?平時在日常可以單獨用嗎?今天小編整合有關專家文章,介紹這味補血滋陰、益精安神的良藥。
熟地黃,是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地黃的塊根經蒸制後的成品,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血滋陰、益精安神之效,是中醫學中補益陰、血、精、津之要藥。
補 血
熟地黃,味甘而質潤,主入肝、腎兩經。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同屬陰類,本品既可補血,又能益精,歷代醫家均將其作為補血之要藥,如《本草備要》稱其“為補血之上劑”。
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腎精亦可化血,若四髒功能失調,血虛不能濡養,症見舌淡面白或萎黃,口唇及眼瞼色淡,頭暈眼花等,可用本品與當歸合用,即能補血生血,如《普濟本事方》之內補丸。或再加白芍、川芎以加強補血活血之功,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四物湯,其被譽為“血家百病此方通”之名方。若血虛不能上榮於目,導致目珠疼痛,不能視物,畏光酸澀,用本品與當歸、白芍、天冬、川芎、牛膝、白朮、防風等同用,如《審視瑤函》之芎歸補血湯。若血虛筋失所養,導致肢體麻木拘急,可以本品與當歸、白芍、木瓜、炙甘草、川芎、酸棗仁等同用,如《醫宗金鑑》之補肝湯。
熟地黃不僅對於血虛證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於氣血兩虛證也有很好的作用。如《景嶽全書》之兩儀膏,用本品與人參相配伍,治療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舌淡脈細者。或以兩儀膏之藥物為基礎,再配黃芪、當歸、白芍、白朮等,治療氣血兩虛證,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雙和湯。更有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補益氣血之劑都以本品為方中主要藥物。
熟地黃補血之功用於婦科疾病最為常見,如氣血虛弱,血海空虛,衝任失充導致的月經後期或經少色淡,甚至提前閉經,可以本品與人參、當歸等同用,如《景嶽全書》之大補元煎、《證治準繩》之滋血湯等。如氣不攝血,不能固攝,經血非時以下,淋漓不斷,可用本品配伍黃芪、人參、白朮等,如《傅青主女科》之固本止崩湯。
滋 陰
熟地黃質潤,善於補益肝腎之陰,尤以滋腎陰見長。腎陰為人體陰液之根本,腎陰達於五髒則化為五臟之陰,若腎陰虛,則五臟之陰液自虧。
張景嶽有“張熟地”之稱,其對熟地黃滋陰之功理解最為透徹。他在《本草正》中說:“諸經之陰血虛者,非熟地不可。”又云:“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陰虛而水邪氾濫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陰虛而真氣散失者,舍熟地何以歸源;陰虛而精血俱損、脂膏殘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腸胃。”這一段文字將熟地滋陰愈病之功論述得十分全面。
熟地不僅對於肝腎陰液不足有非常好的補益作用,也是諸多疾病中肝腎陰虛證最適合的治療藥物,還是治療陰虛內熱、陰虛陽亢、陰虛火旺及心腎不交等證的必用之品。
陰虛內熱肝腎陰液虧虛,陰陽不均,虛熱內熾上擾,則見腰痠膝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骨蒸潮熱,手足心熱,盜汗消渴,遺精等症。對此類病證,以本品配伍山萸肉、丹皮、茯苓、山藥等滋補肝腎,如《小兒藥證直訣》之六味地黃丸。如虛火明顯,可以與知母、黃柏等配伍,如《醫宗金鑑》之知柏地黃丸、《丹溪心法》之大補陰丸。
陰虛陽亢肝腎陰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則見頭痛頭暈,頭空而蒙,腰膝痠軟,耳鳴少寐,可以本品配伍山萸肉、山藥、枸杞子、菊花、石決明等以滋陰潛陽,如《景嶽全書》之大補元煎、《麻疹全書》之杞菊地黃丸。
陰虛火旺若陰虛火旺,擾動血分,可以導致出血諸證,可以本品滋陰降火。如腎陰虧虛,虛火內熾,灼傷脈絡,導致小便短赤帶血,或見鼻衄、齒衄、肌衄,可用知柏地黃丸加旱蓮草、大薊、小薊等。《衛生寶鑑》中載有地黃散,以本品配伍生地、枸杞子、地骨皮、蜂蜜,治療衄血往來不愈。臨床有報道稱,以本品配伍槐花、藕片、側柏葉治療痔瘡出血屬陰虛火旺者86例,總有效率達89.3%。
陰虛五臟失和如腎陰虧虛,心腎不交,導致心陰不足,心悸怔忡,夜寐夢多,健忘盜汗等症,可以用本品配伍柏子仁、天冬、麥冬等以滋陰養心安神,如柏子養心丸。如腎陰虛,胃火上蒸,導致頭痛,牙齒虛浮鬆動,甚則齒衄,可以本品配伍石膏、麥冬、知母、牛膝,如《景嶽全書》之玉女煎。如肺腎陰液俱虧,虛火內擾,導致咳嗽痰少,伴發微喘,或痰中帶血,口燥咽乾,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可以本品與玄參、百合、川貝母、桔梗等配伍,以滋陰潤肺,清熱化痰,如《慎齋醫書》之百合固金湯。另可以本品配伍麥冬、五味子,如麥味地黃丸;或與半夏、茯苓等配伍,如《景嶽全書》之金水六君煎。
陰虛婦人諸證婦人以肝為先天,故肝血腎陰對於婦人尤為重要,熟地黃能補血滋陰,故為婦科臨床常用之品。如腎陰虧虛,精血不足,導致衝任失養,出現月經量少,閉經,漏下淋漓,絕經前後諸症,可以用本品配伍山藥、枸杞子、山苵萸等,如《景嶽全書》之歸腎丸、左歸飲、右歸飲等。
治療陰血不足之不孕症,可用本品與當歸、白芍、山萸肉等組成養精種玉湯(《傅青主女科》)。或以本品與《醫方集解》二至丸同用,以滋養陰血,調衝益精。現代治療多種婦科病也用到本品,如用三黃烘熱湯(熟地黃、胡黃連、黃柏、龜板等)治療更年期烘熱症,以本品與白芍、阿膠、黃連等藥同用組成更年寧心膠囊,治療更年期綜合徵,用本品與黃芩、白朮、桑寄生組成補腎安胎方治療習慣性流產等。由此可見本品在治療婦科諸證中的重要作用。
益 精
腎精為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的混合物,與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以及各項生理活動均有緊密聯絡。本品善於益精填髓,為治療腎精虧虛者不可或缺之藥。
如腎精不足,成人早衰,頭髮早脫,乾枯不榮,或鬚髮早白,齒搖早脫,耳鳴耳聾,健忘痴呆,可用本品與何首烏、枸杞子、龜板膠等合用,以補益腎精,抗衰防老,如首烏丸。
對於腎精不足,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骨骼痿軟,動作遲鈍等,可用本品配伍鹿茸、五加皮、山苵萸等以補腎益精填髓,如《醫宗金鑑》之加味六味地黃丸。
對於腎精不足,未老先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經少不孕,可以《景嶽全書》固陰煎治之,方中以本品與人參、五味子、菟絲子等同用,有益精助陽,復其天癸之功。
安 神
陽入於陰則寐,心主血藏神,肝藏血舍魂,腎主精而有與心神交通之能,故陰血虛少,三髒功能失調,可導致難以入睡、多夢紛紜、睡眠不實、早醒難以再眠等睡眠障礙。熟地黃補心肝之血,滋腎臟之精,可以育陰涵陽,養心神安魂魄,故有安神助眠之效。
臨床有報道稱,以本品同黃連、白芍、阿膠、黃芩、茯苓組成更年寧心膠囊,每次5粒,每天3次,療程為1個月,治療失眠療效顯著。民間中醫姬領會以熟地500克、肉桂6克二味藥治療月餘不睡患者,療效甚佳。其重用本品,少配肉桂,意在滋養陰血,交通陰陽,安神助眠。筆者學習其經驗後臨床用過數例,適當減少熟地用量至150克,肉桂3~5克,取得了不凡的療效。如治療一學生,因畢業臨近,學業壓力大,徹夜難眠數日,深以為苦,診其舌紅無苔,顯繫心血耗傷、心神失養所致。予熟地150克,肉桂5克,服藥2小時後感覺睏倦,遂一夜安眠,後調理數日而愈。需要說明的是,本法治療陰血不足,舌紅少苔者效果顯著,而痰溼盛者則療效較差。
降 糖
糖尿病大多屬於中醫消渴病的範疇,初起多以燥熱為主,病程稍長則陰虛、燥熱互見,病久則以陰虛為主。本病雖然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實際上三消常混合存在,治療多以滋養腎陰為本,對症酌加補益肺、胃之陰以及清熱之品。如本品與石斛、麥冬、百合、生地同用,增強其滋陰、生津止渴之功;與知母、石膏、牛膝等同用,增強其清胃熱之功;與黃柏、知母、山萸肉同用,增強其滋陰降火之功。有報道稱,以二地二冬養陰湯(熟地黃、生地黃、天冬、麥冬等)治療2型糖尿病136例,每日1劑,15天為1療程,服用2個療程後總有效率為93.0%,顯著高於對照組。
防 呆
近年來,我國血管性痴呆與老年性痴呆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為患者、家屬及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血管性痴呆與老年性痴呆均屬於中醫“呆病”範疇,由於腎主骨生髓,髓通於腦,故本病除血瘀痰阻外,多存在腎精不足的病理因素。熟地補腎填精,生髓益智,故在本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據國醫大師張志遠經驗,熟地黃的三大臨床功效之一就是調理腦萎縮與老年性痴呆,可治療頭昏頭沉,記憶力大減,指鹿為馬,不知飢飽,不識家人,答非所問,算數不能等。本品能改善腦組織缺乏營養的老化狀態,多配伍當歸、山萸肉、丹參、川芎、水蛭、三七、藏紅花等,長期服用,效果可觀。
熟地黃內服入煎劑常用10~30克,入丸散適量。熟地黃質重滋膩,量大或久服可以導致食量減少、厭食,故多配伍行氣消導藥如陳皮、砂仁、佛手等。另外,氣滯痰多者、脘腹易生脹滿者、食少便溏者應慎用本品。
推薦一道熟地食療湯膳:兩儀湯(人參熟地雞湯)
食材:人參15克、熟地30克,紅棗6枚、生薑3片,黃雌雞1只(約兩斤半)。
做法:先將黃雌雞宰殺,去除皮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紅棗劈開,去核。然後,連同洗淨的人參、熟地、生薑一齊置於燉盅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白酒少許,隔水燉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
功用:本湯食材中,人參味甘性微溫,善於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熟地黃味甘性微溫,長於補血滋陰、益精填髄;紅棗味甘性溫,既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與生薑同用,又能調和脾胃。搭配性味甘溫,功擅溫中益氣、益精填髓的黃雌雞。
諸物合用,有良好的補益氣血、生精填髓、安神益智等作用。適宜於冬季一般人群食用。也可用於克伐太過,氣血虧虛,耗傷真陰,精氣大虧,諸藥不應等症的輔助治療。
(注:“天、地、人”謂之“三才”,“地、人”稱作“兩儀”)■
【來源:本文內容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者: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慶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藍森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