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新聞訊 在一個患有乙狀結腸癌伴腸梗阻,且心、腎功能都不太好的“90後”老人身上時,家人們都做好了準備後事的心理準備,然而“奇蹟”發生了……
顧奶奶今年90歲了,反覆腹痛了2年多,在2020年8月時確診為乙狀結腸癌伴腸梗阻,但超高齡手術一直以來都是外科手術的一道難關,家屬擔心高齡手術的風險,便選擇了保守治療。
就在一個多月前,顧奶奶又因腸梗阻在其它醫院住了院,然而這次保守治療沒有緩解,梗阻反而加劇了,出現了腸穿孔。12月10日,家人抱著最後試試看的心態,給顧奶奶轉到了浙大二院臨平院區肛腸外科,也做好了準備後事的心理準備。
“患者當時神智淡漠,已經是感染性休克前期,病情進一步下去危及生命。”肛腸外科副主任張磊說,“並且由於全小腸結腸梗阻,患者消化道全是糞水,糞便已經是自行嘔出。”
病情危急,刻不容緩!上午10點收治入院後,肛腸外科團隊馬上給顧奶奶插胃管,引出一千多毫升糞性液體。與此同時,醫務部組織肛腸外科與心內科孫金棟、ICU吳雲龍、感染科張曉強、呼吸內科葛敏捷、麻醉科趙建勇、營養科馮幸燕等多學科專家,立即進行MDT疑難病例會診,決定實行全麻狀態下手術治療。
即刻手術,為生命爭分奪秒
乙狀結腸癌,超高齡,以往還有腎病、高血壓、低蛋白血癥、貧血、心功能不全等病史……情況複雜、難度著實不小。經與家屬充分、詳細溝通後,當天中午,手術即刻進行!
“術中發現患者的乙狀結腸腫瘤侵犯小腸、回盲部、骶前,並且腸管後方已經穿孔,盆腔內可見大便及未消化瓜子仁,全小腸及結腸均水腫,腹腔內粘連嚴重。”張磊說。
對於這樣的超高齡患者,手術麻醉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恢復也越慢,肛腸外科副主任張磊、徐小平和麻醉科團隊緊密配合,爭分奪秒、仔細分離粘連,終於將腫瘤完整切除,並用大量蒸餾水沖洗腹腔。術後,顧奶奶被立即轉到ICU,接下來,還有術後感染關、再灌注關等等考驗著這位高齡老人和多學科團隊們。
多學科專家組群,實時監控
在ICU團隊密切觀察下,終於,顧奶奶度過了最危險的4天,成功甦醒並拔管,轉入肛腸外科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
在顧奶奶專人的多學科會診群裡,護士每天彙報著詳細記錄的出入量及生命體徵,心內科、感染科、呼吸內科、營養科等多學科專家每天與肛腸外科緊密配合,根據當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聯合腸內營養以及先進的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迎難而上。
原來,這是因為顧奶奶年事已高,心、腎功能都不太好,再加上長時間臥易導致深靜脈血栓但對抗凝藥又很敏感的現況,每一個小的併發症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這給多學科專家增加了不少難度。
具體來說,抗休克需要液體復甦,但患者年齡大、心功能不好,易導致心衰,因此只能一邊掛鹽水一邊利尿;然而利尿又易導致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好的現狀又給掌握補液和電解質的平衡增加了不少難度;再者顧奶奶長時間臥床容易導致深靜脈血栓,但對抗凝藥又很敏感,一用藥就出血。所以,只能每天根據當天的情況調整用藥。
與此同時,因為重度感染導致骨髓抑制,一度白細胞偏低、血小板偏低,輸血科及時調配相關洗滌紅細胞、血小板予以治療。
12月27日,經過十多個日夜的多學科醫護緊密合作,在家屬義無反顧的信任和配合下,顧奶奶恢復得十分理想,順利出院了,也讓家屬感慨、感激萬分:“老太太再能揀回一命實屬不易!謝謝各位醫生護士,謝謝你們!”
結直腸癌是國際上公認的最可以預防的癌症
早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91%以上
我國是全球結直腸癌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透過結腸鏡檢查進行篩查
早期發現腸息肉進行內鏡下切除
就可以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
專家建議:
年齡40歲以上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不成形,有便血、粘液便或膿血便的人群應儘早行結腸鏡檢查篩查結直腸癌。
【來源: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