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彥順 曾就職於中國外交部,中國前駐波蘭大使;先後在中國駐革但斯克總領事館、駐波蘭大使館、外交部蘇歐司和歐亞司工作,歷任隨員、三秘、二秘、一秘、政務參贊等職務;是波蘭滄桑變幻的見證者,也是中波關係發展變化的親歷者。
1993年5月,在一個天朗氣和的日子,我們前往波蘭東北部瓦爾米——馬祖爾地區,重訪1410年波蘭、立陶宛、俄羅斯聯軍戰勝十字騎士團的格隆瓦爾德大會戰的古戰場。
△ 小奧爾什丁民俗博物館。這裡是從華沙前往格隆瓦爾德古戰場的必經之路。沐浴在晚霞之中的樹林、草地、農舍,好一派田園風光。圖源:《山河湖海話波蘭》
格隆瓦爾德距華沙大約有170餘公里,我們先走大公路,到達小奧爾什丁,在那裡停留一段時間,參觀了遠近馳名的民俗博物館,然後再走鄉間小路,領略那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瓦爾米——馬祖爾地區素有千湖之省的美名,在這裡,冰川造就的丘陵地貌起伏不平,一片一片的森林和大大小小的湖泊犬牙交錯,車輛快速地在森林和湖邊之間穿行,頗有一葉扁舟漂浮在波濤之上的感覺。
從遠處我們看到了古戰場高聳入雲的桅杆和紀念碑。這是1960年為紀念格隆瓦爾德大會戰550週年而建立的。
古戰場是森林和湖泊中的一片開闊地,我們把車輛停放在山腳下的停車場,就沿著碎石鋪設的小路,向古戰場中心走去。未見到多少遊人,在這開闊的原野,除了寧靜,還是寧靜。
△ 格隆瓦爾德古戰場。圓形沙盤示意兩軍對陣的態勢。圖源:《山河湖海話波蘭》
我們來到了古戰場中心,站在一個用石塊砌成的圓形沙盤的邊緣,想象當年兩軍對壘的態勢。我們仰望花崗岩石碑上表情嚴肅的武士和桅杆上飄揚的波蘭、立陶宛、俄羅斯聯軍的戰旗,看得出這組紀念性建築物的寓意。那高揚的旗幟顯示著斯拉夫人團結勝利的喜悅,那直面西方的武士表現出對復仇主義的憤怒和警惕。
我們環顧四周寂靜的森林和村舍,儘管時光的流逝快600年了,但耳邊似乎響起了廝殺聲,眼前似乎閃現出刀光劍影和人仰馬翻的壯烈畫面。我們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在波蘭歷史博物館看到的馬代伊科的巨幅歷史名畫《格隆瓦爾德大會戰》。腦海中的印象復活了。
△ 《格隆瓦爾德大會戰》
說起波蘭同十字騎士團的矛盾和鬥爭,已有很長一段歷史。格隆瓦爾德大會戰不是矛盾和鬥爭的開始,而是矛盾和鬥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為了弄清楚這段歷史,我們向一位沿沙盤邊緣漫步的老者請教。歷史上十字軍東侵(從11世紀末到13世紀末前後八次歷時200年),其矛頭是指向中東,指向地中海沿岸,為什麼會在東歐波羅的海沿岸出現一個十字騎士團國家呢?十字軍的征伐,舉著維護基督教反對異端的大旗,為什麼又與信奉基督教的波蘭爭鬥不已呢?
說也湊巧,這位老者恰是這裡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高興地為我們詳細地講了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
13世紀初,當時波蘭瑪佐夫舍大公康拉德只顧公國的利益向外擴張,常以推行基督教為名,不斷地同其東北方的鄰居普魯士人發生戰事。康拉德異想天開,試圖藉助外人的武力征服普魯士人。1226年,他決定把十字軍東征的騎士團之一、曾在匈牙利駐紮的條頓騎士團引入波蘭。相互交換的條件是,康拉德把赫翁諾地區分封給十字騎士團,十字騎士團則臣服於瑪佐夫舍公國,併為公國效勞。
△ 馬爾堡城堡。歐洲最大的哥特式城堡。昔日是十字騎士團的首府(1309~1457年),警衛森嚴明今日是國家的博物館,對外開放。圖源:《山河湖海話波蘭》
波蘭人的這種做法同勃蘭登堡東方殖民的願望不謀而合。十字騎士團進入波蘭後,於1230年開始了對普魯士人的征伐。在征服普魯士人的同時,十字騎士團也佔領了波蘭沿波羅的海包括格但斯克在內的大片土地,並使整個地區逐漸走向日耳曼化。到13世紀末,十字騎士團在自己的佔領區站穩腳跟,以馬爾堡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他們不再承認波蘭大公的領導,並同勃蘭登堡聯合起來共同侵犯波蘭,嚴重威脅波蘭的安全。
昔日請來的賓朋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自此之後,波蘭同十字騎士團之間領土爭端不斷髮生,戰爭的烽火一再燃起。波蘭還求助於教皇,一再把十字騎士團告上教皇法庭,雖然勝訴,但十字騎士團拒不執行教皇法庭的判決,不歸還強佔的波蘭土地,我行我素,不可一世。
十字騎士團的威脅促使波蘭和立陶宛聯合。
1409年,立陶宛日姆吉地區爆發了一場反對十字騎士團的大起義,波蘭立即支援立陶宛。對立的雙方劍拔弩張,一場戰爭迫在眉睫。十字騎士團的大首領烏·馮·容寧根,依仗德意志帝國的政治支援,首先向波蘭宣戰。戰爭從1409年開始,斷斷續續進行至1410年夏。老者指著沙盤中的兩排石頭,告訴我們敵對雙方的兵力:
“十字騎士團擁有訓練有素的步騎兵3.9萬人。波蘭國王雅蓋沃統帥的波蘭和立陶宛聯軍得到俄羅斯部隊和捷克志願部隊的支援,約為4.5萬人,比十字騎士團的兵力略多一些。”
我插話問:“如果用最簡單的話來回答這個複雜的問題,是否可以說十字騎士團是波蘭人自己請來的‘神’了?”
他回答說:“可以這樣說。”
我說:“中國有句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看來要消除十字騎士團的危害真不容易,最終不得不動武了。”
他說:“你說得對。波蘭人是有實實在在的體驗的,波蘭人從中總結出諸多的歷史教訓。”接著老者又講了戰鬥的結果。
△ 走進馬爾堡城堡內的第一進方形庭院。圖源:《山河湖海話波蘭》
1410年7月15日,兩軍在格隆瓦爾德山村附近進行決戰。雙方的騎步兵反覆衝殺一整天,十字軍騎士團慘敗,大首領烏·馮·容寧根等指揮官全部陣亡,殘部逃竄回馬爾堡,龜縮在城堡之中。波立聯軍圍攻城堡未果。翌年,即1411年波蘭與十字騎士團在託倫簽訂和約。規定:十字騎士團把日姆吉地區歸還立陶宛,把庫雅維邊境上的一些地方歸還波蘭;十字騎士團為贖回戰俘支付10萬格羅什。
和約還規定,雙方商人可以自由往來進行貿易。格隆瓦爾德大會戰之後,儘管波蘭北部沿海地區仍處於十字騎士團的控制之下,但十字騎士團元氣損傷殆盡,已成為強努之末。
老者還告訴我們,波蘭歷史學家認為,格隆瓦爾德大會戰是波蘭歷史上光輝的一頁,是為數不多的值得紀念的日子之一。但當時的由於教皇和德意志帝國的影響,1411年託倫和約給波蘭帶來的好處同格隆瓦爾德大會戰的勝利相比並不相稱。歷史學家說:“康拉德把十字軍引入波蘭,以此為開端的種種衝突,直到最後一次戰爭(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東普魯士在地圖上的消失,才得以最終結束。”
我們沿著大沙盤漫步,回味著老者的講述和波蘭歷史學家說過的話,體會到不同的人物在歷史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康拉德開門揖盜,引狼入室,在波蘭歷史上留下了不好的名聲。從康拉德請“神”到格隆瓦爾德大會戰,整整過了180餘年,雅蓋沃才一舉完成了擊潰十字騎士團的偉業。雅蓋沃在政治上善於聯合盟友,在軍事上驍勇善戰,指揮有方,其一代英名,千古流芳。
-End-
圖文 | 《山河湖海話波蘭》
作者 | 劉彥順
編輯 | 外交官說事兒 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