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這個詞,在上個月剛剛入選了2021年度十大網路用語,簡單來說就是指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不管網路上電視上廣播裡如何說法,關於政策執行至今的各種優勢,各種好評,各種調查滿意度多麼的高,可作為家長,作為一個三線城市的家長,周圍卻真的很難聽到滿意聲,只有充斥著大量的吐槽。
一 、雙減下掙扎的課外輔導
政策一下,課外班開始各種調整。或取締,或減課,或改時間,或改方式。一時間,原本已經順暢上課的家長和孩子們,亂做一團。可是沒有家長敢放手,大家還都在想盡各種方式,保證孩子的學習狀態,畢竟樂於躺平的人還是少數。
被取締的,只能重新尋找培訓班,課程銜接不上,還不適應新老師;減課的,學習時間則被拉長了很多,原來可能一週兩節課,現在一週一節,甚至更長;改時間的,打亂了原有的學習和生活規律,從週末調整到了週一到週五,每天放了學再去補課,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改方式的最有意思了,有打游擊戰偷偷摸摸的,有從線下改到線上的,有偷偷攢班的,有偷請私教的,也有培訓班打著託管名義繼續上課的。總之,一切光明正大,都變成了蠅營狗苟。
當然有人說了,不補課不就完了嗎,響應國家政策嘛,讓教育迴歸學校,本來就不應該補課的,雙減就是為了給孩子們減負的,你不出去補課,就在學校內把學業完成,以上問題就不存在了。
那麼好,我們來看看學校的雙減如何落實的呢?
二、雙減下掙扎的校內情況
按照我們這個三線城市目前的狀況來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們,每天的學習生活包含三個部分:正常上課時間、校內延時服務時間、回家寫作業時間。這其中,校內延時服務時間應該生活可選項。
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呢?
比如初中,舉例說明:
上課時間:早6:30到校早讀,7:00上課,上午五節課,12:15午休,下午13:00午間聽音小考,13:30上課,16:05下課,約9.5小時。
延時服務時間:16:05-18:00,雖說是所謂自願,可是沒有不參加的,約2小時。
放學:18:10-18:20左右出學校大門。回家,吃飯,基本上到19:00,約1小時。
寫作業:19:00開始,至最晚凌晨一點,少則3小時,多數時間為5-6小時。
如果你想很從容的起床洗漱吃飯,算上堵車時間,晚一點5:30也要起床了,再提前到校,老師訓導再放學,每天在校時間12小時,作業時間5小時,每天孩子睡覺的時間,不超過5小時,算你動作快寫作業快,也根本達不到8小時。
以上種種,還沒算補課班哦。
這時候有人說了,延時服務不寫作業嘛?
拜託,如果延時服務真的讓寫作業,那真是少煩惱。可事實是,延時服務在講課,講新課,講卷子。如此一來,家長們不敢不上,講新課呀,你不上你就聽不到課,講課講卷子,就沒有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所有作業,回家寫!
又人有說了,那是你家孩子寫作業慢。當然,會有這樣的因素。但咱們這裡要說一個普遍情況,那就是作業多,真多呀。比如初中,初一7門課,語數外加四小科。就算語數外一門留一張卷子,一張卷子寫一小時,這就3個小時沒了,還不說有時候各科加一起留個6、7張卷子的時候,還有字帖呢,還有練習冊呢,還有改錯,背古詩,背單詞,背課文,背~~~~N多東西。其實想象都很美,真的坐旁邊,看著孩子不停的寫,你就知道真的不是孩子磨蹭,是真多呀~~~,對了,還沒說週末,真的不想說,週末,更多。
好的,雙減了,我們不補課了,素質教育要不要加?藝術要不要學?上面說了,週末,作業更多!
三、雙減下掙扎的心態
雙減到底減什麼?難不成,是負負得正,雙減=加?
聽了太多家長們的吐槽,家長和孩子,都在雙減中掙扎。就算課外的都減掉,課內卻在不停的增加,孩子沒有了休息的時間,保證不了睡眠,沒有體育鍛煉和藝術人文的培養,學業內甚至都沒有覆盤和喘息的時間,一學期下來,孩子普遍的情況就是,疲倦、視力下降,身高不長,情緒低落;家長的普遍情況就是,心態焦慮,身心俱疲。
我們相信,雙減的初衷是好的,國家的政策是對的。可是落地執行怎麼就這麼難?這其中究竟出現了什麼差錯?雙減,對於校外培訓的執行是非常有效率的;可對於校內,真的是無人問津啊。
當然,政策執行需要時間,也需要不斷調整,我們也真心期待孩子們減負,家長們也減負。我們掙扎著,也滿懷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