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中秋月下獨酌
這首詩作於長安。當時李白追求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因有此作。詩仙在中秋之夜對著月色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蘇東坡中秋大醉寫豪詞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佳節,蘇東坡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寫這這首詞的時候蘇東坡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心中思念之情湧動,在那皎潔的月光下,東坡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出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朱元璋中秋節用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大地的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腐杇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為了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壯大自己的實力,想了一個計策,命令屬下將軍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裡,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共同起義響應。起義獲得成功,徐達率常遇春,藍玉等攻下元大都,訊息傳來之後朱元璋非常高興,隨即將“月餅”作為糕點犒賞三軍。
武則天中秋臨朝稱制
武則天,臨朝稱制二十四年,在位十五年,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根據傳統儒學觀點,身為女性的后妃只能待在內宮中,不能上外朝,即所謂“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後妃要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當然就要“臨朝”,即“當朝處理國政”之意;從秦始皇開始皇帝的命令專稱“制”、“詔”,佈告公文稱“誥”,后妃掌權後代理皇帝職責,其命令自然上升到皇帝的級別,所以叫“稱制”,即“行使皇帝權力”之意;兩者合稱,即 臨朝稱制,
大唐上元元年中秋節這天,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開始稱為天皇、天后。武則天本來是太宗李世民的女人,當時地位和級別並不高,但是她卻會燒冷灶,與當時還不是太子的李治關係曖昧。
太宗崩,武則天居感業寺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見她,復召入宮,拜昭儀。在感業寺期間,武則天寫下了她最有名的詩歌《如意娘》,史載這首詩是寫給唐高宗李治的情書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經過各種無情的宮鬥之後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從公元660年開始,由於李治經常頭暈目眩,武則天得以插手朝政。武則天把持朝政,地位逐漸抬高,被尊稱為天后,在674年這個中秋節,她邁向了權力的頂峰,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我是皋城居士,你的點贊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並來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