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今日美國》、美國廣播公司等外媒10日訊息,一名美國男子成為全球首位從轉基因豬身上接受心臟移植的人。
這名美國男子名叫大衛·貝內特,現年57歲。其主治醫生說,手術在美國巴爾的摩進行,時長7小時,目前病患狀況良好。外媒稱,移植手術中使用的豬已經過基因改造,但貝內特接下來的情況未知。貝內特的兒子也稱,目前一切處於未知狀態。心臟移植是挽救貝內特生命的最後希望,貝內特在手術前一天也表示:“要麼死,要麼做移植手術。這是我最後的選擇。”
據美國媒體透露,手術前,該男子已臥床六週,處於心臟病晚期,他表示“期待自己康復後能下床行動”。
心臟,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提供人體生存所需的一切動力,其細胞終生不代謝、終生不休息的特徵,使得它在人體中處於絕對地位。但由於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不良嗜好的泛濫,心臟相關疾病的高發,成為當代醫學最棘手的難題之一。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資料表明,在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心血管病患人數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心力衰竭890萬,心房顫動487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高血壓2.45億。
報告指出,由於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吸菸等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的廣泛流行,我國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肥胖的絕對人數還在不斷攀升,這將進一步推高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防範心臟疾病?
1、儘早戒除菸草使用
全球每年約190萬人因為菸草使用或二手菸暴露引發的冠心病失去生命,約佔全球冠心病死亡的1/5。估計38.2萬人由於暴露於二手煙引發的冠心病而死亡,佔冠心病總死亡人數的4.3%。
2、制定合理膳食習慣
膳食因素對中國成年人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率的歸因比例雖有所下降,但隨著總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齡化,不健康飲食所導致的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人數仍持續增加。
缺血性心臟病疾病負擔前5位的膳食危險因素分別為高鹽飲食、堅果類攝入不足、全穀物攝入不足、水果攝入不足和纖維攝入不足。加工肉製品和含糖飲料攝入過量、豆類攝入不足和高鹽飲食導致的疾病負擔仍在上升。
3、注重身體活動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中,48.7萬餘名基線無心血管病人群平均隨訪7.5年的結果顯示,總身體活動量與心血管死亡呈顯著負關聯。
4、保持健康體重
2013年,中國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8.4%和3.1%,較2002年分別增加了1.9%和0.4%。2014年,中國7~18歲學生的超重和肥胖總檢出率為19.4%。2012年,中國≥18歲居民超重率30.1%,肥胖率11.9%,較2002年分別增長了32.0%和67.6%。
5、維持健康心理
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評估了6 810名無心血管病居民的抑鬱症狀,發現與沒有任何抑鬱症狀者相比,持續抑鬱症狀與心血管病風險(RR =1.77,95% CI :1.38~2.26)和死亡風險( RR=1.63,95% CI :1.01~2.64)升高顯著相關。
6、早期檢測干預
針對某些無典型臨床病症的心臟相關疾病(通俗來講,就是沒有很嚴重的身體表現的隱匿性心臟疾病),需要提早進行檢測、確診,針對個人情況提早進行干預。
以心梗猝死為例,日常有抽菸、喝酒、熬夜習慣的病人,並有既往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病症,需要時刻注意心血管健康,可進行基於高頻QRS波只能分析檢測,能夠透過分析心肌細胞缺血狀態,推導心臟健康情況,可極早期發現心臟的隱匿疾病,並制定康復計劃,恢復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