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國際天文聯合會第24屆大會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舉行。8月2日,59名代表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海外(海王星之外)天體討論會,為冥王星的身份進行一次意向性表決。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只有8人贊同冥王星是顆大行星,而反對的票數達到51票,其中14人贊同它是一顆海外行星,37人認為它是具有雙重身份的混合型天體。要知道,就在一年半以前,國際天文聯合會還專門作出宣告,宣稱冥王星仍具有大行星資格,以圖平息人們對聯合會試圖把冥王星歸入海外天體的不滿。
70多年來,廣大學者和民眾的心目中早已接受了太陽系由太陽和它的九大行星組成的觀念,將冥王星看做是這個和諧大家庭中的一員。那麼,為什麼突然間有許多學者要把素有“地獄之神”之稱的冥王星排除大行星的隊伍呢?這場爭論從何而起?
從提丟斯-波得定則說起
早在18世紀(養布偶的備註:之1701年-1799年),有一個關於天體運動的難題擺在了人們面前:各大行星離太陽的距離是完全無序的?還是有規律的?開普勒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但沒有成功。1766年,德國的中學教師提丟斯發現,這些距離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列0,3,6,12,24,48,96……精確地表示,除了3與0的關係以外,每一個數字都是它前一個數字的兩倍。把每一個數字都加上4然後除以10,可以得到一列新的數列,這樣得出的新數列中每個數字都與各個大行星離太陽的實際距離(記為a)非常吻合。當時,提丟斯正在翻譯一本荷蘭文的著作《自然的探索》,於是他把自己的發現作為一個腳註寫在這本譯著上。1772年,柏林天文臺臺長波得見到了這個腳註,他將此數列歸納出一個經驗公式a=0.4+0.3x2^n-2(n是大於2的整數),並公佈了出去,這就是著名的“提丟斯-波得定則”。
要知道,當時只知道六大行星,尚未發現小行星、天王星及其他更遠的行星。1781年,天王星被發現。1846年,海王星被發現,可是它並不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人們想到在海王星軌道以外可能還有未知的行星。直到1930年,終於有人十分偶然地找到了一顆幽暗的行星。由於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地方遠離太陽,又十分黯淡,人們猜測那裡一定是陰森森暗無天日的,於是它得到了一個象徵古希臘神話中的地獄之神——冥王星的名稱。冥王星的位置正好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中n=9的位置,於是它堂而皇之地坐上了大行星的寶座,從此我們的地球有了第9個同胞兄弟——冥王星。
不過,自從冥王星被發現以來,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它的身份的懷疑。
(未完待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