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胡治春。我們今天要講的是“肝胃不和”對各種疾病造成的影響。那麼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肝胃不和?顧名思議,就是肝和胃鬧矛盾了,結果同時出現問題了。
“肝胃不和”有哪些表現?
1、胃的消化功能差,比如胃脹、口苦、納差、反酸燒心等;
2、肝的表現為肝氣鬱結,悶悶不樂、愛長嘆氣。
那麼肝是怎麼和胃發生矛盾的呢?
按中醫來講,肝屬木,脾屬土,而脾胃互為表裡,是一家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大自然中樹木是長在土裡的,所以從五行來講,土是生木的。那麼當樹木太強壯,而土又越來越貧瘠了,就會出現樹根過度伸展,土的養分急速減少,中醫稱為肝氣橫脾,脾胃功能的減弱,因為肝功能太強,比如肝氣亢盛。
所以在治療時,關鍵點只有兩個,一是培土,二是抑木。培土抑木,也就是疏肝、健脾、和胃,脾胃強健,同時讓肝氣得到發洩,就不會欺負脾胃了,它們之間才會平衡,上述身體發生的不適症狀才會消失。
肝胃不和都深入到哪些疾病了?
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竇炎、糖尿病胃輕癱、妊娠惡阻、反流性咽炎,嚴重的還有胃癌、肝癌等。
不難發現,這些叫得上來名字的疾病,有輕症的,也有重症的,所以說“肝胃不和”如果不及時治療,輕症也會慢慢變成重症。
那麼除了找專業的中醫開中藥,我們日常如果出現肝胃不和的症狀,可以靠食療來調理,同樣可以起到疏肝、健脾的作用。
【陳皮粳米粥】
做法是取四五兩陳皮,下鍋煎煮後,濾出藥汁,再將藥汁與粳米一起熬粥。
也可以將陳皮磨成粉,在熬粥的時候加入一點,於粥同食。
這道食療,藉助陳皮下氣、理氣、調中的作用,和粳米養脾胃的作用,來調和肝胃不和,非常適合胃脹、噯氣,還有因情緒引起的胃痛,都可以起到不錯的調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