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化人類對地球表面的影響
毫無疑問,人類活動對地球產生了影響,但影響到什麼程度呢?
事實證明,近 95% 的地球表面顯示出某種形式的人類改造,其中 85% 有多種形式的人類影響的證據。
這張由資料科學家 Hannah Ker 繪製的地圖概述了人類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改變程度。
衡量人類影響
該地圖依賴於全球人類修改地球系統資料集,該資料集跟蹤五個類別的 13 種人為壓力源的物理範圍。
● 人類住區:人口密度、建成區
● 農業:農田、牲畜
● 交通:大路、小路、二軌、鐵路
● 採礦和能源生產:採礦、油井、風力渦輪機
● 電力基礎設施:電力線、夜間照明
研究人員彙總了所有這些壓力因素,並將它們的影響從 0 縮放到 1。然後,為了在空間上繪製影響圖,將土地表面組織成 1 公里長的單元格,建立不同影響的“邊緣”。
這些影響是由生物群落進一步組織的 - 不同的生物群落是為應對共同的物理氣候而形成的。
挖掘資料
世界上只有 5% 的土地不受人類影響,佔地球陸地面積近 700 萬平方公里,其中 44%(5900 萬平方公里)被歸類為低改造。
其餘土地有中到高度的改造:34% 被歸類為中等(4600 萬平方公里),13% 被歸類為高度(1700 萬平方公里),4% 被歸類為非常高的改變(550 萬平方公里)。後一類在地圖上最明顯,中國、印度和義大利的部分地區是焦點。
下面是在這個排名系統下地球各種生物群落的表現:
在研究的 14 個生物群落中,修改最少的生物群落是苔原、北方森林、沙漠、溫帶針葉林和山地草原。熱帶乾旱闊葉林、溫帶闊葉林、地中海森林、紅樹林和溫帶草原是改造最多的生物群落。
密集的人類住區、農業用地、基礎設施網路和工業活動主導了高度改造的生物群落。這些土地通常同時受到五個或更多人類壓力源的影響,威脅著自然發生的生態系統服務。
什麼是生態系統服務?
生態系統服務是野生動物或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任何積極利益,它們可以分為四類:
● 供應服務:這是大自然的主要好處。人類從大自然中獲取食物、水和資源。
● 調節:植物淨化空氣和過濾水,樹根有助於保持土壤在適當的位置防止侵蝕,蜜蜂為花朵授粉,細菌菌落有助於分解廢物。
● 文化服務:人類長期以來與“野生”互動,這反過來又影響了我們的社會、智力和文化發展。然而,城市或城鎮的建成環境將人與自然和古老的生活模式區分開來。生態系統長期以來一直是音樂、藝術、建築和娛樂的靈感來源。
● 支援服務:生態系統包含使生命成為可能的基本自然過程,例如光合作用、養分迴圈、土壤形成和水迴圈。這些自然過程使地球煥發生機。沒有這些支援性服務,就不會存在臨時、規範和文化服務。
微妙的平衡
隨著對棲息地的每次侵佔,人類無意中破壞了滋養地球生命過程的生態系統服務的微妙平衡的可能性會增加。
隨著我們越來越意識到人類對植物的影響,我們可以就我們的社會和經濟如何運作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 最終確保為子孫後代提供相同的生態系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