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樣產生的?在古代的東方跟西方都有一些比較經典的傳說。女媧造人?上帝造人?眾神造人?這些只是人類為探究其自身而創造的美好神話故事。那人類的起源究竟在哪裡呢?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概念叫做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作為自然界物種,不是一種超自然的存在物,更加不是神的操弄,而是在自然界的大環境下,以時間和空間為條件,在必然趨勢下固變與突變相結合的演進。
根據地史學和古生物學,大致可以把地球本身的歷史劃分為5個階段。我們知道地殼的形成大約在距今46億年前,依次經歷了太古代(約46億-25億年前)、元古代(約25億-6億年前)、古生代(約6億-2.25億年前)、中生帶(約2.25億-7000萬年前)、新生帶(約7000萬年前-),而每一個代又分為若干紀和世。可以說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最原始生物已經出現在了太古代的地層中,生物的演變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軟體到脊椎、由卵生到哺乳、由冷血到、由海洋到陸地和天空。當然,生物總的演變雖然是這種直線式的發展-高階取代低階,但是在一些時期也會出現某些生物只是擴充了它的枝系(譬如魚類的進化與分化)。
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我們搜尋了地殼形成後整個地球的歷史,但是人在哪呢?
我們來看一下對於人的自然界定位: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說明人是屬於脊椎動物一類的,且是其下哺乳動物綱。最早的哺乳動物早在中生代就以出現,到那個時候由於自然界的種種原因並沒有支撐人這種動物出現,甚至是歸於靈長目的猴、猿都只是在新生帶第三紀的始新世到漸新世出現,作為人類的前進化形態,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出現,也就是在這裡有了比較清晰的線索。
誠然現存的動物中靈長目的猴類、猿類以及猩猩,他們的體質、骨骼、肌肉、內臟分佈、繁殖,甚至是某些行為、相似的血型,都能比較有說服力說明這個問題。而關於探尋靈長目物種形成之前以及之後的情況,在近代學者的研究中都有比較細緻的體現。
例如1859年英國學者達爾文出版的《物種起源》一書,就根據動植物大量的科學資料,揭露生物是在演進更替的,總是由低階走向高階;在1871年達爾文《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中更是著重強調了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並且出現了物種性選擇的問題,這種性選擇已經有了“擇優”這個“觀念”。更能夠揭示人作為人的存在是1876年恩格斯寫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一篇文章中,明確提出了三個關於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科學概念,即“攀樹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他具體闡述了隨著自然界的改變,猿的生存狀態也需要不斷的去調整,因而它們的軀幹、四肢、大腦不斷的演變,它們生活的圈子有了“自然社會”向“社會社會”轉變的傾向,漸漸地,製作工具勞動以及集體勞動所需的交流衍生出的語言,成為人類這個物種真正誕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