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精神,是新時代科研工作者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強大動力源和精神營養劑。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表彰了七位老科學家。他們立足祖國大地、成就科學事業、凝聚精神豐碑,為科學家精神寫下生動註腳。
2022年1月5日,《科技週刊》記者前往南京地湖所,採訪其中一位老科學家——退休20多年仍工作不懈的陳志明研究員,聆聽他對追求科學之美、弘揚自然探索、堅持自主研究的真知灼見。
不大的辦公室裡,除了門和窗,剩下的牆面都被書櫃和地貌圖佔據,三張書桌上堆滿文獻資料以及兩臺電腦——這就是陳志明的科研“主戰場”。
戴著貝雷帽的銀髮老者聊起科研工作,溫和又熱情。興之所起時,一邊開啟電腦一邊翻出文獻為記者耐心講解,像對待一個後輩學生。從上世紀80年代主編《中國地貌圖》,到後來主持中國與俄羅斯合作的《亞洲與鄰區陸海地貌全圖》和《亞洲與鄰區板塊造貌構造圖》,再到撰寫長達130多萬字的專著《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響應》……說起熱愛的科學事業,老者眼中閃耀著科學之光。
同事說,陳老師每一個數據都不容一絲馬虎,必須要有詳實的資料支撐。為了驗證板塊運動的速率,需要東北亞一帶的定位資料,但是現有的資料不能支撐,陳老師不顧年近九旬,親自前往南京大學和南京古生物所圖書館查閱原始資料。
陳志明笑道,基礎研究雖然極具艱難與挑戰,卻也最能激發研究者的志趣,大時空地學與大陸動力學等研究課題意義非凡,不僅可以揭示大中型地貌的形成分異規律,還可以按其旋轉碰撞動力方向來尋找有關內外生礦床,併為解釋火山、地震與滑坡等內動力災害成因提供理論指導。
潛心基礎研究需要驚人的毅力和耐力。就以《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響應》一書來說,經歷了人力、經費等重重困難,歷時近20年打磨才終於在2018年面世。但陳志明覺得值!因為該書瞄準了板塊學說的發展“瓶頸”——亞歐大陸與鄰海,並提出兩大板塊學說新理念:“岩石圈可分性”與“大陸旋轉碰撞造山成盆”,顛覆了傳統的“剛性板塊”和大陸“直線碰撞”概念,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如今,陳志明仍然筆耕不輟,與合作者正在撰寫新書作為《板塊構造與地貌形跡——亞歐與太平洋造貌構造響應》的延伸。“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他認為,天文和地理是我國古代主要自然知識觀。隨著科學的發展,研究地貌學更要有全域性觀、要注重交叉研究,否則就好比盲人摸象,只能“看”到腿。因此,新書將分為“探地篇”《板塊構造學現代發展》和“問天篇”《地星構造與脈動演化》。“這本書的出版也必然會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我不會放棄努力。”老先生堅定地說。
【聆聽多一點】
採訪中,年近九旬的陳志明先生思維敏捷、邏輯嚴明,言語中充滿對自然科學的敬畏與熱愛。他對科學研究的深刻思考,值得我們聆聽多一點。
記者:聽您的同事說,您退休20多年來,堅持每週工作7天,節假日也很少休息,是什麼支撐您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的?
陳志明:追求科學之美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它甚至能讓我忘記生活中別的煩惱。退休之後,少了事務性工作,反而擁有更多個人的時間,讓我可以更專心地投入科研工作。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也這樣,保持思維的持續、自然地運轉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每週工作7天,也並非每天都工作8小時,我只是不想中斷思考。我的床邊就放著電腦,床頭櫃上也有筆記本,據國外生理醫學專家研究,人在半睡眠的狀態反而非常有創造力,能激發一些內心的想法,需要及時記錄下來。而且,這種工作狀態,現在看來對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老先生笑著算了一下自己的年齡),我已經88歲了,只要天氣不是很差,我都會來辦公室,我家就在附近,我在這裡工作生活了幾十年,我喜歡這裡。
記者:作為長期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您覺得探索自然科學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
陳志明:近代不斷髮展的自然科學史,是許多“忘我善戰”的探索者前赴後繼的歷史,但是科學正以他們的崇高思想和自主研究為指導而不斷髮展,因此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應該弘揚自然探索者的優良品格,這首先包括好奇心與求解精神,這是創新的原動力;其次是知難而進、百折不撓的精神,因為科學道路絕不平坦,追求真理更有風險;此外,有偏必糾、知錯必改,也是探索自然真理必須具備的優良品格。
記者:您剛才提到自主研究,請談談您對自主創新的看法。
陳志明:學者個人的研究自由是科學進步的首要條件。縱觀科學發展史,許多重大科學發現往往來自少數探索者出於追求真理的自主研究。應保護與支援那些探索自然規律、追求卓越科學的自主研究。在此過程中,不要因為學術觀點與主流不同,或者研究者沒有“來頭”,太年輕或已退休而拒絕接受他們的自主研究成果。希望為基礎研究營造一種探索自然真理人人平等的環境,不僅在培養人才與獲得研究機會(申請課題)方面貫徹公平競爭,在成果評價方面也是如此。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蔡姝雯 通訊員 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