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世界歷史離不開海洋史,尤其大航海時代後的幾百年,世界歷史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與海洋霸權所掛鉤。我國早就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產生了水師雛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海防及軍事能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明朝中期開始海上軍事能力走向沒落,清朝末期已難以抗衡殖民海軍的侵略海。古代中國經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海戰,而本文簡要梳理和回顧古代中國海戰情況。
二、中國古代海上軍事發展
早在夏時代便有水上活動記錄,《竹書紀年》記載,“二澆伐斟鄩,大戰於濰, 覆其舟,滅之”,記載的是四千多年前發生在濰河之上寒國對斟鄩國的一場水仗。但那時並未產生正式的水師,歷史記載最早的水師形成及大規模水戰,出現在先秦的春秋時期。
1、先秦時期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爭霸鬥爭,從陸地擴大到江河湖海,我國最早的水戰是發生在公元前549年楚吳之戰。《左傳•襄公》記載“夏,楚子為舟師以伐吳,不為軍政,無功而還”。此後,水戰並逐步擴充套件到海面。
春秋時期,東臨大海的吳國,便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整齊的戰艦編隊。據《越絕書》記載,吳王闔閭詢問籌備水軍情況時,伍子胥彙報稱,吳國戰船有“大翼”、“小翼”、“突冒”、“樓船”、“橋舡”等,水軍訓練辦法參考陸軍步兵的車戰法。
吳齊黃海之戰:我國曆史記載的最早的海戰,發生於公元前485年。吳國派大夫徐承率領舟師,經邗溝北上進攻山東半島的齊國,最終以齊國勝利而告終。《左傳·哀公十年》記載,“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而《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齊鮑氏拭齊悼公。吳王聞之,哭于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齊人敗吳,吳王乃引兵歸”。以上是關於吳齊海戰僅有的兩條史料,雖然未有更多行動細節描述,但作為我國曆史上有文獻記載的第一場大規模海戰,在中國乃至世界海戰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也表明當時吳國已經具備遠洋跨海作戰的能力。
2、秦漢-隋以前
秦朝以來,我國海洋軍事進一步發展,在秦王朝的軍隊編制中,正式有了水軍,他們被統稱為“樓船之士”。西漢時期“漢承秦制”,仍然稱水軍為“樓船之士”,但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發展,漢武帝時期設定了“樓船將軍”和“弋船將軍”的編制。同時艦隊體系進一步完善,功能分類包括衝鋒戰船“先登”、攻擊戰船“蒙衝”、輕捷戰船“赤馬”、重型戰船“檻”、偵查用船“斥候”,主戰船的“樓船”等。
漢代樓船是一種甲板上面建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艦,如一座水上移動堡壘。
東征朝鮮:漢武帝時期,發動了第一次對外遠航海戰——東征朝鮮。元豐2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遣使臣涉何前往朝鮮,要求當時的朝鮮王衛右渠到覲見,衛右渠不從,漢武帝決定對朝鮮用兵。元豐三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左將軍荀彘從遼西出兵,樓船將軍楊僕率五萬水軍從山東渡海,水陸兩路攻擊朝鮮。楊僕在王儉城附近登陸,但因孤軍深入,被衛右渠部隊擊敗。
元封三年(前108年)夏,衛氏朝鮮內部發生了混亂和分裂,朝鮮王衛右渠被官員所殺王險城終於被攻陷,衛氏朝鮮滅亡。可以說,漢武帝東征朝鮮海戰方面並未成功,還是依靠朝鮮內訌才得以擊敗衛氏政權。
此外,三國時期的吳國也曾有多次出海行動,根據《三國志》記載,東吳的戰船最大可以裝載2000名士兵。230 年,吳王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人大艦隊,浮海尋求直洲,夷洲(今臺灣)。雖未達宜洲,但到達了夷洲(臺灣)。這是大陸人民首次航抵臺灣的有史記載。
3、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隨著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力的增強,中國古代海軍進一步發展。隋朝時期,永安(今四川奉節)和東萊(今山東掖縣)分別作為內河和海洋戰艦的製造基地。唐代專設“將作監”統管全國戰艦建造。唐政府在揚子(今江蘇儀徵)一地就設立了 10 個造船場,其它如揚州、常州、杭州等地皆為造船極為發達的地區。
隋唐時期規模較大的海戰水戰,主要有隋滅陳水戰和隋唐海陸協同遠征高麗、百濟的戰爭。
滅陳水戰:隋開皇八年(588 年),楊廣集結52萬大軍,分8路對陳發動全面進攻,其中行軍總管燕榮率艦隊由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東南)沿海南下,溯江入太湖,在包山湖面大敗陳艦隊,完成了對陳的戰略包圍。
隋煬帝三徵高麗:先後三次派水陸大軍東征高麗,其中水軍艦隊由來護兒率領,均從山東東萊渡海直擊平壤,但均屬於未有在海上進行戰鬥。三次征戰損失慘重,國力遭到削弱,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唐太宗三徵高麗:貞觀晚期,唐太宗曾先後三次東征高麗,其中海軍均由山東出發,配合陸路主力作戰。
第一次,貞觀十九年(645年),由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率戰船 500艘、水兵4萬餘人,由東萊(今山東萊州)啟航,渡渤海海峽,攻克卑沙城(今遼寧金縣)。唐軍初戰告捷後,於六月進攻安市(今遼寧省海城南)受阻。因天氣漸寒,後援不足,九月班師西返。
第二次,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右武衛將軍李海岸率水軍萬人自萊州渡海;七月攻取石城(今丹東市石城縣附近),再攻積利城得勝後返航。
第三次: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四月,古神感率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與高麗5000步騎兵遭遇,在易山激戰,高麗兵敗。當晚,1萬多高麗軍襲擊古神感的船,古神感設下埋伏,再大敗高麗軍隊,然後回師。
唐太宗三徵高麗,雖然水軍方面取得一定勝利,但主力陸軍始終無法攻下平壤,而高麗經過了太宗的三度征伐,元氣大傷,後終於被唐高宗所滅。
唐高宗東征百濟:唐高宗即位後,繼續執行收復遼東和東征高麗的國策。顯慶五年( 660年),唐高宗應新羅之請,派海陸大軍10萬征伐百濟,蘇定方率艦隊由成山(今山東榮成)渡海,百濟軍在白江口(今朝鮮半島西南部錦江人海口)設防據守,被唐軍攻破。唐軍乘勝前進,在新羅軍的協同下,擊敗了百濟。
龍朔三年(663年),倭國(今日本)以援助百濟為名,派出精銳2.7萬人進攻新羅。唐高宗派熊津道行軍總管孫仁師率部支援,與留守劉仁軌匯合。8月劉仁軌率領水軍在白江口水域,與倭國水軍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海戰。唐水軍四戰四勝,焚燬倭國兵船400艘, “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舊唐書·劉仁軌傳》),倭軍慘敗。這也是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第一次真正戰爭,以唐軍大勝結束。
總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唐軍攻克平壤,“高麗悉平”(《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一),高麗終成唐朝治地。
4、宋元時期
宋朝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重心南移,海防在國防中佔有相對重要的地位,清代學者惠士奇在《防海》一文評論稱“防海之法,莫詳於宋:有海軍,有海船,有海道。”
南宋初年設立沿海制置司,最主要目的是抵禦金兵的海上勢力,其次則是為了剿滅海寇。後來又成立了許浦水師,廣東水師等多支海軍部隊。並且,戰船武器進一步提升,南宋戰船已裝備了弓射火箭、火球、霹靂炮、突火槍等。
宋金唐島海戰: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10月,南宋與金朝在黃海展開了一次交戰,歷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火藥兵器。南宋水師以3000水軍全殲超過自己20倍兵力的金軍龐大艦隊,還擊殺了金軍艦隊副統帥完顏家奴。唐島海戰的完勝,使宋朝轉危為安,形成了宋金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
而元朝一統華夏,最後靠的就是海戰的勝利,當時元軍的戰略就是奪宋之所長,補己之所短,大量造船用於海戰,對火器進行了改進,形成了最早的“火炮”,並裝備在戰艦上。元朝不僅進攻中原,還遠征海外。
崖山海戰:至元十五年(1278年)7月,南宋末代少帝昺及楊太后,在太傅張世傑、丞相陸秀夫等一班文武官員護衛下,率10萬多軍民,被元軍追逼,最後退守新會崖山。至元十六年(1279年)初,在崖門海面上,雙方展開了一次慘烈的海戰,這場海戰最後以元軍獲勝,南宋王朝覆亡而告終。
元朝東征日本: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派遣黑的、殷弘持出使日本,要求日本臣服元帝國,但日本不願意稱臣納貢,於是忽必烈對日本兩次出兵,但均以失敗告終。
至元十一年(1274年) 10月,忽必烈命令徵東元帥忻都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600人、水手6700人,計3萬餘人,戰艦900餘艘,從高麗合浦出發,開始了第一次遠征日本。起初,元軍節節推進,但由於後援不力,加之夜晚遇到颱風,“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東國通鑑·元史》)”,最後只能撤軍。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朝集結14萬大軍,分兩路進攻日本,一路從高麗渡海,一路從浙江出發。浙江軍隊出征時正逢颱風,萬餘名士兵落海而亡。雖然兩支軍隊最終匯合,強行登陸,但已疲憊不堪,遭遇日本幕府軍隊猛烈打擊,八月臺風再次發生,元軍“戰船皆破壞終覆沒(《東國通鑑·元史》)”,死傷慘重,東征日本再次兵敗。
元朝徵東南亞: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派遣由1000艘戰艦、2萬人組成的海軍,從泉州橫渡南海,登陸爪哇島,聯合爪哇的“麻喏八歇”領主土罕畢闍耶,平息了“葛郎”領主哈只葛當發起的“內亂”。但土罕必闍耶隨後反戈,此時元軍主力已經元氣大傷,最後元軍損失3000餘人後撤回泉州,忽必烈遠征爪哇以失敗而告終。
5、明代時期
明朝是我國古代海軍經歷從頂峰到逐步衰落朝代。在明代初期,朝廷對海事建設高度重視,積極充實軍備、建造戰船,僅沿海一帶的戰船就有5000艘左右,戰船種類極多,除了前代已有的戰船, 如樓船、蒙衝、遊艇等外,還有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然而,1463年明英宗即位時即頒佈旨令,禁止建造遠洋船舶,削減戰艦和武器,海軍建制單位裁減。自此開始,明代戰艦數量開始大幅縮減,造船業也基本停滯發展。到16 世紀初,明海軍擁有的最大艦船僅可載員百人,只能在近海海域抵抗樓寇和海盜的侵襲,由遠洋轉回近海,原來海洋無敵霸主,開始走向衰落。
明朝近300年曆史中,曾多次與外敵進行海戰,未曾遭遇一敗,是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
琉球大洋之戰:洪武七年(1374年),靖海候吳禎率軍出海,在牛嶼海洋遇到倭寇,追至琉球大洋後大敗倭寇,殲滅數十敵軍並繳獲船隻、武器等。
鄭和艦隊海外戰:正德二年(1507年),鄭和艦隊返航,於蘇門答臘的舊港與海盜陳祖義會戰,鄭艦隊擊殺海盜5000餘人,燒燬敵船10艘,繳獲7艘,並將陳祖義等三人生擒押運回京。
東南沿海抗倭:嘉靖年間,明代海軍在近海打擊人侵倭寇的次數不勝列舉,僅 1554年俞大猷率領艦隊就在江蘇至浙江一帶擊沉倭寇戰艦超過80艘。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浙江都指揮使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橫嶼島(今福建寧德東北20裡)殲滅倭寇1000餘人。嘉靖四十三-四十四年(1564-1565年),戚繼光和俞大猷率軍在潮州擊潰倭寇近20000人及海盜吳平團體10000餘人,取得東南沿海抗擊倭寇最後勝利。
露梁海戰: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由於豐臣秀吉病死,侵佔朝鮮的日軍餘黨計劃從朝鮮全面撤退。此時,明朝水軍都督陳磷、副將鄧之龍與朝鮮海軍名將李舜臣率領聯合艦隊 800 艘戰艦在朝鮮露梁海域對日艦隊 500餘艘艦進行截擊和包圍,日軍僅50餘隻戰船逃脫, 其餘倭船均被聯軍燒燬。露梁海戰以中朝聯軍的大勝而告終。
屯門海戰:正德十六年(1521年),汪鋐率軍4000人,戰艦50餘艘於屯門(今廣東深圳附近)擊敗打葡人船隊,奪回被葡佔領多年的屯門島。不久後又在新會縣茜草灣發生茜草灣之役,葡人再嘗戰敗。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
澎湖之戰:天啟四年(1624年)9月, 福建巡撫南居益親自率領戰船200艘,水軍10000人與荷軍苦戰七個月,收復了澎湖,並捕獲荷將高文律等十二人,其餘荷蘭殘兵逃串至臺灣南部。
金門海戰:明朝崇禎六年(1633年)7月起至10月,明朝先後投入了戰艦150艘,其中50艘炮艦,荷蘭派遣9艘帶加農炮的蓋倫帆船並聯合海盜劉香的50多艘海盜船,雙方在福建金門東南料羅灣展開激戰,最後明朝水師絕對優勢兵力大獲全勝。
收復臺灣:1642 年,荷蘭擊敗西班牙後獨佔了臺灣全島。永曆十五年(1661年)4月,鄭成功率軍 2.5萬人、戰艦數百艘,從金門島料羅灣出發東征。歷時8個月,擊潰荷蘭戰艦10多艘,殲敵千餘人,永曆十六年(1662年 )2月荷蘭簽署投降協議書,淪陷了38年臺灣終被收復。
6、清代時期
清代前期,仍然承襲了明代的海禁政策,海軍軍事理論、武器裝備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艦隊裝備陳舊,海軍作戰能力弱,到了19 世紀中葉後,對抗西方殖民主義近代化海軍,已難以無抗衡。雖然洋務運動使得清朝海軍一度實力大增,然而保守的思想及內在動力不足,失敗的命運無法避免,19世紀末的甲午中日海戰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了清朝海軍的振興徹底失敗。
統一臺灣之戰:鄭成功於收復臺灣的次年去世,其子鄭經繼位。清朝屢次招撫鄭經,但都被拒絕。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官兵2萬餘、戰船300艘進攻澎湖,鄭軍主帥劉國軒也集中將士2萬餘、各種船隻200餘艘死守澎湖。經過數日激戰,清軍沉毀鄭軍戰船159艘,斃傷鄭軍12000人,5000餘人投降,攻克澎湖列島。此後不久,鄭克爽投降,清朝得以統一臺灣。
九龍海戰:道光十九年(1839年)8月,英軍派遣“路易沙”號、“珍珠號”等4艘艦船向香港九龍進發,廣東水師進行反擊,雙方經過先後5次接仗,交戰數小時,最終英軍戰敗。九龍海戰規模不大,但拉開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序幕。
馬江海戰:光緒十年(1884年)8月,停泊在馬江水面的法軍8艘軍艦、2艘魚雷艇向福建水師發起攻擊。由於軍事準備不足,裝備落後,海戰不到30分鐘,福建水師11艘兵艦以及多艘運輸船被擊沉,760餘人死傷,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而法軍僅付出20多人傷亡的代價,馬尾港為法軍佔領,此戰以清朝海軍慘敗告終。
黃海海戰:光緒二十年(1894年)9月,中日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戰爭,歷時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損失5艘軍艦,死傷官兵約800人;日本艦隊4艦受重傷,但未沉一船,傷亡300多人。北洋水師戰敗,退入威海衛,黃海控制權被日本奪取,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三、中國古代典型海戰案例
1、宋金唐島海戰——宋軍以少勝多,使南宋轉危為安
(1)戰役背景:金皇統九年(1149)十二月,海陵王完顏亮奪取政權,繼位金國帝位。隨後十年完顏亮為滅宋一統華夏大地,大肆徵兵和訓練軍隊,製造戰船並廣徵集馬匹、糧草。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國集合60萬兵力,海陸四路大舉南侵,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2)戰役過程:1161年秋,金國大軍陸上分西、中、東三路南下,海路則以蘇保衡為浙東道水軍都統制、完顏鄭家奴為浙東道副統制,率領一支擁有戰船600艘、水兵7萬人的艦隊從膠州灣出發,沿海南下,直取南宋首都臨安。在緊急關頭,原岳飛部將、時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守衛海防的李寶,主動請纓率領一支只有戰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艦隊沿海北上迎擊金軍。
10月下,李寶水師艦隊抵達石臼島(今山東日照市附近),巧遇幾百名投誠的金軍漢族水兵,從而準確掌握了敵情,得知金軍艦隊已駛出海口,正錨泊唐島(今山東靈山衛附近)。李寶根據當時情報和實際情況,決定採取先發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敵的戰法。
10月27日清晨,南風驟起,李寶見機立即親率艦隊全速向唐島進發。金兵不諳水性,多在船艙內,未發現宋軍來襲,瞬間擊鼓聲、喊殺聲響徹海面。金軍大驚,倉促應戰,由於艦隊陣型混亂,擠在一起,無法衝出迎戰。南宋水兵使用火箭、霹靂炮進行射擊,藉助風勢,金艦數百艘接連起火。尚未著火的幾天金國戰艦上仍有水兵負偶頑抗,李寶則指揮將士跳上敵船,與金兵短兵相接,與此同時被迫徵召的漢族水兵紛紛起義,砍殺金兵無數。金軍艦隊主帥蘇保衡駕船逃走,副主帥完顏鄭家奴落水而亡。
(3)戰役結果:唐島海戰的結果是南宋軍隊大獲全勝,金國艦隊全軍覆沒。水軍副統制完顏鄭家奴等五員大將被殺,俘虜3000人,繳獲了統軍符印與文書、器甲以及軍糧。宋軍還焚燬金軍艦船600餘艘,整整燃燒四個晝夜。
水路大敗同時,金國陸路戰役也以節節受阻,完顏亮惱羞成怒,妄下指令,導致內部矛盾激化,結果被部下完顏元宜所所弒,金軍南侵以失敗告終。“唐島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戰,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輝煌戰績,使南宋轉危為安,出現了宋金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影響了整個歷史發展的程序。
2、崖山海戰——南宋王朝謝幕,我國古代最慘烈的海戰
(1)戰役背景:鹹淳九年(1273年)元軍在襄樊之戰獲勝後,直逼南宋首都臨安,德祐二年(1276年)宋恭帝投降。楊淑妃帶著年幼的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人護衛下開始了往南逃亡的流浪王朝。
1278年,7歲衛王趙昺即位,年號祥興。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著趙昺協同20萬軍民逃到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崖門鎮),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嶺遭元軍突襲被俘。
(2)戰役過程: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範率400艘戰船,20000士兵追至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張世傑下令,將上千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將小皇帝的“龍船”放在軍隊中間。
戰鬥伊始,元軍用小船載滿了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衝向宋船。但宋軍在船身外層塗了一層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竿,抵禦了元軍的火攻。元軍水師多次火攻不成後,張弘範改變戰術,圍困宋軍:水師封鎖海灣,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
1279年2月6日清晨,海面泛起大霧,張弘範決定向幾乎彈盡糧絕的宋軍發起總攻。元軍李恆乘早潮退進攻北面,張世傑率淮兵殊死戰鬥。中午漲潮,張弘範從南面發起突襲,本就疲憊不堪的宋軍陣腳大亂,一時間七十艘大船被破。很快,宋軍艦隊主船已在元軍射殺範圍之。
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帶領餘部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小皇帝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九歲的趙昺投海自盡,眾多後宮和臣僚跟隨跳入海中。七天後,浮屍漂出海面的有十多萬人,場面甚為慘烈。
(3)戰役結果:楊太后在聽聞趙昺死訊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也自溺而死。隨著小皇帝趙昺、楊太后、大臣陸秀夫及十多萬軍民殉海,崖山海戰以宋室覆滅劃上句號,南宋自此滅亡。
被俘虜的文天祥在元軍船上目睹了崖山海戰,作《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悼念。
3、中日黃海海戰——甲午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
(1)戰役背景:1894年清朝海軍分為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四支水師艦隊。其中北洋水師實力最為強大,而日本海軍各支艦隊統一整編為聯合艦隊。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豐島海面對中國海軍的護航艦隊和運輸船發動了突然襲擊。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戰,甲午海戰爆發。
(2)戰役過程:9月16日,清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艦隊護送運輸船載清軍陸軍至鴨綠江大東溝口登陸,增援平壤。17日上午,艦隊準備返航。11時左右,由海洋島向東北方向搜尋的日本聯合艦隊發現北洋艦隊,隨即實施攻擊。北洋艦隊亦發現日本聯合艦隊,立即起航迎敵。
12時50分,北洋水師以10艘戰艦迎擊日本聯合艦隊的12艘軍艦。雙方相距5.3公里時,北洋艦隊首先發炮,戰鬥開始。幾分鐘後,旗艦“定遠”號主桅忽中一彈,信旗裝置被擊毀,丁汝昌即受傷,艦隊失去統一指揮,諸艦各自為戰。日聯合艦隊採取機動戰術,對北洋艦隊實施分割包抄。
下午3時20分,“致遠”艦受到集中轟擊,多處受傷,船身起火。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向敵人的主力艦“吉野”號撞去,準備和它同歸於盡。日本官兵見狀大驚失色,集中炮火向“致遠”艦射擊,“致遠”艦右側魚雷發射管被擊中,鄧世昌和艦上的200多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此時,北洋艦隊的“超勇”、“揚威”、“致遠”、“經遠”號先後沉沒,“濟遠”、“廣甲”相繼遁逃,堅持戰鬥的只有“定遠”、“鎮遠”、“來遠”、“靖遠”四艦。面對優勢敵人,四艦雖中彈甚多,幾次起火,全體官兵仍然堅持奮戰,日軍數艘戰艦同樣受到重創。
(3)戰役結果:經過5個小時的海上激戰,17時40分許,同受重創的日聯合艦隊主動撤出戰場,而北洋水師退回旅順、威海休整。損失方面,日本聯合艦隊傷亡300餘人,四艘戰艦喪失戰力——其中有三艦均為弱艦,且無一艦沉沒。而北洋水師則傷亡800餘人,損失了5艘戰艦,其它各艦也都重傷。
從結果上看,雖然北洋水師損傷更嚴重,但雙方並非明顯分出勝負。然而,此後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避戰保船”不再出戰,日本海軍掌握了黃海制海權。從而導致了北洋水師的覆滅和甲午戰爭的失利。
四、總結
我國古代海軍發展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經歷了雛形、發展、頂峰到沒落的過程。由於古代我國主戰場在陸地,因此海戰頻次遠低於陸戰。但隨著15世紀中期世界開始進入海洋全球化以來,明清兩代也經歷了多次對外海戰,對世界海戰發展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海軍實力不斷壯大,21世紀的今天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具備了遠洋作戰及震懾敵對勢力的海事能力,任由殖民主義宰割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
參考資料:
1、谷文武.清代海權思想及海軍職能的分析與反思[J].中國科技財富,2010
2、劉興詩. 中國古代海事活動與海權意識[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4
3、韓洪泉.軍事視角下的鄭和下西洋研究——以明朝初年遠洋海權的極盛與衰落為考察[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4、高紀春.宋史·本紀考證[M].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5、孫光圻.中國古代航海史[M].海洋出版社,2005
6、白晨光.大明水師三百年[M].臺海出版社,2017
7、馬駿傑.海上傳奇—中華海洋文明發展通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