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執政17年的崇禎皇帝留下了一句怨氣滿滿的“諸臣誤我”後,就上吊自殺了。
崇禎臨死之前的這句話倒也不是甩鍋,作為最後一個漢族的王朝政權,明朝在黨爭這方面確實是有超水平的發揮,基本上是把讀書人戰鬥力拉滿的那種。
都是科舉時代熬出來的精英,皇帝都能被搞到憋屈的,誰說八股文不能選出人才的,看看明朝文官的那些鬥爭藝術,那都是人精才能玩得出來的。
皇權和文官的內耗確實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但就算張居正復活,再把袁崇煥和孫傳庭一併還給崇禎,明朝一樣也擺脫不了被改朝換代的命運。
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是明朝沒有辦法解決的原因,就是明朝太窮了,準確的講是政府太窮了。
李自成進攻北京時,崇禎皇帝看著國庫裡面只剩下的十多萬兩白銀,他就算竭力抵抗,但這點錢,他啥也做不了。
執政的這些年,崇禎算是被錢給逼瘋了,創造性的把三餉給補齊了,即遼餉,剿餉,練餉,這錢是用來抵抗後金入侵和鎮壓農民起義的。
三餉都是正常賦稅以外的加派,沒有幾個農民能頂得住這種徵稅的壓力,後來都不需要李自成宣傳,農民自己就喊出了歌謠,“闖王來了不納糧”。
好了,閒話不說了,說正事,就是明朝政府到底是幹啥窮成這樣了,這和白銀又有什麼關係呢。
要說清楚這事,又得再講一遍貨幣的常識,在之前的這篇文章《35美元霸權是如何做到的》裡面我們講的差不多了,這裡就不展開了。
反正就是貿易要發展就需要貨幣,一般的貨幣就是貴重的金屬,所以早期的時候,地球上的人們都是把金銀等貴重金屬當做貨幣。
但是偏偏中國又是個貧金少銀的國家,一開始大家主要用的是銅來當做貨幣,但是缺點太多了。
第一,就是成本太高,鑄造銅幣的損耗不低,銅錢又容易生鏽,長久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二,銅錢價格不行,生意一做大,就得需要大量的銅錢,不適合長途和大宗的貿易。
第三,中國自古手工業比較發達,老百姓動手能力又強,經常私自偷鑄銅錢,還經常缺德鬼往銅錢裡面放入一些雜質,影響銅錢的成色。
等等問題都是銅錢的缺點。
種種缺點下,宋朝的時候被逼出來了使用紙幣,也就是交子來代替銅錢,紙幣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把上述銅錢的缺點倒著來理解就是紙幣的好處。
但是紙幣畢竟還是紙嘛,沒有太多的的價值,濫發會導致紙幣貶值,通貨膨脹的,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宋朝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很剋制的,以銅鐵錢作為準備金,有多少銅鐵錢就印多少相應的紙幣。
不過後期因為戰爭的原因,紙幣也不可避免的超發,北宋後期,交子被放棄了。
從漢代到兩宋,缺錢一直都是讓政府腦殼疼的問題,政府只要找不到穩定的貨幣供給,商業上的發展就會一直受限,徵稅也是一個大問題。
唐代的時候因為缺錢,政府還把佛像給搗毀了來鑄錢,沒錢了還信啥佛呢,窮的時候神仙都救不了,也只能對不起佛祖了。
元朝當然也免不了這個問題。
在吸收了宋朝的教訓後,元朝在發行紙幣的時候是非常剋制,為了提高紙幣的信用,元朝政府還貯備了金,銀,絲等作為準備金,紙幣可以和它們自由兌換,有了這種承諾,元朝的紙幣一度非常穩定。
紙幣的信用來自於君主的權威,印鈔票最大的獲利者就是君主,再怎麼樣的君主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慾望,有慾望就會被誘惑。
沒有幾個人能頂得住只是印幾張鈔票就能換了鉅額財富的誘惑,抗得住的都不是凡人,可惜的是元朝後來的皇帝是凡人,還是很普通的凡人。
隨著元朝中後期政局的混亂,元政府把貴重金屬運回了北京,民間的紙幣在也不能自由兌換金銀了,等於告訴了大家,政府要賴賬了。
沒有了金銀絲的保障,元政府也開始了掠奪模式,大量印製紙幣,最終物價暴漲,國家稅收無法得到保障。
元朝政府為了鼓勵,當然也是強制,讓人們使用紙幣,一直都是限制在市場交易中使用銅錢,但紙幣濫發帶來的貶值最終迫使元朝政府拋棄了紙幣,並取消了對黃金和白銀的禁令。
白銀這時候開始崛起了。
元朝的覆滅和濫發紙幣是有直接的關係的,作為親手埋葬元朝的人,朱元璋心裡當然清楚,他後來總結了一下這其中的教訓。
得出來了經驗就是印鈔票太爽了。
天底下哪裡還有比這更爽的事,大明寶鈔很快就通行全國,並且不能兌換其他金屬貨幣,包括銅錢。
已經在元朝的時候被虐過一次的老百姓當然不會那麼心大的相信明朝政府會管住自己的手,不會濫發紙幣。
政府的信用要建立起來是很難的,但崩塌起來是非常的容易,大明朝的老百姓顯然不願意再接受這種考驗。
民眾拒絕使用大明寶鈔,銅錢和白銀照樣在民間流行,洪武皇帝的威名在金錢面前失效了,大家並不給朱元璋面子。
朱元璋怒了,真是總有刁民要害朕,重刑伺候。
凡是阻止大明寶鈔流通一萬貫者,全家發配到前線替祖國守衛邊疆,然而重刑之下一點用都沒有。
是老百姓不怕死嗎,當然不是,問題是經歷過元朝濫發紙幣後的痛苦抵消了他們對朱元璋酷刑的恐懼。
到了朱元璋統治的後期,紙幣已經大幅的貶值,官方一貫寶鈔的購買力等於1000文錢,但在民間的實際交易中一貫寶鈔只能換來160文錢,到了明憲宗時期,一貫寶鈔連一文錢都不到,而這距離朱元璋發行寶鈔也不過才一百年。
前半生所向無敵的朱元璋為什麼就搞不定這件事。
朱元璋忘了一件事,當然也不會有人告訴他,就是政策的制定是一回事,但是政策的執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有政策的順利執行本質上都是利益的交換。
誰在替朱元璋執行政策,當然大明朝的官員,作為明朝既得利益階層的官員,在朱元璋時代俸祿可是低到出了名的。
低也就算了,關鍵是官員們的俸祿領取的還是大明寶鈔,是紙幣啊。
一個九品官員在朱元璋當皇帝的前期可以領取到的俸祿是每月8石大米,到明憲宗的時候是1石7鬥,相當於收入縮水了4倍多。
一個正一品官員的工資收入從朱元璋時期開始,到了明憲宗時期就貶值成七品官的收入,相當於現在中央部委的正部級一把手變成了縣長,你說明朝的官員會怎麼想。
更離譜的是,工資發紙幣也就算了,但明朝政府能摳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國庫有什麼就發什麼。
像國庫庫存有胡椒和蘇木等中藥和香料時,沒處使就拿來發給在京的官員,就當作是工資了。
這幫官員都憋屈得很,老子寒窗苦讀一朝中舉是來改善生活,結果領了工資下班後還得擺攤賣了藥材換錢。
這是人乾的事嗎。
這還不算慘,有時候鹽倉裡面積存的食鹽太多了,那就把鹽當作工資發了,這官員的生活質量高不高就不知道了,反正就是很鹹就對了,全家都很鹹。
當然朱元璋並不關心官員的生活質量到底如何,他覺得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是當過和尚討過飯的人,什麼場面沒有見過,嫌工資低,那是矯情。
老朱家後來的皇帝也是和朱元璋一樣,希望大家保持簡樸的生活,錢財啥的就不要想太多了。
紙幣的快速貶值讓官員們的收入進一步的縮水,這種環境下,大明朝的官員作為政策的執行者,你說他們會怎麼辦,還能怎麼辦,要麼貪汙,要麼怠工唄。
皇帝可以說是紙幣發行的唯一受益者,其他人從高居廟堂的官員到底層普通民眾都是紙幣的利益受損者,這種政策怎麼可能執行得下去。
能把官員逼到官不聊生,也就是老朱家能幹得出來,在文官集團的抵制下,到了嘉靖年間,最終還是用白銀來支付了官員的俸祿。
紙幣和白銀的抉擇也就變成了皇帝和文官集團的一場博弈,最後文官集團完勝,當然,他們後來的勝利還有很多。
文官集團勝利的背後是人民的選擇,人民選擇拋棄了令人不安的紙幣。
但是問題來了,中國歷史上一直都是貧金少銀的國家,沒有貴重金屬的穩定的供給,就算大家再怎麼喜歡白銀來當貨幣,也一樣是白扯。
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這件事,明朝的官員和百姓一樣擺脫不了紙幣的命運,因為沒得選擇,歷史上的王朝一直都缺錢。
這件事就是新航路開闢後,歐洲人發現了美洲。
這事帶來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作是東西方的分流,意思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東方開始走向了沒落,代之而起的是西方的崛起。
具體的原因就不說了,這裡只說一件事,就是美洲被發現後,就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後來西班牙在南美到墨西哥這一帶發現了儲量超級誇張的銀礦。
本來歐洲那會和我們一樣,也是缺錢的厲害,他們開闢新航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來東方尋找黃金,哪裡能想到東方更缺錢。
西班牙後來瘋了一樣逼迫印第安人去開採銀礦,就這樣,天量的銀礦被運回了歐洲,結果錢一下子變得太多了,把歐洲搞出來了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後來還引發了一件對歐洲影響很大的事。
就是價格革命,美洲運回的大量白銀直接把歐洲的貨幣體系都給打亂了,活生生的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轉型。
那時候他們也很痛苦,特別是西班牙,頭大的不行,以他們的國力,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多的貴金屬,白銀在歐洲開始貶值了,他們要為白銀找到有價值的歸宿。
放眼全球,只有手工業發達的中國才能吃得下這天量的白銀,而那會正好西班牙在亞洲有一塊殖民地,就是菲律賓,明朝那會也有很多中國人到那裡去謀生,雙方一見面,瞬間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都太需要對方了。
這裡要多說一句,我們以前老說明清兩朝是什麼閉關自守,愚昧落後之類的,那可沒有,明朝雖然禁止下海,但根本就禁不住民間的貿易。
那時候農業也養不了那麼多的人口,活人當然不會傻著被憋死,出海貿易也就成了新的選擇,那會福建就有“閩人以海為田”的說法,不止福建,整個東南沿海後來都深度的捲入了海外貿易裡面。
明朝生產的綾羅綢緞,瓷器茶葉透過和西班牙人的貿易,換回來了大量的白銀,而佔據澳門的葡萄牙人也不遑多讓,他們把澳門,印度,地中海,馬六甲和日本組成了一個海上的貿易網路,澳門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成了東西方貿易的連線點。
葡萄牙人把歐洲的工業運到澳門,再換取中國的絲織品,然後運到日本,換回來了白銀,再返回澳門換成中國的手工業品運回歐洲,這樣的貿易下,日本生產的白銀就流入到了中國境內。
是的,沒錯,日本也是當時的產銀大國。
透過發達的手工業,全球主要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一般的說法就是光美洲生產的白銀就有50%的總量進入了中國,加上日本的白銀,總計在兩億兩左右。
一般這麼大體量的白銀流入到同一個地方,必然會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就像歐洲那樣,直接逼出來了價格革命。
但是明朝並沒有,白銀的到來對中國的商業產生了強烈的刺激,就像一個人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江浙地區在白銀的影響下,和世界市場產生了聯絡,明朝的手工業幾乎就是面對一個無限的市場,無論生產多少的產品,都能被美洲開採出來的白銀買走。
白銀已經重新塑造了中國手工業的格局,它讓明朝江南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工業市鎮,貴重的白銀也盤活了長途貿易,國內市場被有效的連線在了一起,這對原有中國的社會生態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換句話說,明朝因為白銀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
而政府的賦稅因為白銀的到來也只能被迫的進行調整,最有名的就是張居正搞出來的“一條鞭法”,這個改革是啥我們這裡就不說了,反正就是以前明朝的賦稅的實物稅為主,像糧食,布帛啥的就是繳稅的主要來源。
張居正改革後,賦稅不繳納實物了,而改成了徵收白銀,政府徵收上來的銀兩當然是用來行政開支的,然後這些白銀又流通回了市場,自然也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明朝政府這些改革完全是被逼無奈的,他們大概也知道,這樣做遲早是要完蛋的,但不這樣做,現在馬上就要玩完。
這也就是後來有人評價張居正時說他強行的給明朝續命了一百年。
白銀的到來也同樣對明朝社會的價值觀念衝擊巨大,這一點對後來明朝的完蛋很重要。
曾經被紙幣的濫發虐過後,大家都有點後怕,所以對白銀出現了魔怔一樣的渴望,那時候明朝就是患上了嚴重的“白銀飢渴症”。
這導致了明朝出現了一股拜銀的思潮,美洲和日本天量的白銀衝擊不但沒有讓明朝出現通貨膨脹,反而非常的神奇的出現了通貨緊縮,就是錢還是不夠用,白銀流入中國,但是它並沒有在明朝時期大規模的商業中流通,一般的民間交易用的還是銅錢。
那問題來了,全球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那中國的白銀去哪裡了呢。
哪都沒有去,被老百姓藏起來了,在這種“白銀飢渴症”下,白銀已經了財富的象徵,這一點在明朝形成了共識,白銀不會貶值,所有人都把財富和白銀捆綁在一起,有白銀就是有財富,那還那白銀去交易換取財富幹啥,直接藏起來不就行了嗎。
像嘉靖朝時的鉅貪嚴嵩,就藏有“黃金三萬餘兩”,他的兒子嚴世蕃最喜歡窖藏黃金白銀,後來被抄家,發現他,“窖金於地,每百萬為一窖,凡數十窖”。
而嘉靖朝初年的時候,一年的歲入在太倉庫裡面不過二百萬兩左右,當時國庫銀兩的匱乏已經引起了重視,明朝政府已經把白銀當做衡量國家財政能力的尺度了,明朝政府要保證賦稅的收入,就必須依賴在商業活動中商品的流通。
這裡面就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明朝要繼續保持經濟上的活力,就必須保證外界能有源源不斷的白銀流入,沒有白銀哪裡來的商業。
這就非常麻煩了,歐洲人的白銀也不是無限的,他們不可能一直把白銀帶到中國來,正常的貿易應該是中國人要把手中的白銀拿出來和歐洲人貿易,才能有效的形成貨幣迴圈,貿易才能繼續下去。
問題是歐洲人的產品那會中國也不需要啊,他們沒有東西和中國人交換,你讓明朝的白銀怎麼流通出去,這種情況後來一直延續到了清朝,英國人不是惱羞成怒幹了缺德的事,拿鴉片來換回了白銀,這跟搶都快沒區別了。
這種問題讓歐洲人頭痛,但是對明朝就是致命的。
就像是在明朝的脖子上懸掛著一把利刃,上面就是靠著一跟細絲在繫著,隨時都是掉下來把明朝給剁了。
一旦白銀真的斷流了,明朝就完蛋了。
果然,1618年到1648年,歐洲發生了慘烈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德國(那時候還沒有統一)被消滅了將近30%的人口,作為德國對手,西班牙也好不到哪裡去,直接給打衰落了,本來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這場戰爭後西班牙在也爬不起來了。
沒落的西班牙決定在1634年後開始減少美洲的白銀流入亞洲,1639年,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和中國人出現了嚴重的衝突,這些事後,美洲的白銀就基本出現斷流了。
而日本那邊,同一個時間段,也禁止了澳門和長崎的貿易往來,他們自己也缺錢了。
這樣大家為啥就知道崇禎皇帝最後的那十年是究竟有多缺錢了吧,白銀斷流後,自然就會導致對白銀的需求更加的旺盛,短缺會進一步加劇,因為老百姓會把更多的白銀藏起來。
這就引發進一步的後果,要知道平時的民間交易是使用銅錢的,白銀和銅錢是有固定的比例,白銀的短缺必然導致銅錢價格的下跌,銅錢購買力下降就會引發物價上漲。
加上崇禎朝時,明朝正好趕上小冰期,氣候惡劣,農作物歉收,糧食價格已經暴漲到控制不住了。
這場白銀危機下,明朝的貨幣出現了非常奇葩的現象,白銀短缺,這是通貨緊縮,而銅錢下跌,物價上漲,這是通貨膨脹,這兩把大錘同時出現,把明朝腦袋敲的嗡嗡的。
這些問題的根源,要找到其實也不難,就是明朝政府過度的依賴白銀,整個社會的經濟和白銀綁在了一塊,沒有辦法解開,而白銀又是依靠外部的流入。
中國那會也沒有找到太多的銀礦,本土開採不了足夠多的白銀,這就意味著明朝政府沒有辦法提供穩定的貨幣。
簡單來說就是明朝喪失了鑄幣權,喪失了生產貨幣的能力。
當政府缺錢的時候,不能像現在一樣透過像發行貨幣等金融手段來調節貨幣,留給明朝政府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加稅,加派,崇禎皇帝最後就是在一邊是缺錢,一邊是加稅後的民怨四起中走向煤山的那一顆歪脖子樹的。
如果這麼說大家不好理解的話,那就是相當於今天的中國把美元當作是流通的貨幣一樣,全市場的貿易都得依靠美元,這種情況下,你說美國要是把中國的美元收回去會怎樣。
這也是現在美元能夠收割全球的原因,因為它是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
好了,不扯了,收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