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愛吃肉,而有些人則偏愛動物內臟,像熘肝尖、乾煸肥腸、火爆腰花,聽著就想流口水。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聽說了動物內臟的脂肪高、膽固醇高而不敢吃,甚至完全忌口。真的如此嗎?
其實,只要吃得正確,動物內臟也可以變成“補藥”!有些還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很多古方中就記載過內臟入藥的方法。
豬肝——養血明目
1豬肝的營養價值
*豬肝中富含的蛋白質是豬肉的1倍以上,這對增強老人抵抗力有益;
*維生素A含量高於蛋、奶、魚,維生素B1含量比豬肉高70倍,維生素B2比豬肉高16倍,能緩解眼部乾澀、疲勞,還能推動體內代謝;
*其含鐵量是豬肉的16倍,還含有葉酸、磷,能促進正常血細胞的形成,對惡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都有好處。
*豬肝中的維生素C、硒等元素,可以輔助預防癌症。
有些人害怕豬肝中會有重金屬物質殘留,但正常情況下這些物質都不會超標,而且只要處理得當,所剩無幾,可以放心食用。
挑選技巧
① 外表顏色紫紅均勻有光澤;
② 觸控有彈性;
③ 切開後其切面細膩;
④ 無異味。
處理步驟
① 豬肝切片後,先放在流動的水下抓洗,析出血水;
② 再用淡鹽水浸泡30分鐘左右,之後再次搓洗即可烹飪;
③ 烹飪至變褐色,全熟止。
用攪拌機或刀把洗淨的豬肝打碎成泥,加入蔥姜花椒水,打入一個雞蛋,放上少量鹽,最後放入蒸鍋中蒸10-12分鐘,出鍋前放入一點生抽即可。
豬心——養心安神
1豬心的營養價值
*豬心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卻只是豬肉的十分之一。
*另外其還有磷、鐵、核黃素、維生素B等營養素,對於增強心肌養分,加強心肌的收縮能力都有協助作用。
*中醫認為豬心性平、味甘,可以治療驚悸、失眠、精神恍惚等病症。
① 外表顏色:心肌為紅或淡紅色,脂肪為乳白色或微帶紅色;
② 觸控:心肌結實且有彈性;
③ 無異味。
豬心的組織結構較複雜,有很多毛細血管,血塊較多,異味較重,清洗時需格外注意:
處理步驟
① 用刀沿著豬心的大血管劃開,去除其中的血塊,再用清水沖洗;
② 清洗後的豬心切片,加鹽和麵粉搓洗去腥;
③ 沖洗乾淨後,放入黃酒、花椒泡製幾個小時,徹底祛除異味。
【做法】豬心1個、黃芪15克、丹參6克、紅棗6枚。將食材放入鍋中煮熟調味即可食用。
這道湯適合有唇舌色淡、面色蒼白、煩躁易驚、失眠多夢等表現的心血不足的人食用,具有養心血、補氣血的功效。
注意:舌苔黃膩,屬於痰熱擾心引起的失眠心悸,不適合用這個藥膳進行調理。
豬肚——護胃益氣
豬肚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還有胃膜素等消化活性物質,對胃粘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中醫看來豬肚性微溫、味甘,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止渴消積,民間常有“一個豬肚三副藥”的說法,足以看出其功效之大。
豬肚一個、生薑250克切片,填入肚內,兩端紮緊,久燉爛熟取出生薑後分數次食完豬肚和湯,對緩解胃寒疼痛、泛酸嘔吐有好處。
另外,還可以在其中加入其它食材,如:加蓮子能安眠;加芡實能縮小便;加甘菊能清肝明目;加白胡椒能溫胃暖脾。
注意:患有溼熱痰滯內蘊、感冒者不適合吃豬肚子。
雞胗是雞身上脂肪含量最少的部位,每100g雞胗只含有2.8g脂肪,但蛋白質含量卻高達19.2g!其還富含鉀元素,可以幫助調節血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雞胗內壁的雞內金還是一味中藥。據《本草綱目》記載,其有較強的消食化積、健運脾胃的作用。
材料:雞胗5克,生山楂10克,大米50克。
做法:水燒開之後,將雞胗切碎,和生山楂片一起放入鍋中煮熟。
容易積食、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人,可以每天喝一點雞胗粥,有健胃消食、消結石、活血的作用。但注意孕婦禁食。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內臟可以吃,但要在正規市場購買透過檢疫的禽畜臟器;另外也需要適當控制量,一般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50克左右即可,對於一些有慢性病的人(心腦血管、三高、痛風等)來說,更要限制攝入。
來源:養生大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