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
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軍港之夜》
“是陳鳴烈吧!我一直在找你啊!我給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政府部門都打過好多電話,還去上海找過你,可是都沒找到!”影片電話接通後,王浦林難掩激動的心情,一個勁和老戰友問好。
“啊呀你不知道,我也一直在找你!前幾年我們戰友聚會,我還專門打聽了你!他們都說聯絡不上你!沒想到你也在找我!我真是太高興了!”見到戰友王浦林,陳鳴烈也一時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
兩個親密老戰友彼此互相尋找了50年,2021年12月31日終於在頭條尋人的幫助下見了面。
“難兄難弟”
陳鳴烈是上海人,1974年參軍入伍,來到舟山進入了37662部隊825分隊,成為了一名海軍士兵。正是在那裡,他認識了戰友王浦林。
陳鳴烈(左)和王浦林(右)
因為是海軍,陳鳴烈的部隊需要常年住在船上。而經常性的出海訓練也讓陳鳴烈很不能適應。“我當時暈船暈得可厲害了,剛開始的時候吃什麼吐什麼,難受極了。”時隔幾十年,陳鳴烈想起來那段時光胃裡還是會隱隱泛酸。
正是這時候,他和同年入伍的王浦林成了“難兄難弟”。“他也暈船,我們倆都非常能理解彼此的心情。”因為住在一個船艙裡,兩人雖然工作不同,但也能互相照顧。“有的時候我暈船又吐了,他就會給我倒杯熱水呀,拿個熱毛巾什麼的。”陳鳴烈說,雖然王浦林平時不太愛說話,但是總是在用實際行動帶給自己溫暖。
“我也屬於內向的性格,不太善於跟別人交際,所以在部隊裡就跟他最好了!”陳鳴烈說。
陳鳴烈
“文學知己”
熟悉起來以後,陳鳴烈發現王浦林和自己有共同的愛好,“他很愛看看書,寫寫東西什麼的。”兩人經常互相分享讀書心得,享受彼此思想的碰撞。在交流過程中,陳鳴烈發現王浦林有很多觀點跟自己一模一樣。“我們有時候會因為討論書裡的人物或者觀點而忘了時間。”
每當這個時候,平時沉默寡言的王浦林就像變了個人,好像有說不完的話要和陳鳴烈分享。
休息的時候,兩人就一起到碼頭上去散散步,平時訓練的辛苦似乎也隨著溫柔的海風煙消雲散。
“其實我直到退伍都還在暈船,身體不舒服是常事。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懷念那段時光,感覺充實又快樂!”陳鳴烈很感恩,能在部隊裡遇到王浦林這樣一位“知己”。
陳鳴烈比王浦林晚退伍一年,是1979年離開的部隊。兩人分別的時候互相留了地址。
“專職代購”
陳鳴烈記得大概是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愛讀愛寫的王浦林想要一本《辭海》,但是在老家浙江湖州買不到,就託陳鳴烈從上海“代購”。陳鳴烈很高興王浦林還一直保持著讀寫的習慣,馬上就去幫他買了一本,並親自乘船去了王浦林的老家送書。
那是陳鳴烈印象裡最後一次和王浦林見面。之後忙於生活工作,再想聯絡的時候發現當年的地址已經不在了。
“這些年很多老戰友都陸陸續續找到了,前段時間我們戰友聚會,我還問我們老艦長有沒有王浦林的訊息。結果都說不知道。”一直沒有聯絡上王浦林,陳鳴烈也很著急。
直到最近,他在刷今日頭條的時候,看到了頭條尋人釋出的文章《尋上海籍戰友陳鳴烈!當年我們暈船時總是互相安慰,50年了,我一直在找你》,才知道原來王浦林也在找自己。於是他趕緊聯絡了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迫不及待地向老戰友王浦林發起了視訊通話。
王浦林和陳鳴烈
兩人在影片裡聊了很多,“找了這麼久,終於找到了!以後可以常聯絡啦!”王浦林說。
頭條尋人聯合頭條軍事 ,共同發起#老戰友,你還好嗎#公益專案,將藉助技術和平臺的力量,尋找失聯戰友,助力老兵與戰友團聚。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失聯戰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頭條尋人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 失聯戰友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失聯戰友相關線索,歡迎聯絡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83434485、010-83434440),將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資訊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