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騰哥。2020年,科學家們在巴拿馬發現了一種會使用“石器”的猴子,這一發現立刻引起動物學界的轟動,這些猴子的行為是否意味著它們在進化?它們是否會像人類一樣進入了石器時代?而人類對於這些猴子而言又是怎樣的角色呢?
2020年6月,一個由動物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來到一處位於巴拿馬附近的一處島嶼上,這是一片常年被熱帶雨林覆蓋著的島嶼,人跡罕至,團隊深入雨林,對當地的物種進行了考察研究。經過考察發現,他們在這裡發現了一種從沒見過的捲尾猴,這種捲尾猴臉部周圍有著濃密的白色毛髮,身後拖著長長的尾巴,可以在樹叢之間隨意的攀爬跳躍,行動非常敏捷,研究人員將它們命名為白麵捲尾猴。然而研究人員在這些捲尾猴身上發現了一種很特殊的現象,與其他地方的捲尾猴不同,這裡的捲尾猴很喜歡吃一種帶有硬殼的堅果,最讓研究人員驚奇的是,它們是使用石頭砸碎堅果外殼食取裡面的果實,而且動作很嫻熟。
這個現象立即引起團隊的興趣,考察團隊一連在雨林裡待了好幾天,對這個猴群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他們發現,使用石頭砸碎堅果獲取果實這種行為並不是個別猴子所擁有的,猴群所有成員都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取果實,很顯然,這已經成為它們的一項日常技能了。同時它們的族群中還有固定的社會形態,不同族群之間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對於這個發現,讓我們聯想到人類進化史上的石器時代。這些猴子的行為和人類的石器時代有什麼關聯嗎?
我們知道,人類在進化史上,曾經經歷過一個漫長的石器時代,這段時間有一百五十萬年之久。這個時期的人類,透過自己製作的簡易石器工具來獲取食物以及保障生存。最初,人類只能製作一些簡單粗糙的打製工具,主要用於獲取食物。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演變,人類已經能夠製作出較為複雜精美的磨製工具,這時候工具的作用已經不是簡單用於獲取食物了,而是用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段時間又被稱為新石器時代。目前來看,這些猴子的行為和早期人類獲取食物的方式似乎很相似,都是把石頭作為獲取食物的工具。這是否意味著這群猴子已經進入石器時代呢?
猴子的石器時代?
根據考察團隊觀察,他們發現,這群猴子所使用的“石器”並沒有經過加工製作的痕跡,也沒有發現它們製作“石器”的過程,它們所使用的“石器”只是在森林裡隨處可見普通石頭。由此,研究人員推斷,這些猴子可能並不會製作“石器”,那些所謂的“石器”不過是自然界裡到處可見的普通石頭而已。人類在早期的石器時代,即使是最簡單的石器也需要人類親自去加工製作才能使用,這是人類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這些猴子僅僅是知道如何去使用“石器”獲取食物,說到底,它們只是掌握了一種索取食物的手段而已,並不能說明它們進入石器時代,它們沒有人類石器時代的特徵。那它們又是怎樣學會使用“石器”獲取食物的呢?
其實,在自然界中,已經有很多動物學會使用工具獲取食物了,比如黑猩猩能用樹枝釣取白蟻洞中的白蟻,烏鴉會用鐵絲勾取樹洞裡的蟲子,海獺能用石頭砸碎蚌殼吃到裡面的肉。每一種獲取食物的方式都是由它們的生存環境所決定的。研究人員介紹說:“猴群的棲息地是位於一座孤島上,四面環水,幾乎與外界斷絕了聯絡。島上雨林茂盛,物種比較豐富。在這個島上有一種特殊的植物,它們結著一種堅果,這種堅果果皮很堅硬,需要開啟它堅硬的外殼才能吃到裡面的果肉,捲尾猴很喜歡吃這種堅果,這些堅果幾乎遍佈整個島嶼,是島上最多的食物”。
眾所周知,在智力方面,靈長類動物明顯要高於其他動物。捲尾猴透過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和不斷地探索,找到了比堅硬果皮更堅硬的石頭,找到了開啟果皮吃到果肉的方法,然後又透過它們高超的模仿能力,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讓整個猴群內所有成員很快都掌握了這項技能。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就是因為不斷地學習,而這群猴子學到了新技能是否也意味著它們在進步?我們人類從出生到長大就是透過不斷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逐步適應社會。
最後透過所學知識,創造價值,回報社會,促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對於大部分動物來說,它們學習技能的目的則是為了適應當下環境,立足於當下的生存,如果環境改變,它們馬上就會拋棄之前的技能,學習新的技能,不會對之前所學過的技能進行整合,創造出新的內容,對整個物種的進步起不到推進作用。然而猴子屬於靈長類動物,又是我們人類的近親,它們經過漫長的進化,會不會進化成新的人類呢?
能否進化成人類?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的說法,地球上所有的物種在自然界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改變的,同時他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物種的進化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物種的進化是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來完成的。在地球上,與人類親緣關係最接近的動物是猩猩和猴子,它們和我們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猿。科學家推測,大約在三萬多年以前,地球上同時生活著猿和猴,它們的生存環境,生存方式都很相似,它們的基因也基本相同。後來由於它們所處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有些地方山地變成了平原,還有些地方森林變成了草原,一些猿猴不得不離開原來居住的森林來到草原生活,環境沒有發生改變的猿猴則繼續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
從此,環境沒有改變與環境沒有改變的兩種生物分別朝著兩種不同的方向開始向前發展。其中一些猿類由於生存環境惡劣,不得不被迫對自身做出了一些適應環境的改變,這些改變主要體現在身體上和行為上,身體上主要是基因和形態上的改變,行為上是四肢行走改為直立行走,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使用工具;而另一些猿猴因為環境條件沒有改變,所以它們沒有對自身做出改變,保留了原來的行為習慣和基因。之後經過了漫長的歲月,這兩種不同的基因也就深深地刻在各自的身體裡。根據生物學家研究,現代人類的基因組成和那些靈長類動物非常接近。人類有23對染色體,靈長類動物有24對。
這多出來的一對染色體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在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中,不斷被自然改變、淘汰和篩選,最終產生人類特有的染色體。就是這對染色體將人類和類人猿區分開來,從此雙方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們現在改變那些猩猩、猴子等類人猿的生存環境,是否可以讓它們重新開啟進化之路呢?答案是否定的,猿猴能進化成人類是因為三萬多年前的那場環境鉅變,如今我們的環境已經很難再發生那樣巨大的改變,即使人為改變環境,也很難讓它們作出自身的改變。它們改變的機會已經在三萬多年前錯過了,不可能再重新進化。
從另一個方面說,即使現在那些猴群有緩慢進化的跡象,人類也不用擔心,科研團隊已經在猴群生活的島上設定了觀察站,對那些猴群進行了24小時的密切觀察,我們也不會允許讓突然出現的新物種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但是,近些年來,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重大突破,有人提出,能否透過人為改變猿猴的基因、染色體,將它們改造成新型的人類?個人認為,先不說這個技術是否可行,即使可行,成功率也非常低,畢竟自然選擇的改變和人為干預的改變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人類能夠出現在自然界中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奇蹟。對此,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尊重自然,珍愛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你們對這些會使用“石器”的猴子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給騰哥留言,最後喜歡騰哥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