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頭狼是生活在我國山區裡的一種神秘的野獸。要說它是真實存在的吧,至今沒有攝像機拍攝到它們的真實樣貌;要說它們是虛構的吧,許多老人恐怕不會同意,因為在我國各地都有很多驢頭狼殺害家畜和傷人的記錄。這種神秘的生物是真實存在的嗎?如果它們存在,那麼又屬於哪一類物種呢?
1977年5月30日,在神農架大九湖附近,大概有10多位村民發現有兩隻驢頭狼在橋下偷吃農戶家養的豬。這兩隻驢頭狼見到三五個人前來驅趕,也絲毫不害怕。
據目擊者形容,驢頭狼的體型很大,身體大概有兩米長,身高也有一米多,是絕對的大型食肉動物。它們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驢頭狼身,就像把驢腦袋接在狼身上一樣。
但其實驢頭狼除了有一對30公分長的大耳朵,和像掃帚一樣的大尾巴以外,並不是特別像驢,嘴型反倒與狼相似。而且它背後長有短鬣毛,毛皮是白灰色和亞麻色,細長的後腿與鋒利的前爪也都很像野狼。
除了長得像狼,驢頭狼的習性也與狼相似,甚至比狼性更加兇狠。有老人說,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住在山村裡,經常能夠聽見山後的狼叫聲此起彼伏,但是一旦驢頭狼一叫,狼群就不會再叫了。狼的嚎聲是“嗷——嗚 —— ”,鬣狗的叫聲是“啊嘿嘿哈哈……嗚……哦”。這兩種聲音辨識度很高,狼群叫聲雖然陰森瘮人,但是很有節奏感,驢頭狼的叫聲更加怪異和恐怖,像是人裝出來的鬼叫聲,有時還帶著嗚咽聲,令人不寒而慄。
恐怖的叫聲不是人們害怕它的主要原因,缺少食物的驢頭狼還會下山偷吃家禽。曾經湖北神農架一帶是驢頭狼最活躍的地方,它們經常在半夜的時候跑下山,獵殺和偷吃農戶家養的豬牛等牲畜,手段非常殘忍。驢頭狼捕殺家裡的黃牛時,會先撲到獵物身上消耗牛的體力,等到牛掙扎得累了,就從牛屁股開始撕咬。這種獵殺手法也叫“掏肛”,和鬣狗的捕食習慣很相似,幾乎是自然界最兇殘最變態的獵食方式了。
全國各地都有驢頭狼?
不只是在湖北的神農架地區,一些探究神秘動物的專家和探險愛好者,實地採訪了全國各大山區的村民。結果發現,全國各地都有人曾經見過這種醜陋兇猛的野獸,甚至還有人被驢頭狼襲擊過。
由於官方沒有證實驢頭狼的存在,各地對這種野獸的稱呼也各不相同。比如,湖北人叫驢頭狼或馬兒頭,可能是因為有人覺得它們長得像馬;安徽人叫孺子狼,這是因為它們跟豺一樣,會趁大人不注意偷走嬰兒,十分可惡。雖然各地對馬兒頭的稱謂不同,但對它們“狼頭驢身,大如牛犢”的描述卻是高度一致的。
科研隊為了進一步查證驢頭狼的真實性,開始採訪當地的居民。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被它們襲擊過的人還真不少。僅河南南召縣一個小山村就發生過多起驢頭狼襲擊事件。
1961年夏天的一個傍晚,一隻驢頭狼把一名十一歲小女孩拖走,乘涼的村民看見後集體追趕了二十多丈,它才扔下女孩逃走。那天被襲擊的女孩現在還在世,她脖子上那道被驢頭狼抓傷的疤痕依然清晰可見,現在已經70多歲的提到年幼時的場景,原本平靜的臉上還是浮現出了一種緊張的神色。
此後的二十年裡,河南南召縣境內的四棵樹鄉、喬端鎮和白土崗也都相繼發生了類似的襲擊事件。
回到湖北,根據當時的《湖北日報》報道,很多村民親眼目睹了驢頭狼的身影。雖然驢頭狼還沒有被官方正式承認,但是眾多目擊者和親歷者堅信不疑的態度,不禁令科學家感到好奇。
於是在1977年的時候,中科院與湖北省組織了一個科考隊,進入神農架考察,專門去尋找驢頭狼的蹤跡。
走訪了近半個月,也只收集到了一些疑似驢頭狼的毛髮和糞便。經過實驗室化驗,卻發現這些所謂證據跟驢頭狼沒有什麼關係。
1987年,生物學專家劉民壯教授又多次進入神農架林區,透過和上百位村民的目擊訪談,逐漸加深了對驢頭狼的瞭解。但是對驢頭狼進行實地考察時,收集到的證據依然缺乏可信度。雖然有村民曾經打死過驢頭狼,但是卻沒有留下可供實驗檢測的驢頭狼標本和殘留物。
追根溯源
雖然沒有找到切實有效的證據,證明驢頭狼存在的真實性和它們的物種來源,但是眾多村民的目擊證據也不會有假。根據村民提供的有關驢頭狼外形、捕食習慣和生活習性的證據,網友和專家們倒是提出了不少有關驢頭狼物種來源的猜測。
有猜測認為驢頭狼是驢和狼雜交的後代。在提出這一猜測之前,首先要論證生殖隔離的作用到底有沒有那麼強,是不是雜交的後代就不可能存活下來?
就拿生殖隔離領域最經典的騾子來說吧。驢和馬都是馬科,它們可以雜交生出騾子,儘管在理論上,騾子沒有繁殖能力,但是騾子生育後代的例子也不少見。既然騾子可以生育後代,那麼生殖隔離還有效嗎?
生殖隔離還是有效的,只不過它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界限,而但是在啊大部分時候是準確的。如果說騾子和獅虎獸都是近親繁殖的後代,那麼驢和狼的關係就顯得非常遙遠了,這種跨物種的生殖隔離是否更加強烈呢?至少至今還沒有聽說過關係這麼遠的兩個物種成功生育下後代的先例,所以這種猜測恐怕是不成立的。
那麼該如何解釋這種動物能夠同時擁有驢和狼這兩個物種的特點呢?在調查驢頭狼的時候,我們發現全國各地都有以兩種動物的名稱命名的神秘野獸。比如:浙江有“狗頭虎”、湖北有“馬老虎”、而河南有“驢頭豹”。這些稱呼說明民間很喜歡用兩種常見的動物,來對比一種從沒見過的動物,像長頸鹿就曾經被拉伯人稱為“駱駝豹”。
從這一點來說,驢頭狼或者“狗頭虎”這些動物,有沒有可能和長頸鹿一樣因為數量少以前沒有人瞭解過,所以當它們被人類發現時就會被貼上神秘的標籤。大熊貓在命名上不也是用了這種方法嗎?只不過,大熊貓在進化過程中,從食肉動物變成了食草動物,性格非常溫順,所以我們不僅可以近距離了解它們,甚至還要大力保護。
為了讓大熊貓符合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給它們找了一些親戚,將它們併入了熊科。那麼,驢頭狼的親戚是誰呢?根據它們捕食的習性來看,驢頭狼被認為是鬣狗科下屬的一個成員,有學者猜測它們可能是中華縞鬣狗的後代。
在外形上,它們的後腿和前腿關節處都有淺褐色縱紋,冬季是毛色會變成土黃色和淺褐色;
在捕獵手段上,驢頭狼和豺非常相像,它們會像貓科動物那樣撲向目標,也喜歡從動物最脆弱的臀部下手。
但是驢頭狼不像非洲斑鬣狗那樣群體出動,反而與一些大型貓科動物,如老虎豹子一樣喜歡單獨行動。這是因為驢頭狼的體型比一般的鬣狗大很多,它們擁有和老虎相當的力量,也就不必群居生活了。
從上世紀80年代以後,就很少再聽說過有驢頭狼傷人的事件發生了,有人說驢頭狼就是當時的人們編出來的故事,也有人透過上一輩人的口口相傳覺得它們確實存在過。也許,驢頭狼的真實性再也無法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