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目前已有4~5部,但我最喜歡看的是前三部,也只有前三部最經典。張子健飾演的李元芳和梁冠華飾演的狄仁傑真的是深入人心,他們把李元芳,狄仁傑給演活了。近日,我又觀看了一遍,感慨良多。
小時候不敢在晚上看,裡面的有些情節,實在太過嚇人,背景音樂也比較驚悚,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但就是這樣,我仍然把這三部狄仁傑給看完了。那時候看,單純感覺裡面的推理很有趣,同時也為了壯膽。說直白點,就是看一個熱鬧。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在看此劇時,已到了大學,這裡面的背景音樂已不再讓我感到害怕,並且我還有了欣賞的韻味。裡面的情節也能也能正視,當然,也敢在晚上看了。
三部《神探狄仁傑》環環相扣,但都圍繞著一個主線:報仇奪權。第一部裡的幽州使團案,便是李氏宗嗣報仇並演化成金木蘭奪權想當第二個武則天的疑案;藍衫記亦是如此,李世宗嗣報仇引起的恩怨;滴血雄鷹是為了奪權,太平公主想當皇帝引發的迷案。第二部裡的蛇靈也是如此,絞盡腦汁透過各種方法以實現奪權,但都未遂。第三部裡的黑衣天王也是奪權,想透過紅蝙蝠屠城以實現奪權,結果也是可想而知;揚州的食鹽案中,鐵手團想透過控制江淮地區的食鹽買賣,以實現奪權,最終也是無果而終。
縱觀上述,奪權前提都是交易往來,有官商勾結,有官官勾結,更有甚者有勾結境外勢力的。真可謂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更體諒百姓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透過此劇,我們不難發現,當狄仁傑每處理完成一個案件後,當地的百姓都喜出望外、笑逐顏開。在滴血雄鷹案件中,當狄仁傑處理完後,當地的百姓們行使了跪送禮,這是多麼大的殊榮啊。可見廉政愛民有多麼重要、潔身自好有多麼重要、思想統一有多麼重要。聯想到中央號召的黨員幹部要做到“三嚴三實”是有多麼重要的現實意義啊。記得電視劇中,狄仁傑說過一句話:為官者,要上正其品,下正其行。這樣才能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更注重賢才
古有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狄仁傑同樣,在工作中任人唯賢,提拔了李元芳,曾泰,溫開等一批賢臣。使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最大的價值,以惠及民生。而他們也不負所望,李元芳每次協助狄仁傑破案。正如狄仁傑所說:我從沒給過他什麼,可每一次出生入死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可謂是忠義之士;曾泰溫開之下的涼州、江州都是一片繁華之象。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重育英才、聚賢才,使社會、國家和諧、富強。
更強調公正
在江州平定平南侯薛青麟時,真正的薛青麟林永忠為復仇,殺死了假冒的薛青麟。然狄仁傑在上承皇帝的奏摺中卻沒有提及此事,甚至還為真正的薛青麟邀功。在這件事中,也許有人看不懂,我起初也看不懂,但是後來,我慢慢的理解了,這是一種公正。法律是冷血的,但道德確是有溫度的,公平不一定公正,但公正一定公平。按照唐朝法律,真正的薛青麟殺了人,他就犯了法,但狄仁傑卻對他網開一面,這不是包庇救護,而是真正體現了德治與法治的統一。這不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依法治國於依德治國相結合嗎?正如狄仁傑後來所說:其情可憫,其行可原。我頓悟了,這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總結
觀看完整部劇,透過學習狄仁傑判斷推斷果斷的斷案思想後,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 從容自若的,而非意氣用事的
- 明察秋毫的,而非粗心大意的
- 深思熟慮的,而非輕舉妄動的
- 集思廣益的,而非獨斷專行的
- 隨機應變的,而非墨守成規的
- 大巧若拙的,而非不可一世的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將嚴於律己,認真學習,將狄仁傑作為我的標杆,我的燈塔,指引我前進,給我力量,讓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同時,我也願意將我的感悟分享給更多志趣相同的人,同你們交朋友,換真心,期待遇見我的鐘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