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領頂勁”源出於王宗嶽《太極拳論》(簡稱《拳論》),其中提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是和“氣沉丹田”放一起說的。後楊澄甫(1883~1936)《太極拳說十要》(簡稱《十要》)一文中,把“虛領頂勁”列為第一要,但把“領”字易為“靈”字,具體釋義:虛靈頂勁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十要》是1925年由楊澄甫先生口述,弟子陳微明記述並收錄於陳著《太極拳術》一書中的。現在問題來了,到底應該是“虛靈頂勁”還是“虛領頂勁”?
本人結合自己練功體驗認為,“虛領”就是“虛領”,不能輕易改為“虛靈”。一字之差,有可能謬以千里。當然,這不是否定楊澄甫先生,他當時只是口述,“虛領”和“虛領”在某些方言裡發音一樣,很有可能是弟子記述時妄自揣測,把“虛領”當成了“虛靈”。“虛領”好理解,就是假想的衣領。而“虛領”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靈”就是虛的,虛的“靈”那是虛上加虛。《拳論》中的“虛領”也不太可能是“虛靈”之誤。因為通篇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詞彙,也不太可能突然來一個“虛靈”這麼抽象難懂的詞。
對於“虛領頂勁”,我的理解是,在抻筋拔骨層面看,身體有一個對拉拔長,一般來說,有外力才能稱為拔,練的過程是沒外力的,所以只能是頂,透過上頂達到拔長的效果。如何頂,從哪裡頂才有效果?假設領子的位置(脖子周圍)是著力點,全身的筋都栓在這裡,用力一拔,全身的筋就都順了,身體也就鬆了。現實中這個著力點是不存在的,只能假象有這麼一個“虛領”存在,意識在這個“領”上,用力拉伸,也能起到抻筋拔骨的作用。這個維度的頂必須是實頂,把身體內部不合理的結構拉正,過程是十分艱辛漫長的。有時候特別是前期拔的過程會撕扯到頭部深處的血管和神經,甚至有輕微撕裂的聲響和感覺。經過堅持不懈的抻拔,身體內部逐層往深處的放鬆是十分明顯的。筋膜在長期抻拔下稍微變長,且在不斷的擰裹、蕩摩下變得強勁,具備了發出收縮、繃彈力的條件。這個筋力和肌肉力不同,也被稱為勁。老鷹可以抓起數倍於自身體重的獵物翱翔,靠的就是這種筋力,因為鷹爪是沒肌肉的。筋力在低速狀態表現為纏裹、繃彈的勁(這個勁不同於肌肉主導的彈抖力),在高速狀態,也就是與神意相合後的突然爆發,則體現為驚炸力,這個驚炸力疊加在拳腳高速運動產生的動量之上,就很容易給被打擊物件造成重擊。這才是太極拳追求的高境界。在身體鬆通後,就達到了丹田吐力的層面,這個階段的發力就是丹田一緊同時伴隨虛領上頂,勁才能瞬間突出。
一般的人,在站立模式基礎上形成的後天習慣,都是肌肉主導型的發力模式,筋膜是處於輔助地位的。只有放鬆肌肉後,才能練成筋膜主導型的發力模式(肌肉是處於輔助地位的)。後一種模式強於前一種模式,因為筋膜的強度是強於肌肉的,而且筋膜中包含了神經,筋神合一產生的速度和動量,遠遠大過肌肉縮放產生的速度和動量,畢竟,肌肉運動還要經過神經的傳導環節。大家經常聽說一個柔弱的女子在極度危機的情況下,為了救孩子可以爆發出正常狀態下無法想象的力量,其實就是瞬間忘記了肌肉,無形中達到了筋神合一,爆發出了驚炸力。
所以,太極拳有兩個高階階段或層次,一個是肌肉放鬆後,練出太極勁,這個勁是透過擰裹、收縮、繃彈發出的,適合近身擒拿推放。我們目前能看到的那些有功力推人、放人的太極名家,基本上屬於這個層次。另一個層次是在松的基礎上練出輕靈勁,達到筋神合一,也就是內三合的境界,可以隨心所欲發出暴衝力疊加的驚炸力,而且可以實現化打合一。這個境界的高手在有記載的文獻中,只有當年的楊無敵達到了。當年楊無敵和人交手,被描述為身如猿猴,足見其練出了輕靈勁。
“虛靈頂勁”,所謂頂頭懸,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你不知道虛靈是怎樣的靈,懸的意義又是什麼。在這裡不去評判它的對錯,只是把自己的練功體悟說出來,如果對大家有幫助,本人甚感欣慰,如沒幫助權當耳旁風,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