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在瑜珈館不間斷地習練十年的同事的體式影片,手和腿都是彎的,被大家誤認為青銅。我也詫異於十年的習練課難道沒有老師給予糾正嗎?後來才知道,她經過多年的努力,消除了些病痛,體力極好,輪式、頭倒立、橫豎劈叉等等高難體式也不在話下,甚至到達了盤蓮花冥想入定的境界。對於我努力地伸直延展以求所謂的標準,她只輕輕地說彎曲才能保護關節,並不作過多的評論。
這話如何理解呢?難道傳說中的所謂標準才能達到更好的鍛鍊效果才不會使身體受到傷害是錯的嗎?有一天終於在瑜珈漫談中找到了答案,彎曲不至讓關節鎖死,留出空間來可以更好地流動,如太極般行雲流水不傷關節。原來,她將太極的精髓結合到了瑜珈中,在不斷精進的路上真正做到了放鬆,關注於內在流動而不在意外形的標準。
想起了一位老同學,她十幾年前上了五年的瑜珈課,在拿下了多數的高難體式後因傷而遠離。多次問她因何而傷,也說不清楚。後來我追問是不是太努力了太執著了?她才恍然,課堂上別人能做到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所以標準再標準,進階再進階,直到脊柱突出再突出。
原來,以為是青銅的才是真金呀!體式的標準形體的優美,並不一定可以笑到最後,只有切實地領略了肢體和氣血執行的規律,在順勢中流動才能不斷提高又不受傷害。自我感覺比外在的表象更重要。
練習之初也是很努力地尋求所謂的標準,但發現精講課所授的方法也好,友人的指導也罷,竟是眾說紛紜,許多的觀點都不能一致,聽誰的呢?最終決定還是聽身體的,什麼角度達到什麼程度都由身體說了算,不因為求標準而讓身體感覺不適,也不因為要做到哪個體式而特別地去拉伸或加強某個部位,只是每日認真地完成一個自己感覺合適的串聯序列,樹正念,觀呼吸,感受一點點慢慢的進步。偶而想挑戰自己去學習超出體力範圍的序列,那種身體被掏空而散架的感覺一天都恢復不過來,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耐心打基礎的重要性。那些高難,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不來也沒太大關係。
在眾多網路老師中選取適合自己的引導,不一定是最到位的,但卻是最喜歡的,只需跟著口令讓頭腦指揮身體配合,無需被所謂的不標準的提醒而焦慮,也沒有與同學的攀比而激進,更沒有追求更快進階的目標,就為著完成串聯序列後身體舒展的輕快和運動理療的奇效而每日堅持來到墊上,簡單而愉悅。
不被看好的青銅,或許才能成為堅持最久的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