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秦:關中一帶,在春秋戰國時為秦國發源地。項羽將關中之地分封給秦朝三個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
- 三晉:一是指中國的戰國時期的魏、趙、韓三國的合稱,作為地理名詞指魏趙韓原晉國故地。二是指山西省。補充:趙氏 、 韓氏 、 魏氏原為晉國六卿, 公元前453年,三家聯手在晉陽城打敗晉國執政智氏,此後三家逐步瓜分晉國,前403年,周天子承認三家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
- 三輔:西漢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的合稱。亦指其所轄地區;泛稱京城附近地區。
- 春秋三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音穀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
5.三公:中國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據史類作品記載秦朝設定,秦朝以後多為虛職。周以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東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6.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起草詔書、稽核詔書和執行政令(決策、稽核和執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個人專斷的作用。
7.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湖北武昌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
8.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農曆九月。王勃《滕王閣序》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亦指三年。《詩經·王風·采葛》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9.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種犧牲,俗謂大三牲。豬、魚、雞,俗謂小三牲。補充:犧牲,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
10.連中三元:在鄉試、會試、殿試三次考試中均考得第一名,接連考得“解元”、“會元”、“狀元”。
11.三禮:一指祭祀天、地、宗廟之禮;二指《儀禮》、《周禮》、《禮記》儒家經典。
12.三代: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夏、商、週三個朝代的合稱。
13.三軍: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後三個兵種。補充:行伍,我國古代兵制,五人為伍,五伍為行,因以指軍隊。卒伍,zú wǔ,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百人為卒。泛指軍隊,行伍。指士兵。
14.三教:儒教、釋教(佛教)、道教三個教派。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
15三墳五典:“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16三部曲: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7.三山五嶽:成語,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指旅遊勝地聞名的黃山、廬山、雁蕩山,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