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崇洋媚外”不好,有些人家外國的東西,確實好用,咱該服氣也得服氣,但也真沒必要啥都“必須進口、必須洋貨”,對國貨嗤之以鼻,只為彰顯自己的身份。
今天分享的這6個就屬於,崇洋媚外的人瞧不上,但只要用過的,都覺得很不錯的家居品,不得不承認:國貨確實越來越強!
1、夾鋼菜刀
對於一個菜刀的核心訴求,就是鋒利、持久不鈍。
簡單來理解:刀具本身的材質,可以分為高碳鋼和低碳鋼,高碳鋼硬度高,可以保持刀的鋒利性以及持久不鈍的特點,但也有缺點,就是韌性較差,容易有豁口。
圖源:鄧家刀的圖解
所以目前很多國貨刀具品牌,都是低碳鋼外層夾著高碳鋼,以達到刀具鋒利、持久不鈍的特點,又增加刀韌性,延長使用壽命。
經常被人奉為神刀的鄧家刀jcd-915就是依賴這種結構,再加上夾心的9鉻鋼的高硬度,鋒利程度可以媲美日系刀動輒千元的價格。
類似的還有張小泉的銘匠系列、拓牌的黑將系列,都可以做到200以內,超強效能,其中鄧家刀的甚至都不到百元,這也是被稱為神刀的原因之一。
然而反觀,目前做到大幾百的德系刀具,雙立人、wmf這些,在刀身結構上不如國貨刀,甚至在碳鋼的材質上,都是5cr、52cr15這樣的廉價材質。
但身著洋品牌的外衣,所以持續收割一批崇洋媚外的人,但其實它是在上海、陽江的國產,品控還不怎麼好,尤其陽江wmf,出廠自帶捲刃都時有發生。
2、硬木菜板
如果你嘗試過,樹脂的、不鏽鋼的、合成橡膠的、竹子的,最終還是會迴歸到實木的菜板。
因為不管多貴,菜板始終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太硬的材質傷刀、太軟的材質有刀痕、切感回彈不夠好。
所以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決定了最最適合我們的菜板是:實木菜板。
儘管實木菜板,也存在掉屑發黴等問題,但要耐心挑選,還是能找到能將實木菜板缺點最大程度規避的木頭種類。
首先,得是硬木的,這是選擇的前提,因為硬木相對吸水性低,可相對防黴、不掉屑。
硬木材質有很多,包括中國傳統用的柳木、槐木,非洲的烏檀木,巴西的花梨木、東南亞的鐵木、相思木、橡木,日本的檜木,歐洲的黑胡桃木、橄欖木、櫸木等等,還有隨著《舌尖》爆火的泰興銀杏木砧板。
如果綜合經濟性和效能,我會推薦兩種型別,一種是泰興的銀杏木、一種是非洲的烏檀木,均有吸水率低,防止發黴和硬度適中的特點。
因為銀杏木相對較少,市場化程度低,所以很少有導水槽和瀝水腳墊等設計,所以一般人問我整木菜板哪個好,我都會推薦烏檀木。
3、魚鱗熟鐵炒鍋
儘管廚房每天都能用到炒鍋,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炒鍋,依然是一件很難的事。
帶塗層的不粘鍋用的最多,可炒可燉,能兼顧多種不同的烹飪方式,但必須承認的是,它屬於消耗品,用一陣塗層就會掉,一般用個兩三年就得換。
儘管商家在塗層上做了很多努力,想解決特氟龍硬度低、容易磨損、且有可能致癌的問題,相繼又出了陶晶的、鈦金等塗層,但耐磨、長效不沾性依然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
有人不信邪,就去選擇國外進口的高價鍋,想著一分價錢一分貨。
比如這位住友買的德國woll品牌的,花了一千五,確實耐磨性好一些,扛了一年多才出現粘鍋問題,但這價效比也太低了。
所以,只要選不粘鍋,就記住它是消耗品就對了,最多四五百的價格到頭了。
相比之下,鑄鐵鍋就要持久耐用的多!
給不知道的科普一下,鑄鐵鍋就是以前農村老家用的那種大黑鍋,用幾十年都不成問題,只要沒有重物砸,壓根用不壞。
但缺點是,它實在太厚重了,這就導致導熱性差,炒不出菜品外脆內軟的感覺,儲熱性又太好,時常菜已經炒完關火了,鍋內溫度還在持續上漲,炒什麼最後都成了“煮菜”,爆炒口感很一般。
而且,鍋太重,還影響起鍋,每次想把菜盛出來,單手基本不太可能。
所以,最適合我們爆炒用的,還是熟鐵鍋,它具有:
①自重輕,方便顛勺盛菜;
②導熱效能好,開火能迅速升溫,方便把握火候;
③儲熱效能低,關火後可迅速降溫,不至於大火炒完後,還要經歷煮的過程;
關鍵還跟鑄鐵鍋一樣,超級耐用,隨便用鍋鏟劃拉,都不會有劃痕,這也是為啥,中式炒菜館的大廚們都喜歡用它。
但這也不是說沒有缺點,首先就是外觀比較醜,沒有什麼設計感,再就是需要保養,相對麻煩。
但保養好的話,會越用越順手,炒什麼都不沾。
而且,價效比超高,一百來塊就能買到很好的了,對於喜歡爆炒烹飪法的家庭,它無疑是最佳選擇 。
4、枕頭
白天都在用錯誤的姿勢用頸椎,如果晚上還沒有一款能放鬆、緩解頸椎的枕頭,那日積月累頸椎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在選擇枕頭時,不僅要找到回彈性、支撐性好的,更重要的是尺寸一定要適合自己,這也決定了枕頭和頸椎之間的貼合度。
尺寸的話,可以參考醫學博士@孫悅禮給出的計算方式:
仰睡的尺寸,站著背靠牆體,讓頭頸保持正值,測量頸部後方和牆面之間的距離。
側睡的尺寸,用全肩寬*0.167+4.633這個公式來算,假如全肩寬是40,那麼適合側睡的枕頭高度就是11.313cm。
在此基礎上,再去挑選材質。
目前大家用的比較多的無非就是蕎麥枕、羽絨枕、乳膠的,以及新型記憶軟管枕、香木木珠枕這幾種。
對於有頸椎問題的人,不建議用蕎麥枕和羽絨枕,都有太軟、支撐性不夠的問題。
而乳膠枕、新型記憶軟管枕,回彈性、支撐性都不錯,這也是為啥,只要國人去泰國旅行,都會花高價搶幾個乳膠枕回來。
但現在,我們國內有了這種記憶軟管枕之後,大可不必這樣,它的支撐性、貼合度甚至高於乳膠枕,可塑性和蕎麥枕差不多,透氣性也好,適合各類人群。
更重要的是,它的內芯是軟塑膠軟管的,可以隨時拿出來清洗,解決頭部汗漬浸入滋生細菌的問題。
5、床墊
關於床墊,市場上各種品牌估計都有上千種,造出的概念也是五花八門,還有一些“假洋鬼子”品牌,價格虛高,吸引那些只喜歡進口貨的有錢人。
但其實,床墊不算什麼高科技產品,選擇時,沒必要只看價格,找到適合自己的材質及預算就行,畢竟以前睡大炕也沒有覺得什麼不適,只是習慣與否的問題。
所以,我們在選擇時,可參考以下幾點:
①選軟硬度:喜歡偏硬一點的,就選棕櫚的,而且是那種能掰開的,不是膠粘在一起的,環保性更好,價格也便宜。
想要更細分的話,能選山棕不選椰棕,前者透氣性、舒適度更好。
喜歡偏軟的,填充層就選乳膠的,抗菌抗蟎,軟硬適中,價格也能接受,其他的海綿、羽絨的也軟,但兩者支撐性都不好,且海綿的透氣性、回彈性也較差。
②選彈簧型別:整網彈簧的,價格便宜,但舒適度欠佳,只要轉身整個墊子都會晃動,體驗感差,家用不建議。
經濟條件允許,就獨立式袋裝<分割槽彈簧<蜂窩獨立筒彈簧,向上選擇,支撐性、抗干擾性都是遞增的,價格也越來越高。
至於表面的面料,無關大雅,一般都是錦上添花,不作為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而滿足上面這幾點的國貨品牌還是很多的,像喜臨門、雅蘭等等都很不錯,價格也適中,完全沒必要花大幾萬去選洋品牌。
6、鵝絨被
鵝絨,屬於羽絨被的一種填充材質,市場上除了鴨絨的,就是鵝絨了,兩者保暖性、蓬鬆度都不錯。
但如果錢包充足,還是建議買鵝絨的。
這是因為,蓬鬆度是羽絨被好壞的主要標準之一,而影響蓬鬆度的,一個就是絨朵大小,還有就是絨絲的成千上萬根絨小枝,而鵝絨的絨小枝比鴨絨多,且絨絲也比它長,明顯優更有優勢。
如果選到品質好的鵝絨,比鴨絨蓬鬆度要高出50%不止。
再者,鵝絨的氣味比鴨絨要少很多,很多人反應買回去的鴨絨被有鴨騷味,這是因為鴨子的尾脂腺更容易分泌有鴨騷味的油脂,對於呼吸道及氣味敏感的人慎選。
我們在選擇鵝絨被時,也要看準幾個引數:一個看充絨克數,一個是絨子含量,同樣的充絨克數,絨子含量95%肯定比90%要好。
除此之外,國際安全認證OEKO-TEX 100也是加分項,有它,就說明該鵝絨被比A類紡織品還安全,給嬰幼兒都可閉眼入。
網上進口的鵝絨被,2.2x2.4米的,售價在三四千,而國內的同樣大小,同樣充絨量、絨子量的只需一千多,顯然價效比要高得多。
比如網易嚴選的這款,95%的白鵝絨,2.2x2.4的充絨量在1100g,還有國際安全認證,各方面都挺不錯,屬於可閉眼入的產品。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