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曾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先學拼音還是先學寫字的論辯,好像很少有人拿出來去論述,可能有,恕我我孤陋寡聞,未曾見過。
我昨天發頭條號《影響學生書寫——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教材存在的嚴重問題》一文得到了始料不及的關注,從發表開始到現在不斷有人評論轉發收藏。其中我提出先學拼音,在得到了大部分人支援的同時,也有少數人持反對意見,他們拿古代和現在進行比較,說古人不學拼音也一樣寫字,還出了很多大書法家。
這種古今之辯論本不想理會,仔細想想卻大有話頭。
下文我說的若有紕漏之處,大家海涵。
古人讀書,明清時期識字啟蒙於“三百千”,作詩綴聯則啟蒙於《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韻書。至於唐宋之際,則是《太公家教》,漢代《急就章》,遠至春秋戰國,則是《史籀篇》。在讀這種啟蒙讀物的時候,私塾的先生會教孩子先寫大字,在造紙術不發達的年代,我認為好多小孩練字時會找光滑的石板或者磚瓦去練習。(我小時候因為家在農村,也不知道還有毛邊紙這種練字的便宜紙張,喜歡寫字怎麼辦,試卷的紙用完了只能在地上沾水練。你讓小孩用毛筆沾水在磚石上寫,他們會很開心。)所以那個時候練習寫字其實是一種遊戲很好玩的,也不會握筆很重,這個時候寫的字是大大小小的,沒有那麼多印刷體可以參照,孩童只能靠看先生或者地方鄉紳名流的墨跡以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此時,年齡小,寫不了小字。再大一點,讀到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了,就開始寫小楷了,之前因為有幾年的基礎,所以一切都是在潛移默化的耳濡目染之中慢慢薰陶出來了,一手好的小楷,也不是那麼難練的。再年長,稍加努力,或考取功名,或耕讀傳家。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其實就在於“薰陶”。
現在小學生和家長們都被影視劇、綜藝、動畫片、遊戲、“八卦”給“薰陶”了,打打籃球、踢踢足球倒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古今之變,古今之辯。
說一下現在硬筆書寫方式的特點。
硬筆書寫,不同於毛筆的。硬筆書寫最好直來直去,方便快捷。毛筆提按頓挫,講究技巧。硬筆字只要寫的工整就可以了,小朋友沒必要頓筆頓出毛筆字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近代以來鋼筆替代了毛筆,(圓珠筆替代了鋼筆,中性筆走珠筆替代了圓珠筆),這是一個方便快捷崇尚速度和效率的時代。你要寫出頓筆的感覺可以直接學毛筆,硬筆字寫的簡單一點會更符合工具效能。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就會氾濫成災。
在硬筆的運筆動作中,會用到手腕和手指,用手腕寫橫和平撇等,用手指寫豎、豎勾等,手指手腕共同參與的則是橫折勾、橫折彎鉤。如果在胳膊撐的特別開,小臂特別平的情況下,會用手腕寫豎,沒辦法做到手指寫豎。反之,如果座位的高度合理,即坐好時肘部自然下垂到桌面,這時的桌凳比例是最適合兒童的身高的。坐的過矮同樣會導致勾手腕。
勾手腕寫字,如果不糾正,不管怎麼練字,都會很難再寫的好一點。如果能改過勾手腕來,就自然會用全新的書寫動作去書寫,此時的字跡就會突然變到好像和之前是兩個人的感覺,完全和之前不一樣了。我在暑假期間用了不到十來節課就讓一名初二的學生的字改頭換面了。如果是二三年級勾手腕時間不太長的,小孩如果特別活潑的,兩三節課的事,但是特別固執特別犟的同學,需要更多時間去做矯正練習,十多節課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2021.9.20 於泉城 時小雨淅淅瀝瀝,秋風起,恨衫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