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又來了!在這個團圓、浪漫又充滿歡樂的節日裡,你內心是否也湧動著別樣的熱情和對過往一些未知的渴望,那今天就和國畫通鑑的朋友們一起去體會一下和古人過中秋的美好時光!
那古人過中秋都幹啥?皇室可以鶯歌燕舞,民眾闔家歡聚,至於文人墨客呢,皎潔的月光激發了不少才子的創作靈感,把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寄情於紙筆之間,為後世留下了不少彌足珍貴的關於中秋的佳作。
明 唐寅 《嫦娥執桂圖》
錢杜是個旅行家,是個浪漫的畫家,性閒曠灑脫拔俗,好遊,足跡幾遍天下。畫作中月下的客船裡,是剛剛停泊歸港修整?還是為明日再一次遠遊踐行?不管是怎樣,都是一種美!
豐子愷:記得有一年,我在上海過中秋。晚飯後,皓月當空。我同幾個朋友到馬路上去散步,看見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後回家。我將就睡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推門進來。他送我一副眼鏡,就出去了。我戴上這副眼鏡,一看,就像照著一種X光,眼前一切窗門板壁,都變成透明,同玻璃一樣,鄰家的人的情狀我都看見了。我高興得很,就戴了這副眼鏡,再到馬路上去跑。這回所見,與前大異;一切牆壁,地板,都沒有了;但見各種各樣的人各自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可驚,可嘆,可憐,可恨,可恥,可鄙……也有可歌,可羨,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馬路,所見太多,興奮之極,倒在馬路旁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卻是身在床中。原來是做一個夢。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畫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並稱為“吳門四家”,“有竹莊”,是沈氏世代隱居之寓所。
這幅長卷《有竹莊中秋賞月圖》,由畫面與書法兩部分組成。畫面中竹樹橋亭,明月高懸,描繪的是中秋節沈周在 " 有竹莊 " 內的平安亭,與友人飲酒賞月的聚會情景。書法部分,沈周以七言律詩的形式抒發了賞月時的複雜心情。整卷書畫詩文相映成章。
唐寅(伯虎),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明朝才子。這幅畫中的嫦娥,裙帶飄零,神形和順,纖纖玉手中拿著一枝木樨,彷佛在等著什麼人的到來。嫦娥的面部設色敷白色暈染,如月色清凝,皎潔典雅。數百年過去,雖然畫面由於年月長遠有些褪色,但更增加了一種古色古香和清爽高雅的感受。
此圖是文徵明與來客小醉後於庭院中賞月話舊的形象記錄。要知道,以庭院月光為題材在我國曆代繪畫作品中很是少見,尤其以文人士夫月夜訪談為主題進行繪畫創作,更為稀有。
作者在人物創作的審美取向上以明代唐寅、仇英筆下的仕女畫為審美標準,追求秀潤飄逸的情致。富貴閒逸的宮苑生活令她們的物質生活十分充足,也使她們的精神世界極度貧乏。
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月亮上銀蟾玉兔的傳說。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詩中說道:“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仔細看看嫦娥懷裡,一隻金蟾驕傲的抬著頭。
馬遠,南宋著名畫家,精工山水、人物,能作花鳥。這幅畫最妙的地方在於“小中見大”,只畫一角或作半邊景物,以凸顯山林廣大。
整幅畫面雖只寫主僕六人,然內含筆墨神態各異,頗具生動真趣。月下空曠的山林幽雅靜謐,設色清麗淡雅;山石蒼老灑脫,筆勢鋒利嚴整、方硬有力。
《中秋帖》,一個千年“玩笑”,這一千古“玩笑”的可笑之處不在於米芾開的這一玩笑本身,而在於儘管早就有人指出《中秋帖》是米芾意臨節臨《十二月帖》之作,而且三十二個字中就有十個字被刪,章法也大變,但著作權卻一直掛在王獻之的名下。
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沒有霓虹和喧鬧的車流,古時的中秋多了份寧靜。但不論時代如何進步,“中秋”深植於每個人心中的情懷不會變。
美術史知識大全藝術內容推廣計劃 :
如果你是藝術家?
歡迎透過圖文讓美術史君的粉絲們認識你!
如果你是藝術愛好者?
歡迎分享你的藝術趣聞與觀點、見解!
如果你是藝術機構?
歡迎分享你們的展訊和推薦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