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後,總參謀部是解放軍總部第一大部,雖然名義上仍在國防部之下,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這一時期,三軍總參謀長基本上也是由元帥或大將擔任,1954年到1958年間,戰功赫赫的原三野副司令粟總曾出任過總參謀長。很多開國將領回憶:這是總參謀部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個時期。粟司令的軍事才華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總參謀部工作繁重,不可能全部指望總長一人進行統籌安排,副總參謀長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建國初期情況有點出人意料:副總參謀長幾乎是解放軍總部最特殊的一個職務,雖然人員眾多,一度給粟總配備了11個副職,但實際能到崗的卻沒有幾人,大部分將領都有十分重要的實職,無法到總參謀部上班。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副總長當中地位最高的,是黃克誠大將,他位居第一副總參謀長之職。當時黃克誠還是中央軍委秘書長及國防部副部長,另有其他職務,所以分身乏術的黃克誠基本上是不能到總參謀部上班的。這個第一副總長,對粟司令的實際工作支援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粟總卸任,接替他總長職務的正是黃克誠大將。
曾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的鄧華,此時的主要精力在東北。他擔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所以副總長只是個掛職,基本上不到北京。許世友和鄧華的情況差不多,五十年代是南京軍區司令員,平時坐鎮南京,沒法和粟總共同在總參辦公。彭紹輝副總長雖然只是大軍區副司令,但因為西北軍區的正職賀老總在北京工作,彭紹輝就得主持軍區工作,同樣到不了北京。楊成武上將的兼職更是非常多,擔任防空軍司令、京津衛戍區司令、北京軍區司令員,同樣分身乏術,副總長基本只是個掛名。
王震、張宗遜、韓先楚三位上將,也都是粟總任期內的副總參謀長。因為修建鐵路、興辦軍校以及求學方面的需要,他們三人長時間不在總參謀部上班。其中比較可惜的是韓先楚,因為韓先楚和粟總一樣,軍事指揮水準突出,被認為是我軍“戰神”級人物,他沒能在總參跟粟總合作十分遺憾。當時韓先楚在南京軍事學院進修,學成之後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這位副總長基本上沒去過總參謀部。
副總長不到崗並非不支援粟司令的工作,而是建國初期的特殊情況所致,中央對此也是理解的,不然不可能設定11個副總長。就是考慮到有將領身兼多職的情況,要確保總參的正常運轉。在總參謀部與粟司令長期共事的副總長只有三個人:分別是李克農、張愛萍和陳賡。李克農負責情報工作,給粟總分擔了很多工作壓力;張愛萍雖然人在總參謀部,但是因為國防部長彭總也在這棟樓上辦公,對於紅三軍團出身的將領張愛萍,彭總始終十分器重,所以張愛萍在這段時間幹了不少國防部的活。
而真正對副總幫助最大的,是他的好友陳賡大將。陳賡雖然身兼哈軍工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但同時卻十分重視副總參謀長的職務,後期基本上就在總參謀部坐班。粟總的主要工作內容都是和陳賡商議完成的,而總副總參謀長裡面最主要的作戰工作,粟司令理所當然地也交給了軍事指揮能力最強,並且能夠長期在總參謀部工作的陳賡。
而在粟總出差、不在北京期間,主持總參謀部工作的通常也是陳賡大將。兩人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好戰友,私下也是一對親密夥伴。1958年,粟總因為“反個人主義”風波被免除職務,陳賡大將在批判會上堅決不說粟總一句壞話,並且還在他落難之時好言安慰,由此可見兩人的深厚友情及陳賡的正直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