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在寫完上一篇文章《落後就要捱打:趙宋王朝那些捱揍的理由之以文制武》之後,有前輩留言道"你這麼思考問題 那是因為你根本不懂中晚唐史"。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並結合現今世界各國的軍事體制,不難發現,有很多國家均採取了以文制武的軍事制度。最典型的就是地球第一強國美國及其盟友日本等。於是乎,突然有一個想法:在趙宋時期,以文制武的軍事制度,算不算一種超前的社會制度呢?那為什麼這樣一種制度卻讓當時的兩宋在軍事領域孱弱不堪,培受北方少數民族的霸凌..........
“以文制武”的前世
- 大唐盛世
唐朝經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後,消滅了北方強敵突厥,開創了萬國來朝的“天可汗”時代,經後期高宗李治及武則天的不斷鞏固,進入盛唐時期。在這一時期,華夏大地物產豐盈,國泰民安,邊疆穩固,物華天寶,一派盛世景象。
李唐王朝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歌舞昇平後,進入了中國所有封建王朝都無法逾越的輪迴:艱苦創業-奮發圖強-中期敗落-覆滅亡國。
-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節度使:中國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制排程的軍事長官,初設時負責管理排程軍需的支度使,同時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
採訪使:中國古代官名。 唐開元21年,全國分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處置使,簡稱採訪使,掌管監察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
唐玄宗末年,安祿山利用皇帝的寵信,將節度使與採訪使合二為一,從而撐控了所轄地區的軍、政、財大權,其實質相當於戰國七雄,要錢有錢,要兵有兵,於是乎便有了和中央叫板的實力。在唐天寶十四年(755年),他終於發動了安史之亂。這場內戰也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 潘鎮割據
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為了平定叛亂,將軍鎮制度擴充套件到了內地,最重要的州設立節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禦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於是在今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後來又擴充到全國。這些本是軍事官職,但節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觀察處置使(由前期的採訪使改名)之名,觀察處置使也兼都防禦使或都團練使之號,都成為地方上軍政長官,是州以上一級權力機構。大則節度,小則觀察,構成唐代後期所謂藩鎮,亦稱方鎮。
到唐朝後期,社會矛盾激化,王仙芝、黃巢領導的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唐朝中央徵集各鎮士兵圍剿,許多藩鎮利用時機擴充自己的實力。從而致使大批藩鎮擁有了與朝廷相抗衡的實力,進而由不割據狀態變成割據狀態。唐朝藩鎮平定了農民起義之後,這些藩鎮立即轉入互相兼併的戰爭中,唐朝變得名存實亡。
天祐四年(907年),名義上的中央朝廷被藩鎮之一朱溫奪去了,演變為五代十國。
唐朝中晚期的藩鎮割據模式,其實質為中央集權弱化,地方高度自治的模式。此模式造成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
“以文制武”的今生
五代十國,“天下分裂而無紀”陷於軍閥混戰的另一番境地,其實質為“安史之亂”的延續。
終至95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改元建隆並經過數年的征伐,結束了那民不聊生,紛亂不止的年代。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透過採取“收起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綱領,巧妙地“杯酒釋兵權”,將維護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暴力工具”-軍隊,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為了防止趙宋政權重蹈覆轍,趙匡胤實行了一系列以高度中央集權為宗旨的軍事改革,確立了樞密院——三衙統兵體制,實行以文制武,以確保趙宋王朝的長治久安。